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選》的編撰意圖

      2018-01-28 10:04:02馬朝陽
      銅仁學院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蕭統(tǒng)文選文壇

      馬朝陽

      ( 東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

      蕭統(tǒng)身為太子,一言一行都代表梁代政權,他以《文選》發(fā)聲,化梁代之天下,為文壇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范式。蕭統(tǒng)是一位“內行”,不僅有能力與時間做好主編《文選》的工作,同時他也熱愛這份事業(yè)。蕭統(tǒng)對《文選》的編撰意圖,直接影響著《文選》的思想構建、選錄標準等諸多因素。對于《文選》的編撰意圖,學界有兩種認識:

      其一,蕭統(tǒng)編撰《文選》為詩文鑒賞之用。日本學者岡村繁先生評價《文選》“最初只是蕭統(tǒng)個人用的歷代詩文選集”[1]4,目的在于自己賞讀,認為《文選》面對的讀者主要是太子蕭統(tǒng),此說建立在《文選》主編者為劉孝綽的基礎上。俞紹初先生支持蕭統(tǒng)主編說,他指出,蕭統(tǒng)“對以上各體之文凡已達到‘入耳之娛’‘悅目之玩’者加以大力贊揚……《文選》一書的編撰目的與《華林遍略》有著相同之處,如果說《華林遍略》為用典隸事提供了資料,那么《文選》則為遣詞造句提供了范文,二者可謂殊途同歸,都是適應著時代需要,為寫作駢體文服務的?!盵2]4-5俞紹初先生的觀點在學界頗有代表性,他把《文選》的讀者范圍由蕭統(tǒng)一人擴大到了梁代文士,認為《文選》的編撰目的在于為創(chuàng)作駢文提供范式,以達到“入耳之娛”與“悅目之玩”的效果。

      其二,蕭統(tǒng)所撰《文選》為梁朝鞏固王權的文化大典。陳復興先生指出:“《文選》所錄的詩文,總體上都透顯出社會政治與道德教化的價值取向。而這種價值取向,正是中華文化內在的精神血脈……一言以蔽之,《文選》也是一部文化史。”[3]劉志偉先生指出:“蕭統(tǒng)以太子身份實際主持朝政,絕不可能自外于‘世情’與‘時序’;其主編《文選》,也必然承載國家意志,有彰顯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特定需要……將國家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審美高度有機結合作為崇高文化理念,也使其將主編《文選》并使之成為大一統(tǒng)王朝的文化大典,作為實現(xiàn)自己文化理念與政治理想的重要方式?!盵4]《文選》的編撰即意在鞏固王權,而中央集權又需要儒家思想的支持,所以《文選》又是傳達儒學的文化大典。

      對于《文選》的編撰意圖,筆者以為,上述兩種觀點是不矛盾的,能夠相攜而立。筆者支持蕭統(tǒng)主編說。蕭統(tǒng)身為太子,從小以“繼大統(tǒng)”的身份加以培養(yǎng),深受孔儒之道的教化。他成年后的一言一行都必然滲透“太子”這個特殊身份的使命。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一直是以孔子為中心的儒學。梁武帝尚儒,蕭統(tǒng)身為太子,以儒家思想為內核編撰《文選》,使《文選》成為順應時代趨勢、為梁代所用的大一統(tǒng)文化大典。其次,《文選》一經(jīng)出現(xiàn),不僅在南朝廣為傳頌,也很快傳到了北朝。正如俞紹初先生所說,為駢體文提供了范式,同時也匡正了文壇。這也說明了《文選》選文之精與蕭統(tǒng)眼光之準。以下從《文選》的讀者范圍、以《文選》“化成天下”、以《文選》匡正文壇這三方面進行具體闡釋。

      一、《文選》的讀者范圍

      陳延嘉先生指出:“《文選》的讀者對象是誰,是為蕭統(tǒng)個人,還是為梁朝文壇?這個問題不解決,一切無從談起,故不得不辨?!盵5]所以,《文選》的讀者對象、范圍是蕭統(tǒng)編選文集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與《文選》編撰的意圖息息相關,應受到關注。

