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心
摘 要: 幼兒階段主要是培養(yǎng)習慣,要切實培養(yǎng)幼兒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進餐習慣是幼兒常規(guī)習慣中的重點,要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幼兒教育;孩子;習慣
習慣培養(yǎng)的最佳階段就是幼兒時期,需將行為習慣與生活習慣作為培養(yǎng)的重點。特別是進餐的習慣,是當前幼兒常規(guī)習慣的主要內容。伴隨城市現(xiàn)代化發(fā)展,各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的數(shù)量都在增多。在下文中,將以外來務工孩子的進餐問題作為研究重點,深入探究培養(yǎng)幼兒用餐習慣的主要路徑,希望有所幫助。
一、 充分發(fā)揮教師關愛作用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進餐習慣
因剛進入幼兒園的小班幼兒年齡不大,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班級的規(guī)矩,尤其是洗手、午餐與漱口等活動中,很容易弄錯順序,難以保證細節(jié)滿足要求。所以,在培養(yǎng)幼兒進餐習慣的過程中,就可以將洗手、午餐與漱口的內容編程兒歌,進而開展教學指導工作。其中,在洗手的時候,就可以讓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洗手。兒歌的內容就是打開龍頭洗洗手,擦些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都要搓,使用清水沖沖手。在幼兒洗完手并回到各自座位以后,為避免其將手弄臟,就可以念兒歌,即緊緊握住小拳頭,不讓小蟲飛進去,干干凈凈吃午飯。在吃飯的過程中,同樣使用兒歌的方式加以滲透,這樣一來,幼兒就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保證洗手、吃飯和漱口任務的有效完成。與此同時,這種方式也對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進行了鍛煉,使其思維能力不斷發(fā)展,規(guī)則意識也隨之增強。
二、 營造心理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進餐習慣
在幼兒進餐的過程中,為保證其吃飽吃好,形成良好飲食習慣,還需要實時提醒幼兒要好好吃,不要將米飯撒在桌子上,要注意細嚼慢咽。但這種方式會使得進餐更加嚴肅,而幼兒也必須要對大量的規(guī)矩進行死記硬背,嚴重影響了消化腺的分泌,而且還會對其食欲造成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借助游戲的方式對幼兒加以引導,使其能夠在玩中學。既然幼兒對游戲比較感興趣,那么就借助游戲對其動作加以支配,使其形成良好的習慣。
在開展進餐教育的過程中,要通過餐前引導的方式,使幼兒能夠形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對所要食用的食物進行認知,使其能夠在進餐之前做好心理準備,這樣就不會存在恐懼感,并嘗試接受不同類型的食物。對于幼兒不喜歡吃胡蘿卜的情況,教師可以在吃胡蘿卜之前通過兒歌或者是故事的形式,使幼兒能夠對胡蘿卜形成正確的認知。其中,幼兒都熱愛小動物,而小白兔就特別喜歡吃胡蘿卜,所以讓幼兒敢于嘗試,就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下改正挑食的壞習慣。而在日常教育中,也可以通過娃娃家的游戲,讓幼兒扮演服務員,并為其他幼兒提供服務,學會發(fā)碗發(fā)筷,而且最先吃完的幼兒可以擔任服務生并收拾餐桌。這樣一來,就能夠保證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了解進餐的環(huán)節(jié),并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達到玩中學的目的。
三、 發(fā)揮表率作用以培養(yǎng)幼兒的進餐習慣
要想有效地增加幼兒的食欲,最關鍵的就是情緒。只有幼兒在進餐的時候情緒愉快,才能夠提高幼兒進餐食欲。其中,教師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導因素,所以必須要為幼兒營造理想的進餐環(huán)境,形成更加愉快的用餐環(huán)境。在吃飯之前,教師應當使用贊美的語氣,對飯菜名稱、味道以及營養(yǎng)價值進行簡單地介紹,以保證幼兒的消化腺分泌增加,使其食欲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情境表演的活動,使幼兒吃飯興趣得到激發(fā)。在進餐的整個過程中,要對吃飯有進步的幼兒進行表揚與夸贊,而針對食欲不理想的幼兒,教師則要積極地鼓勵,使其進餐情緒得以激發(fā),消除其厭食的情緒。當前,幼兒進食最大的問題就是偏食和挑食,導致其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均衡的情況。所以,作為幼兒園教師,應當采用從少到多的逐步訓練方式,借助兒歌與故事等多樣化方式,確保幼兒能夠對營養(yǎng)知識形成了解,并且自愿品嘗不同類型的食物,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四、 借助家園互動培養(yǎng)幼兒進餐習慣
在幼兒進餐的過程中,教師很難顧及所有的幼兒,所以在進餐表設計方面,需要有家長的配合,對幼兒進餐的情況加以關注,并且對家長加以指導,不應過分地斥責幼兒,也不能夠過度地放任幼兒無理要求,需要合理地采用正面引導方式。在家長與教師共同努力之下,通過積極鼓勵方式,與幼兒需求相適應,使其動力得以激發(fā)。另外,家長與教師應針對幼兒進餐的情況進行定期地交流,并結合其進展情況,對教育的方法加以調整,使幼兒能夠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在家里,家長在做菜的時候,一定要強調烹調的技巧,以保證飯菜的美味,同時也要對幼兒加以啟發(fā),使其對不同的食物都感興趣。堅決不允許嬌慣幼兒的情況出現(xiàn),家長也必須在幼兒面前做出榜樣,在進餐的過程中能夠不大聲地說話,也不邊看電視邊吃飯,不出現(xiàn)挑食的情況。另外,也要盡量避免給幼兒買零食,以免對幼兒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只有在家園互動的作用下,才能夠有效地優(yōu)化幼兒進餐習慣培養(yǎng)的效果,使幼兒能夠形成健康的進餐習慣。
總的來講,伴隨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應當借助“放松”智慧,實現(xiàn)外來務工孩子的自我發(fā)展,并形成自律和勤勞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對幼兒內在潛能的開發(fā),就一定要讓其自己做主,才能夠確保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為身體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也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更加健康地生長。
參考文獻:
[1]趙廷全.學生良好道德素質教育之我見[J].中華少年,2016(30).
[2]樓華麗.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心理問題探析[J].班主任之友(小學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