楊迎
[摘要]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向前發(fā)展,各大高校擴大自己的招生規(guī)模,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能接受到高等學校的教育,與此同時,貧困地區(qū)和貧困家庭大學生發(fā)展和生存日益成為凸顯問題。近年來,經過政府、社會和高校不斷的積極探索,逐步建立了獎、貸、助、補、減的一整套貧困生資助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貧困大學生的求學負擔,尤其是經濟負擔。但是,在高校當中貧困大學生的個人性格的塑造、思想壓力的排解已經成為當下高校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緊急任務,關注貧困大學生他們成長、成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6
[文章編號] 1671- 5918( 2017) 14- 0096- 03
[本刊網址] http://www.hbxb.net
一、加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貧困大學生自身成才成長
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使得各大高校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貧困大學生數(shù)量也得到的增長,關注貧苦大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尊重貧困大學生,重視他們的需求,尤其是他們正當合理的需求,在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這是非常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幫助貧困大學生,重視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需求,一方面有助促進他們個體的需求得到滿足,使其自身發(fā)展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是有助于促進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引導貧困大學生積極勇敢地面對經濟困窘,更好地化解貧困大學生思想困惑,消除他們的心理疑慮,形成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鼓勵他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的提供的各項資源,大膽參加院系活動,挖掘自己的才能和潛力,豐富自身技能完善自身發(fā)展,為他們的成才成長帶來更多的機會。
(二)有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
校園文化建設包含著和諧校園的建設,在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需要貧困大學生在內的每一位學生做到自我和諧、與人和諧的統(tǒng)一。當代青年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他們是高校當中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在思想、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狀態(tài),都關系著整個校園的和諧穩(wěn)定。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學生在認識自我和認識他人的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和諧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每個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加強大學生人際交往教育,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在面臨挫折時能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加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對他們進行生活上的熱切關懷和思想上的積極引導,使他們在進人大學后,不會因為不適應而產生抵觸和消極心理,與同學相處時也不會感到悲觀和委屈,積極樂觀的融人校園生活。
(三)有利于貧困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引導高校貧困大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我們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年,要有理想?!崩硐胄拍畹臉淞€人、民族、國家都十分重要。大學期間,貧困大學生面臨著許多人生重要的課題,如何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如何加強知識技能的學習,如何面對困難挫折,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積極引導與教育。因此,高校除了對貧困生的經濟資助外,更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多下功夫,讓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樹立無產階級的理想信念,樹立艱苦奮斗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緊密地結合起來,把自己的奮斗目標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明確青年大學的理想信念,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個人成長成才的價值觀,展現(xiàn)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二、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高校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實效性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彼枷胝谓逃ぷ鲬撟哌M學生學習和生活當中,更貼近實際時代需求。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當中的弱勢群體,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進行他們的教育時脫離學生實際,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力度不夠,與貧困大學生日常接觸到的事物存在脫節(jié)。新人學的貧困大學生,不了解助學貸款的流程助學金的申請方式各項費用的收繳情況;部分貧困大學生不能夠適應新的課堂環(huán)境,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較困難;部分貧困大學生面對畢業(yè)和就業(yè)壓力產生認識上的偏差悲觀和迷茫,這些實際問題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積極熱切的關懷和引導。
(二)部分高校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形式亙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進行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高等學校政治理論課的開設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和學會使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制度的自信,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貧困大學生作為大學生的一員,這些課程對他們來說是大學必修課程之一。但是,現(xiàn)階段高校僅僅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對思想和政治課程,為了完成課程進度,整個課堂老師是主導課堂,重視理論的灌輸,缺少對貧困大學生人文關懷,缺少對貧困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的培養(yǎng),缺少對貧困大學生感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教育,是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教學內容單一的表現(xiàn)。
(三)部分高校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不夠系統(tǒng)化
由于沒有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的教育隊伍明確的界定,致使一些高校對貧困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出現(xiàn)部門職責不明、教師工作任務不清現(xiàn)象。一方面是負責貧困大學生的專職教師對他們關照參與度不足,貧困大學生需要教師幫助時,管理部門往往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在學生眼中只負責傳達命令,使得貧困大學生與老師、學校之間的溝通出現(xiàn)了斷層。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沒有明確自己在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任務,有些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往往偏重政治思想教育,偏重于政治價值觀念的灌輸,忽略了人格品德的塑造,甚至有些任課教師對學校資助貧困大學生工作不了解,使得他們認為資助工作不屬于他們的工作范圍,超出了自己的教育范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隊伍不夠專業(yè)的表現(xiàn)。endprint
三、完善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采取針對性強的有效措施,提升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
高校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結合貧困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確立有針對性的育人機制。首先,要做到深入貧困大學生群體中,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教育,要把握貧困大學生思想狀況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不能僅憑表面現(xiàn)象或是聽取一些言論來判斷他們真實的想法,經過認真的調查和耐心的交談來了解貧困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什么難以解決的困難,進而針對貧困大學生中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和特殊現(xiàn)象及時開展和加強多方面的教育。其次,對于貧困大學生群體來說,他們內部存在著貧困程度、生活環(huán)境、個體習性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一定的個體性和層次性。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重視貧困大學生群體的個體差異性,關注貧困大學生他們關心的問題,要了解掌握導致貧困大學生個體出現(xiàn)不同情況問題的具體原因,根據(jù)貧困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引導措施。
(二)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課堂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習讓廣大青年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理論體系,培養(yǎng)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學會使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解決問題。思想政治理論可以通過輔導報告、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網上教育等多種措施.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學習理論。
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增加貧困大學生社會活動和實習的機會,以社會實踐輔助活動促進他們的成長?!吧鐣嵺`是提升貧困大學生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备咝1M可能讓他們接觸社會,接受社會鍛煉,同時,在校園內開展更多實踐活動,增加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應變能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和獨立工作的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學生組織和社團的競選活動,加強進取心;高校應根據(jù)貧苦大學生的能力特點,向他們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培養(yǎng)他們自食其力的能力;舉辦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務活動,讓他們在感恩的環(huán)境氛圍中成長,使他們形成互助互愛的精神品質。
(三)加大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助管理和教育隊伍
長期以來,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專門的教育隊伍,是現(xiàn)階段各大高校對貧困大學生不能及時了解表現(xiàn),要加強對他們的了解,必須建立專門的教師管理隊伍。首先,各高校的二級學院(系)設立成立專門部門提供專門教師,來及時了解貧困大學生思想狀態(tài)和生活狀況,減輕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在生活上困難。其次,高校設立貧困大學生專門專項資助基金,加大對貧困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扶持力度,為他們生活和學習減少不必要的憂慮。最后,高校呼吁社會上有能力并且愿意幫助貧苦大學生的人士和機構,拓寬貧困大學生資助渠道和方式,使貧困大學生的資助系統(tǒng)是立體式全方面,最終使貧困大學生在經濟上和思想上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四)以生為本,以成長成才為導向促進貧困生的全面發(fā)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做到真正關心每個大學生,讓每一個貧困大學生感覺到教育者的關懷,讓每個大學生體會到學校對他們的關心,使每個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以生為本,以成才為導向的培養(yǎng)思路,一方面在開展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尊重貧困大學生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鼓勵他們自食其力,樹立靠自己雙手贏得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堅持貧困大學生發(fā)展的全面性,既要注重培養(yǎng)貧困大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能力,又要注意他們德育和體育的發(fā)展,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莫稅英.論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J].學術論壇,2005(5).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66 - 168.
[3]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 - 12 - 09
[4]葉吉.論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