      根據(jù)岡村繁先生的觀點,《文選》最初只為蕭統(tǒng)一人賞讀,而后逐漸流傳開來。陳延嘉先生認為此觀點似未圓照,一為沒有文獻基礎,二為前后的敘述互相矛盾。岡村繁先生在文中指出,在《文選》之前,沒有一部能滿足梁代文壇鑒賞需要的選集,所以,《文選》應運而生?!傲捍膲迸c“蕭統(tǒng)個人”互相矛盾??v觀《文選》所體現(xiàn)的儒學價值觀念;《文選》在選文定篇上的精準,《文選》在文體分類上的考量,都不可斷言《文選》的編撰在于為一己私欲。不管是道德教化,鞏固王權的文化大典,還是為梁代文士提供了創(chuàng)作、鑒賞的范式,《文選》的讀者都應是以蕭統(tǒng)為中心的梁代文壇,范圍甚至更廣。

      蕭統(tǒng)身為梁代太子,當然希望梁代王朝能夠千秋萬代,從這個層面來說,《文選》的讀者范圍何嘗不是他的代代子民。梁代政權雖未久長,但蕭統(tǒng)以《文選》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深意,即使到了當代,依然被今人受用。這是中華文化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同時也是蕭統(tǒng)選篇、編集的成功之處。

      二、以《文選》“化成天下”

      《文選序》作為打開《文選》的大門,是蕭統(tǒng)闡述自己的編撰意圖、選篇標準、文評觀念的重要文獻。蕭統(tǒng)在《文選序》的開篇便對文籍的產生加以追溯,并引用了《易經(jīng)》中的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來強調“文籍”的功用。從而總結道:“文之時義遠矣哉!”集中體現(xiàn)了“文籍”在梁代的“時義”是“化成天下”的重要作用。

      《文選》之“文”內容寬泛,在今天看來,《文選》的選文有大量的應用文、議論文,其領域不止于今天的文學,所以,《文選》之“文”為今天的文學與文章之義。蕭統(tǒng)論述了“文”的起源:“式觀元始,眇覿玄風,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6]2天地化生的開始,已經(jīng)為“文”的產生埋下了伏筆,蕭統(tǒng)不僅為“文”“文籍”追溯到了宇宙的源頭,也暗示著自己編撰《文選》的合理性、必然性。同時蕭統(tǒng)也明確表達了“文”的重要作用,首先指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而“文籍生焉”,其次蕭統(tǒng)又引《易經(jīng)》加以強調:“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薄段倪x序》文末“遠自周室,迄于圣代”,又進一步把梁代與周室比肩。以蕭統(tǒng)之言,“文籍”來源于伏羲氏,是“化成天下”的重要方式,那么蕭統(tǒng)編撰《文選》,首要意圖便是為梁代“化成天下”。陳延嘉先生指出:“還要特別注意(《文選序》)‘化成天下’四字。這是蕭統(tǒng)在給文選定性、定位?!畷r義’之‘時’主要應指梁朝之時,‘義’亦主要應指對梁朝之意義。對梁朝之‘義’就在于幫助梁武帝‘化成天下’。這就再清楚不過地證明了太子的意圖?!盵5]《文選序》全文都明確表示,蕭統(tǒng)編撰《文選》目的在于公而非私。根據(jù)《梁書·昭明太子傳》記載,蕭統(tǒng)兩歲被立為太子,自小以繼大統(tǒng)的身份加以培養(yǎng),三歲開始學習《孝經(jīng)》《論語》,深受儒家思想教化。蕭統(tǒng)在《文選序》中表達了孔

