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曲輝
摘 要:在學校管理中,課堂教學管理是核心內容。由于小學課堂教學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即教學對象的特殊與師生關系的特殊?;诖?,要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則應當充分把握這一特殊性,通過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完善課堂管理規(guī)范以及提升教師教學管理藝術等策略,不斷提升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管理;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85
課堂教學管理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其是學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特點。新形勢下,伴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課堂教學管理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愈加凸顯,對傳統(tǒng)教學管理形成一種“倒逼”,促使其不得不進行管理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與時俱進,通過不斷強化自身學習,并采取有效措施,來進一步推進小學課堂教學有效管理的發(fā)展與落實。
一、課堂教學管理有效性概述
課堂教學管理具體指代的是一種行為方式,其包含的管理對象較為多元,其中既包括對人的管理,又包括對事的管理、物的管理以及非物的管理等。實施課堂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課堂教學有序進行。更深層次地定義課堂管理主要目的,則可以定義為用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來確保教師有效的教與學生有效的學。在傳統(tǒng)觀念中,大多數(shù)人認為課堂管理等同于用嚴格的紀律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然而在課堂管理實際中,兩者意義并不完全相同,且課堂教學管理所包含的意義相對于紀律約束,則更深一層。可以說,課堂管理包含紀律約束,但其更多地在于誘導和鼓勵學生進行更好學習的行為和活動。那么,何謂“課堂管理的有效性”呢?在探討“課堂管理的有效性”的含義之前,首先需明確何為“行為有效”。行為有效關鍵在于該行為是否有利于系統(tǒng)功能的發(fā)揮。延伸至課堂管理工作中,則可以通過判斷課堂教學管理者能否有效促進師生的行為具有實際效益?;诖?,則可通過以下兩點特征來定義“課堂管理的有效性”,即:(1)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促進系統(tǒng)功能的實現(xiàn);(2)教師是否充分發(fā)揮各項潛能,促使自身教學行為在有限的條件下取得最大的效益。通過這兩點特征,即可判定課堂教學行為是否具有有效性,同時這兩點也是課堂教學管理者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應當重視的重點問題。
二、提升小學課堂教學管理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結合課堂教學管理有效性的具體內涵,以及小學課堂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策略入手提升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一)和諧師生關系,重視人文關懷
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皮爾遜也曾闡述過類似的觀點,即學生為了可以得到教師更多的愛,其可以去嘗試各種教師所喜歡的事情,盡管該科目是其最不喜歡學習的。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管理當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教學功能。師生關系即課堂人際關系,諸多實踐表明,師生關系是制約課堂教學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僅能夠直接影響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積極性,而且還對學生人格塑造起著關鍵作用。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調適不良心理,促其人格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反之亦然。對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管理時,首先應當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用心去關懷和愛護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愛護,從而自覺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當中。
(二)完善課堂管理規(guī)范,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環(huán)境
課堂管理規(guī)范是學生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也是維護教學秩序正常進行的重要行為規(guī)范。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必須要讓學生明白其行為所應當遵循的價值標準,使其明確什么行為可以做,什么行為不應當做,進而規(guī)范學生的課堂行為。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在新學期開始之初,先明確告知學生應當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內容,以及出現(xiàn)違規(guī)行為會面臨的具體懲罰。當規(guī)則建立之后,教師應當率先垂范,在監(jiān)督學生的同時,自身也要嚴格遵守,發(fā)揮為人師表的作用,引導學生自覺遵守課堂教學管理規(guī)范。通過不斷完善課堂規(guī)范,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將課堂行為社會化,促其自覺做到將外部行為準則與內在自我要求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的成熟品質。
(三)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管理的藝術
前文提到,課堂教學管理既是一門管理技術,又是一門管理藝術。在實施具體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如何將這門藝術發(fā)揮,對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管理有效性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注重語言的藝術性
教師語言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的藝術,去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具體可采取的方法如下:(1)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管人,該方法是解決小學課堂教學管理問題的最佳之策;(2)委婉指錯,通過運用含蓄的語言和方法,對犯錯的學生進行誘導,使其意識到自身錯誤,并及時改正。通過該方法,既能有效解決問題,又能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
2.注重行為的藝術性
除了語言管理之外,還應當運用行為進行課堂教學管理。具體如下:(1)行為暗示。當課堂出現(xiàn)部分學生擾亂正常秩序時,教師可以通過眼神暗示來警告學生教師已察覺到他的錯誤行為,促使其停止不當行為并恢復之前秩序;(2)旁敲側擊。對學生課堂上出現(xiàn)的過分違紀行為,教師應當嚴肅處理。但對于部分非預謀的行為,則可通過點頭搖頭、輕敲桌子等來進行課堂教學管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管理時,其能否實施有效管理,駕馭課堂能否得心應手,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成敗。一旦教學課堂失去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則很難達成好的教學效果。只有切實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效果,才能建構出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小學教學新課堂。
參考文獻:
[1] 喻華偉.管理的有效性:一個新的解讀——管理有效性的七項修煉、評介[J].經(jīng)濟評論,2006(4).
[2] 史杰,李廣超.論教學管理的有效性[J].北方經(jīng)貿,20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