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鳳瑜
[摘要]“走進音響世界”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內(nèi)容之一?!凹ぐl(fā)學生對音響的想象力,并能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既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如果單靠傳統(tǒng)的“粉筆加黑板”式的課堂教學,就很難突破這一難點?,F(xiàn)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通過聲音的模仿、再現(xiàn),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彌補傳統(tǒng)習作教學的缺陷。
[關鍵詞]習作教學;信息技術;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36001002
“走進音響世界”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內(nèi)容之一,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聽聲音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學會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有一些寫作基礎,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方法,但對于如何圍繞聲響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他們并不是很清楚。教師在教學時如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根據(jù)聲響編故事的愿望,并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習得生動、具體的表達感受的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如果能將信息技術與習作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是不是可以為習作教學插上一對可以高飛的翅膀呢?
【教學過程】
一、模仿聲音,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敏銳的耳朵??慷?,我們可以聆聽世間萬物發(fā)出的各種聲音;靠耳朵,我們能夠領略塵世生活的繽紛與奇妙。在日常生活中,你們的耳朵聽到過哪些有趣的聲音呢?可以模仿一下嗎?
(學生模仿各種聲音)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聲音將學生快速帶入他們熟悉的音響世界中。
師:瞧,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聲有色的世界里,多么奇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豐富美妙的音響世界吧。
(板書:走進音響世界)
二、辨音欣賞,想象畫面
師:(課件播放水滴聲)仔細聽聽,這是什么聲音?
(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聽得真仔細,想象也很豐富!音響世界奇妙無窮,我們接著往下聽。(課件播放鳥鳴聲)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不但在仔細聽,還敢于大膽想象。
師:有個同學聽到這聲音寫了一段話,請同學們打開自己平板上的“片段范例”文件進行賞析。
(學生在自己的平板上閱讀教師提前傳送好的白板課件“片段范例”并進行勾畫。然后根據(jù)自己勾畫的內(nèi)容與其他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在白板上閱讀范例并進行個性勾畫與交流,避免了人云亦云,有利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獨特感受。
三、盡情想象,試編故事
師:這次咱們來進行一個挑戰(zhàn),看誰能聽音響,放飛想象,編個故事。
(板書:聽音響,放飛想象)
(白板出示四個大音符,每個音符后面藏著一組音響。學生一起傾聽其中的一組聲音,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交流發(fā)言)
【設計意圖】以一組音響作為例子,通過學生發(fā)言、教師引導,讓所有學生明白如何聽音響創(chuàng)編故事。
師:下面請同學們戴上耳機,從平板上另外三組音響中任選一組仔細聽,展開想象,構思一個精彩的故事。
【設計意圖】學生戴上耳機自己選擇音響來傾聽,能夠充分調(diào)動他們傾聽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學習的自主性,避免了教師逐個播放音響耗時較多,學生又沒有自主選擇權的弊端。
師: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將自己構思好的故事講給組內(nèi)的小伙伴聽。大家可以互相補充和完善。
(組內(nèi)選派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在相互交流與補充中激發(fā)了智慧的火花,豐富了想象的內(nèi)容。
四、學生習作,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創(chuàng)編的故事真是精彩紛呈。如果能把這些故事用筆記錄下來該多好呀!
(板書:“寫作文妙筆生花”)
師:下面請看老師的習作建議。
(課件出示“習作建議”,指名學生讀)
音響世界真是太豐富、太迷人了。雷聲、風聲、動物的叫聲、人的說話聲、笑聲、腳步聲,物體的撞擊聲、摩擦聲……選取生活中的幾種音響,或者仔細聽一段音響的錄音,展開想象,然后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
師:如果你需要音響繼續(xù)激發(fā)你的靈感,可以戴上耳機選擇音響再聽一遍。如果有同學需要用別人的文章來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維,可以打開老師在平板桌面上準備的范文進行借鑒。
【設計意圖】平板中有準備好的四組音響,還想通過音響激發(fā)想象力的學生可以戴上耳機繼續(xù)聽,不會占用其他學生的時間。平板中還準備了作文范例,有需要的學生可以打開借鑒,不需要的就可以不看,針對不同習作能力的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輔助。
五、賞析習作,師生點評
教師在學生習作過程中進行巡視,在大多數(shù)學生習作快結束時,選出三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傳到每個學生的平板電腦上。
師:請同學們默讀這三篇習作,你喜歡哪一篇,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你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大膽提出來。
(學生在自己的平板上選擇閱讀同學的習作。教師再指名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一篇,并說出原因,或是就某篇習作提出修改意見)
【設計意圖】通過平板將三篇習作同時傳給所有學生,避免了以往習作交流時學生對所交流的習作“聽得見,看不到”的弊端,提高了習作交流的效率。
師:“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希望同學們課后能運用本節(jié)課領悟到的好方法繼續(xù)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努力讓自己的每篇習作都成為佳作。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大膽地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習作教學中,產(chǎn)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手段在本節(jié)課中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備課時,教師下載了20余種單個的聲音,如鳥鳴聲、打鼾聲、水滴聲、高跟鞋聲……然后又將其中的幾種聲音通過“喀秋莎”軟件合成或剪輯成了四段容易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音響片段。比如,將高跟鞋走路的聲音、玻璃破碎的聲音、打鈴聲、掌聲合成一段,學生聽了這段音響很容易創(chuàng)編出一個發(fā)生在校園里的故事。
2.在“辨音欣賞,想象畫面”這個環(huán)節(jié),水滴聲、打鼾聲、鳥鳴聲這些音響是藏在課件上美麗的“音符樹”里的,學生可以自己上臺選擇音響進行播放,這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在賞析“片段范例”時,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平板上默讀、勾畫、批注,親歷學習過程,這有助于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習時留下的痕跡發(fā)表獨特見解。
4.在“盡情想象、試編故事”環(huán)節(jié),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四組音響分別藏在了白板課件上四個不同顏色的音符后面,營造了一種神秘感。因此,當學生選擇了一組音響播放出來時,大家都聽得特別的投入。在聽另外三組音響時,教師通過平板讓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戴上耳機任意選擇一組來聽。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5.在“賞析習作,師生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將以往的“一個學生讀習作,其他學生聽”的形式改成了將三篇習作同時傳到每個學生的平板上。學生可以在同一時間讀到三篇習作,先自己賞析和思考,然后全班交流,發(fā)表見解,很好地提高了作文講評的實效性。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走向。習作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獲得了新的發(fā)展動力,使教學內(nèi)容得以更高效、更深刻地內(nèi)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編劉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