      儒之學在自己心中的主導地位:“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書,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豈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6]3蕭統(tǒng)以“姬公之籍,孔父之書”為自己“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其地位“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孔儒之道可謂是蕭統(tǒng)為人處世的準則。周公制定周禮,繼承文王遺業(yè),使西周政權穩(wěn)固??鬃訕O為肯定周公的貢獻,認為社會安定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盵7]126蕭統(tǒng)深諳其道,他不僅對梁武帝非常孝順,而且極為敬重:“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東宮雖燕居內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臺。宿被召當入,危坐達旦。三年三月,寢疾??仲O高祖憂,敕參問,輒自力手書啟。及稍篤,左右欲啟聞,猶不許,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惡’,因便嗚咽?!盵8]169蕭統(tǒng)深知自己既是“臣”又是“子”,每次上朝,“未五鼓”便在宮門等候;每日作息皆面對梁武帝的宮殿,連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也要親自為梁武帝寫信,不希望武帝擔憂,可謂是仁孝至極。那么,蕭統(tǒng)編撰《文選》這樣的大事,又怎能不向梁武帝啟奏,并接受了武帝的肯定呢?(得到了武帝的肯定不代表是武帝授意的,否則《文選序》不會不提及此事。)蕭統(tǒng)身為一國太子,自己的名字早已與太子的身份融為一體,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梁代政權的意志。梁武帝尚儒,以儒道治國,梁代官學以儒學為主,民間也有很多講授儒學的私學。正是儒家正統(tǒng)觀念成為主流思想,才使得蕭統(tǒng)生活的梁武帝統(tǒng)治時期成為魏晉南北朝時代難得的安定時期。對蕭統(tǒng)以儒學為宗的培養(yǎng),當然也是梁武帝授意的。在孔子看來,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百姓的信任是比糧食、軍備還要重要的:“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迂曉唬骸夭坏靡讯ィ端谷吆蜗??’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怨沤杂兴?,民無信不立?!盵7]124蕭統(tǒng)深諳其道,所以以孔儒之道為“準式”,時刻實踐著孔子的“仁”,以立信于萬民。蕭統(tǒng)監(jiān)國“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背3!耙曍毨Ъ摇?,并“密加振賜”。那么,編撰《文選》與蕭統(tǒng)監(jiān)國一樣,是立信于萬民的重要途徑。正如劉勰所說“文之為德

      也大矣!”文籍的德用非常廣大,孔子“熔鈞《六經(jīng)》,必金聲而玉振;雕琢情性,組織辭令;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盵9]3同樣,蕭統(tǒng)編撰《文選》,意以化梁代天下、教化千里萬民、盛名萬世流芳!

      三、以《文選》匡正文壇

      “不學詩,無以言”?!对娊?jīng)》是戰(zhàn)國時期外交的必要辭令。到了一千年后的梁代,文學與文章創(chuàng)作的樣式充分發(fā)展,《詩經(jīng)》作為模板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梁代文壇的需要。梁代文壇出現(xiàn)了三派:其一,以裴子野為代表的保守派;其二,以蕭綱為代表的宮體詩派;其三,以蕭統(tǒng)為代表的“沉思翰藻”一派。保守派提倡“漢儒的敷揚政教”[10]16,其理論在本質上是倒退的。蕭統(tǒng)與蕭綱都倡導新變,但新變的標準不同。蕭綱把“永明體”發(fā)展成了宮體詩,其內容多艷情、游宴,描寫上層社會的空虛生活,形式華美,風格淫麗,常被裴子野一派詬病。在蕭統(tǒng)編撰《文選》的時期,雖無宮體詩之名,但宮體詩追求的內容與形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在上層社會流傳。過于保守或過于淫麗的文風影響了文壇的發(fā)展與士子的學習。在此種背景下,亟需一部文學與文章創(chuàng)作的范式,讓百官知道如何“言”,讓士子知道如何“書”,從而使文壇恢復良好的秩序,所以《文選》應運而生。

      蕭統(tǒng)“遍覽辭林”,對梁代之前的優(yōu)秀文章爛熟于心,《昭明太子集》記載了蕭統(tǒng)常與學士商榷文評觀念的盛況。蕭統(tǒng)自己在創(chuàng)作時,也常常引用前代的優(yōu)秀文章。蕭統(tǒng)“愛好文學”,重視文章的功用,所以把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編集,加以流傳,也是蕭統(tǒng)的動因之一?!段倪x》自誕生起便很快成為南北朝文學與文章創(chuàng)作的范式并流傳至今?!段倪x》的成功更加證明了蕭統(tǒng)以《文選》匡正文壇,同時為文學與文章的創(chuàng)作指引航向的編撰意圖。

