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梅,楊 溢
(1.貴州財經大學信息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貴州 安順 561000)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在《閱讀史》中寫道:“閱讀,幾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盵1]隨著全民閱讀成為當今中國倡導的主旋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人們閱讀心理和閱讀行為發(fā)生了巨大改變,閱讀內容載體多樣化,以文本、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多格式組合等多種形式存在。而電視以視覺文本直觀,淺白的傳播特性再加上聲音對聽覺系統(tǒng)的刺激,使得人們可享受另一種更為輕松的閱讀,在感官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2],并以即時、便捷、交互等傳播優(yōu)勢而成為影響力廣泛的大眾傳播媒介?;谶@樣的背景,電視和閱讀完美結合,催生了如《見字如面》《朗讀者》及《閱讀·閱美》等朗讀節(jié)目,被譽為綜藝節(jié)目中的一股清流,一經推出,好評如潮,在閱讀推廣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擬通過分析《見字如面》《朗讀者》及《閱讀·閱美》三檔朗讀節(jié)目的創(chuàng)意和成功因素,提煉出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可借鑒之處。
2016年12月,騰訊視頻和黑龍江衛(wèi)視共同推出《見字如面》,這是一檔明星現場讀信和文化嘉賓點評的閱讀季播節(jié)目,帶領觀眾用書信追溯歷史,通過資深明星對信件的現場朗讀以及嘉賓對讀信人的演繹進行點評,對信件進行解讀,告訴觀眾書信那個時代的背景,講述相關信件內外的故事,同時講述一些具有個人特色的觀點[3]?!兑娮秩缑妗返谝患静コ鲞^半,憑一封信、一個人就讓觀眾陷入故事,豆瓣評分高達9分。
2017年2月中央電視臺推出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由央視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董卿擔任制作人,央視創(chuàng)造傳媒有限公司承擔制作,以“朗讀”為形式,表達的載體是語言和文學,但其關鍵元素是“朗讀”“者”“情感”。節(jié)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經典的文字來表達朗讀者的故事,又通過朗讀者來向觀眾傳播文字之美[4]。首期播出后,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3分。
2017年8月26日,江蘇衛(wèi)視誠意打造的大型文化情感特色節(jié)目《閱讀·閱美》與廣大觀眾見面?!堕喿x·閱美》分美文推薦、美文朗讀、人物訪談三大板塊,每期節(jié)目精選3~4篇美文,由推薦人以演說形式闡述推薦理由并朗讀美文,隨后由傾聽嘉賓點評,透過美文尋訪到美文作者或者主人公,讓作者、主人公、推薦人、傾聽嘉賓、主持人一同落座訪談區(qū),深度交談文章背后的故事[5]。
這三檔朗讀節(jié)目看似相似,實則內容方法不盡相同,各有側重(對比見表1),但是它們目的一致,通過大眾傳媒和閱讀結合起來的形式滿足大眾新的閱讀需求和行為,引導閱讀,達到全民閱讀推廣的作用。
從節(jié)目介紹和媒體報道資料中,可以總結出三檔節(jié)目在創(chuàng)意、制作、宣傳等環(huán)節(jié)有效整合包括人力、信息及媒體在內的多種資源形式,這是導致節(jié)目成功的關鍵因素。首先,三檔節(jié)目都有效整合了主持人、創(chuàng)作團隊,演藝明星或行業(yè)翹楚或專家學者等方面的人力資源。如《見字如面》利用實力文化、黑龍江衛(wèi)視強大的制作團隊,邀請了張國立、歸亞蕾、張涵予、何冰、王耀慶、蔣勤勤、徐濤、林更新等10位明星,還有兩名知名文化學者;《朗讀者》由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董卿擔任制作人,央視創(chuàng)造傳媒有限公司承擔制作,邀請了英國的模式研發(fā)團隊,同時由鐵凝、王蒙、余秋雨、馮驥才擔任文學顧問;《閱讀·閱美》由主持經驗豐富的李響擔任主持人,團隊成員來自江蘇衛(wèi)視《人間真情》《世界青年說》等欄目,嘉賓包括演藝明星、行業(yè)翹楚、專家學者。其次,三檔節(jié)目無論在創(chuàng)意、活動方案制定、朗讀文字的收集、觀眾反饋意見的收集,還是把每期節(jié)目朗讀內容進行整理發(fā)布,甚至出版成書,都體現了強大的信息整合意識和能力。最后,在媒體資源整合方面,三檔節(jié)目都注重利用微博、微信、大型視頻播放平臺、各種新聞傳媒及喜馬拉雅FM APP等進行宣傳和傳播。