      蕭統(tǒng)認為文學與文章的發(fā)展要符合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為積水所成,積水曾微增冰之凜?何哉?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隨時變改,難可詳悉。”[6]2蕭統(tǒng)認識到,文學與文章樣式的發(fā)展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對于新變,要大膽接受,才能使作品散發(fā)出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顧農評價蕭統(tǒng)在“文學”上是一位“內行”,后世的肯定更加證明了蕭統(tǒng)在文學史、文章史上的巨大貢獻。然而,這種如教科書一般的“范式”,真的只來源于《文選》被人稱道的“翰藻”嗎?子貢這樣詮釋孔子之道:“文猶質也,質猶文也?;⒈A猶犬羊之鞟。”[7]124文與質早已融為一體,皆是君子的特征,形式即是內容。正如錢鍾書先生提出的“文評一元論”:“少數(shù)古文家明白內容的肯定外表,正不亞于外表的肯定內容;思想的影響文筆,正不亞于文筆的影響思想。”[11]133正因為蕭統(tǒng)明白“思想”與“文筆”的魚水關系,所以他在《文選序》中寫道:“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這句被今人不斷深入挖掘的名句,這不僅是《文選》的選篇標準,也是蕭統(tǒng)對文質關系的文評觀點。蕭統(tǒng)選文的審美性、藝術性是顯而易見的,而其思想?yún)s需要深入研讀。蕭統(tǒng)在《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中寫道:“文質彬彬,有君子之致。”[12]155在蕭統(tǒng)看來,藝術與思想的融合,才是作品的全貌,就仿佛是一位有靈魂且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這樣的文章,因為有了靈魂,才更加賞心悅目,其審美價值才經(jīng)久不衰。因為重視作品的藝術價值、審美作用,《文選》對“近代”“當代”的齊梁作品選錄頗多,后人常以此評價蕭統(tǒng)厚今薄古。筆者以為,蕭統(tǒng)不是不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凡事皆有兩面性,梁代文風偏重華麗是大趨勢,但也不乏內容雅正而文辭優(yōu)美的文章。這其中的很多作者依然出自鞏固王權的貴族階級。蕭統(tǒng)有自己的選錄標準,不會對所處時代的文壇全面否定,他這種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作為是明智而又深遠的。

      試驗所用煤樣取自河南安陽主焦礦。在實驗室中,利用巖心取鉆機和巖心切磨機將原煤加工成若干?50 mm×50 mm的圓柱體煤樣,制備好的煤樣如圖3所示。

      魏晉時代,文學與文章的創(chuàng)作在內容、形式與文體上都有了空前的發(fā)展,而千余年的作品數(shù)量龐大、良莠不齊,需要高質量的范式與標準供士子們參考。于是選家與文評家應運而生。南朝梁代出現(xiàn)了選家中的“選圣”——蕭統(tǒng);齊梁更迭之際也出現(xiàn)了第一位對文學與文章進行系統(tǒng)、全面評論的文評家——劉勰?!段男牡颀垺芬庠诩m正泛濫文風,重在理論;《文選》為創(chuàng)作提供了范式,區(qū)別了各種文體的特點,也為各體文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事典與辭藻,其形式直接,一目了然,起到了參照的模范作用,起到了匡正文壇、為文學與文章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范式的良好作用。

      四、以《文選》揚名垂世

      《文選》從南朝流傳至今,影響深遠,蕭統(tǒng)也因為主編者的身份而揚名垂世。在現(xiàn)代文選學界,有的學者認為蕭統(tǒng)編撰《文選》,并無以此流芳千古的編撰意圖。誠然,蕭統(tǒng)編撰《文選》的主要意圖是化梁代天下,鞏固統(tǒng)治,《文選》的讀者也不僅僅是梁代士子,更是王權下的代代子民。所以,蕭統(tǒng)以《文選》為自己揚名垂世、流芳萬代的編撰意圖是合乎情理的。

      魏晉南北朝時代,政權頻繁更迭,社會動蕩,許多文人名士放棄了入仕之路,而以文章大業(yè)使自己聲名不朽,于是掀起了著書、編集的熱潮?!吧w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世。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盵6]967正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言,年壽與榮樂都有盡頭,而作者所作之文、所撰之集卻可以永遠流傳,聲名被后代接受。蕭統(tǒng)自然懂得這個道理,編撰《文選》,鞏固政權與揚名垂世是并行的。值得注意的是,蕭統(tǒng)編撰《文選》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大通元年(527)至蕭統(tǒng)去世的中大通三年(531)是編撰《文選》的修訂與完善階段。在經(jīng)歷普通七年(526)的蠟鵝厭伏事件之后,蕭統(tǒng)深知自己太子之位不保,國家大業(yè)已經(jīng)與自己無緣,唯有自己的著述、選集能讓“聲名自傳于后”。此時的蕭統(tǒng)與梁武帝的思想已經(jīng)拉開了差距。蕭統(tǒng)甚愛陶淵明,希望在“悠然見南山”的境界中得到解放,這說明他的思想在經(jīng)歷重大變故后已經(jīng)得到了極大的升華。此時蕭統(tǒng)再投入到《文選》的編撰,其一他的思想認識更為深刻,其二他不需要如蠟鵝厭伏事件之前那樣考慮梁武帝的感受,所以蕭統(tǒng)在此時期收入了一些雖然梁武帝不喜歡,但思想與審美性很高的作品,如劉孝標《廣絕交論》等作品,使得《文選》在內容與藝術上都得到了升華,也使蕭統(tǒng)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選圣”,其盛名流傳了一千多年,直至今天。這是蕭統(tǒng)作為選家的成功,也完成了他以選集揚名垂世的理想。

      總之,蕭統(tǒng)編撰《文選》的意圖是多元的。身為太子,他既是“臣”與“子”,也是未來的“君”。這個身份決定著他的一言一行。以《文選》為鞏固政權的大一統(tǒng)文化大典,不僅能化梁代天下,匡正文壇,也能讓蕭統(tǒng)滿足自己“文學”上的喜好,發(fā)揮自己的專長。而在“繼大統(tǒng)”無望的情況下,蕭統(tǒng)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文選》的編撰工作中,豐富了《文選》的選文,提升了《文選》的價值,使《文選》作為選本的菁華代代相傳,散發(fā)著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也使蕭統(tǒng)成為了一代“選圣”,揚名垂世,流芳千古!

      參考文獻:

      [1] (日)岡村繁.文選之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俞紹初.昭明太子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3] 陳復興.《文選》與文化史——以《文選·詠史》為例[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2).

      [4] 劉志偉.比隆周漢 文系天下——論蕭統(tǒng)的文化理想及“文選學”系統(tǒng)重構[N].光明日報,2014-10-08.

      [5] 陳延嘉.太子的意圖與《文選》之根[J].河南大學學報,2013(3).

      [6] (梁)蕭統(tǒng).六臣注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2012.

      [7]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4.

      [8] (唐)姚思廉.梁書·昭明太子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3.

      [9] (梁)劉勰.曹書杰,等,譯注.文心雕龍[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1.

      [10]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11]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5.

      [12] (梁)蕭統(tǒng).俞紹初,校注.昭明太子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蕭統(tǒng)文選文壇
      精覽儒釋道
      全國新書目(2022年3期)2022-05-07 17:48:26
      畫與理
      畫與理
      從“文取旨達”到“文章不群”:論陶淵明文學史地位的升格
      人文雜志(2020年7期)2020-07-24 08:54:38
      畫與理
      畫與理
      從《文選序》看蕭統(tǒng)的文學觀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10:01
      第三只眼看文壇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8:59:51
      第三只眼看文壇
      小說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19
      第三只眼看文壇
      小說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15
      山东省| 遂川县| 博野县| 泸水县| 沙坪坝区| 平凉市| 资阳市| 旬阳县| 通山县| 贡嘎县| 昌宁县| 洛南县| 庆元县| 上蔡县| 龙岩市| 穆棱市| 沾化县| 甘南县| 红桥区| 黑龙江省| 三门县| 长宁县| 万荣县| 武义县| 垣曲县| 阿图什市| 桑植县| 安塞县| 沙湾县| 裕民县| 平乐县| 南宁市| 台北市| 阿坝县| 珠海市| 双流县| 石泉县| 铁岭县| 汶上县| 雷波县|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