三檔節(jié)目都有其獨特的舞臺背景和空間布局,切合不同觀眾的需求,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兑娮秩缑妗酚袃蓚€舞臺,一個是演員讀信的小型伸展式舞臺,緊挨舞臺的是弧形的觀眾席,另一個是主持人與嘉賓所在的對話式舞臺,這樣便于交流和互動。就舞臺背景而言,《見字如面》在必要處以老照片、音樂等營造懷舊氣氛?!独首x者》舞臺分為演播廳和訪談區(qū),整場舞美硬體以歐式風格設計,舞臺和觀眾席的造型設計渾然一體,全部采用實景搭建,呈現出劇場+圖書館的視覺效果,典雅大氣,并邀請鋼琴王子李云迪、音樂大師胡德夫等音樂大咖為朗讀者伴奏,形成情緒的磁場,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6]。而《閱讀·閱美》簡約的舞臺背景+故事圖片和視頻+背景音樂,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氛圍。
三檔節(jié)目不僅在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朗讀、聽、互動等多種手段,把文字和歷史場景,人生故事及人生閱歷相結合,一改以前讀書節(jié)目單一的書目推薦形式,而且節(jié)目內容也特色鮮明,對朗讀內容進行精心挑選,有逐漸淡出大眾視野、飽含歷史故事和背景的書信,有經典文字,又有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充分關照當下的人文氣象和鮮活情感,體現普通大眾的酸甜苦辣、夢想和力量的網絡熱文[7]。通過不同的主題和形式來滿足閱讀主體不同的需求,讓閱讀者了解更多與閱讀相關的文化知識、勵志故事,人生閱歷,從接受閱讀到習慣閱讀再到愛上閱讀[8]。
三檔節(jié)目都很好地抓住和利用現代人愛追星、大咖、大V和效仿他們行為的心理,利用名人的閱讀行為來培養(yǎng)大眾的閱讀興趣,引導閱讀行為,推動全民閱讀。無論是《朗讀者》《閱讀·閱美》的星素結合,還是《見字如面》那些演技扎實、臺詞過硬的“老戲骨”及知名文化嘉賓都注重“人物”這一核心要素。因為,“人”是“文”的承載者、體驗者和傳播者[9]。
在新媒體閱讀中,讀者在注重獲取信息的同時,還喜歡借助博客、微博、微信,各大視頻網站等新媒體進行反饋和互動,參與到信息傳播中去。三檔節(jié)目都在節(jié)目前期宣傳、播出過程中以及后期大力使用微博、微信、大型視頻播放平臺、APP等社交新聞媒體,同時還利用明星、大咖、大V大量轉發(fā)傳播?!兑娮秩缑妗贰独首x者》除了借助微博、大型視頻播放平臺,還成立了公眾號,使觀眾不僅能通過及時的推送在微信上觀看節(jié)目,還能觀看在電視節(jié)目中未經播出的人物故事及節(jié)目專訪。三者內容都可以在喜馬拉雅FM APP里面收聽,這也迎合了現在人們聽書的閱讀需求?;谏鲜鲈?,三檔節(jié)目播出后都有較好的收視率和播放量,尤其是《朗讀者》曾刷爆了各大新聞媒體和微信朋友圈。
圖書館是閱讀推廣活動的主要踐行者,但在圖書館資源和影響力有限的情況下,要保障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常態(tài)化,必須要整合多方資源。在借鑒三檔節(jié)目做法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我國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資源整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整合人力資源。做法:①組建一支專業(yè)的閱讀推廣團隊,并由權威領導擔任負責人。閱讀推廣人員可以來自圖書館,也可以由不同單位、不同職業(yè)的人員組成,如高校館可以加強與校團委、學生處、學生社團合作;各類型館都可以與政府、出版社、慈善機構,基金會等社會力量合作。如安順的“雙閱讀”活動是由安順文聯、西秀區(qū)文聯、安順市圖書館、安順新知書城、安順市縣區(qū)某些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社會志愿者等人組成,并由安順市文聯主席,貴州省文聯副主席姚曉英發(fā)起并擔任負責人[10]。②做好團隊人員的分工以及分工后各自職責范圍的確定,如相關策劃人員負責活動方案的策劃、相關外聯人員負責與活動涉及的單位或部門進行溝通、相關技術人員負責活動技術的解決方案、相關宣傳推廣人員負責節(jié)目的宣傳和推廣等工作。③整合館內其他業(yè)務部門的人力資源。閱讀推廣過程中,有時需要資源建設部、技術部等其他業(yè)務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所以需要加強溝通和配合。(2)整合信息資源。閱讀推廣活動離不開豐富、形式多樣的信息資源。對信息資源的整合,主要從4個方面著手:①加強經典文獻資源的建設;②加強數字資源、聲像資源等多種形式資源建設;③整合本館、本校或本地的各種資源,尤其是特色資源;④對閱讀推廣活動內容、經驗、活動效果等及時總結,并整理成冊加以推廣,以便更多的館借鑒。(3)整合各種媒體資源。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都有著廣大的受眾。圖書館要利用各種媒體的優(yōu)勢進行閱讀推廣,整合各種媒體資源。加強與傳統(tǒng)大眾媒體的聯系和合作,活動前借助媒體宣傳造勢,活動過程中讓媒體全程參與和報道。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在這些平臺上做好信息推送和報道。如果是高校館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廣播站、宣傳屏及學生記者團等進行宣傳推廣。
隨著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圖書館館藏結構、讀者閱讀行為和需求、圖書館定位等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只有通過對圖書館閱讀空間的設計和再造,將賦予圖書館新的活力和能量,有利于促進全民閱讀深入開展[11]。首先,設計時要“以人為本”,通過色彩、光線、材質的合理運用,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讓讀者在空間中獲得貼心、舒心與溫馨的閱讀體驗和閱讀享受。上海圖書館許桂菊在《新加坡圖書館空間再造的啟示》[11]一文中詳細介紹了新加坡圖書館打造“以人為本”閱讀空間的實踐案例,值得借鑒學習。其次,做好圖書館空間區(qū)域及功能的劃分,做到動靜分區(qū):(1)打造靜謐的閱讀空間。把圖書館的某區(qū)域或者某幾個樓層專門打造成安靜的閱讀空間。對這些區(qū)域原有的藏書重新安排或另辟書庫或使用密集儲藏,騰出閱讀空間。圖書館也可以嘗試把騰出的部分空間打造成經典圖書閱覽室,富有古韻和雅趣的裝修再配上仿古的書架和座椅,打造從容優(yōu)雅、歲月靜好的閱讀氛圍[12]。經典圖書由各個書庫精心挑選并整理而來,而且不斷根據讀者的需要采購新的經典圖書。(2)加強有聲研究空間(全封閉的研討室,用于小型討論)、文化空間(舉辦講座、文化沙龍等)、創(chuàng)客空間(用于各種討論,創(chuàng)新)、多媒體空間(用于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信息的制作和播放)等空間的開辟和打造。在空間和硬件設備滿足后,還需要由相關的專業(yè)人員負責管理,為讀者在使用過程中提供指導和幫助。
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推廣時,一方面在主題內容的選擇上要滿足讀者不同的文化層次和水平,既有經典文學,也有受眾面廣、貼近時代、傳播正能量的通識題材;另一方面閱讀推廣的形式要多樣化,可以是朗誦、各種知識競賽、讀書交流會等傳統(tǒng)形式,也可以選擇真人圖書館、微視頻、微書評等新興方式。但無論是在主題還是形式的選擇上,都需要充分挖掘本館本地特色資源,做到閱讀推廣特色化。如安順擁有歷史悠久的屯堡文化、蠟染文化,圖書館可以通過不同的推廣形式來充分展示這些文化,引導讀者通過進一步閱讀了解更多相關歷史和知識。首先,可以在圖書館設立屯堡、蠟染大師工作室。在工作室里面陳列相關歷史文獻和各種屯堡服飾、鞋帽、飾品、臉譜、各種蠟染作品及制作工具等,讓讀者有視覺感官的震撼,從而引發(fā)閱讀興趣。其次,定期通過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請有關專家講述相關歷史和文化,必要時進行現場演繹。
社會名人的言行通常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動。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雖然不能像電視閱讀節(jié)目那樣擁有強大的名人陣容,但是我也可以充分挖掘身邊那些閱歷豐富、熱愛閱讀、受人尊重、在某方面取得較大社會成就的名人,樹立閱讀典范。具體措施:(1)邀請當地較有影響的政治人物參加閱讀推廣活動并致辭,讓讀者認識活動的重要性和權威性。(2)與當地文化名人加強合作,邀請他們出席活動、開展講座或者介紹人生故事及閱歷,利用個人情感、經歷打動讀者,從而產生閱讀共鳴。(3)如果是高校圖書館,可以邀請本校名師、優(yōu)秀學生、知名校友,通過他們的現場朗讀和訪談來分享他們的閱讀故事、成功經驗。其他類型圖書館可以邀請當地行業(yè)翹楚,仿照高校館的做法,也會收到同樣的效果。(4)媒體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媒體,有他們作為嘉賓或者參與推廣,會取得較好的效果。(5)加強與當地體育、文藝方面的名人合作。如英國的英超俱樂部“閱讀之星”項目[13],利用名人效應,通過與英超合作,將孩子們對足球的熱愛轉化成對閱讀的熱愛。
傳統(tǒng)的展板、傳單、海報、橫幅等宣傳方式在宣傳中受到時空的限制,滿足不了現代閱讀的數字化、移動化、無縫化等要求,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已經成為趨勢。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推廣時,要線上線下相結合,除了利用傳統(tǒng)的線下方式外,還需要注重充分利用自己的網頁、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自建APP,QQ等平臺做好線上宣傳和互動,不僅及時推送活動內容、活動圖片和視頻,而且鼓勵讀者進行轉發(fā)和評論。同時應多在推文中設置互動環(huán)節(jié),比如加入活動報名鏈接、投票環(huán)節(jié)、有獎競猜等,對于讀者留言應當積極回復,使推文成為互動交流的“貼吧”而不是“信息發(fā)布欄”。
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主要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圖書館借鑒電視朗讀節(jié)目的運營模式及成功經驗,通過充分整合多方資源、加強空間再造、閱讀推廣主題形式多樣化、多種渠道搞好宣傳和互動等措施做好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能夠對推動全民閱讀、打造書香社會、建設文化強國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