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雷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從小組賽中的波瀾不驚、挫而不餒,到淘汰賽中的斗志昂揚、過關斬將、高歌猛進,最終登上冠軍領獎臺,使國人再次重溫了上世紀80年代老女排隊員的風采,淋漓盡致地感受了“女排精神”的魅力。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次奪取世界冠軍到2016里約奧運會奪冠走過了35年歷程,“女排精神”在國人心目中長盛不衰,甚至歷久彌新。習總書記在贊揚中國女排及她們身上所彰顯的精神時指出:“中國女排不畏強手、英勇頑強、打出了風格、打出了水平,時隔12年再奪奧運金牌,充分展現了女排精神,全國人民都很振奮”[1]。擁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巨大現實意義的“女排精神”,已經轉化為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叭祟惖恼J識,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價值觀的參與。正是人們的價值觀念,才成為人們積極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動的調節(jié)因素”[2]。因此,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期,構建中國“女排精神”價值體系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世界排球錦標賽、排球世界杯賽、奧運會排球賽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大排球賽事。在中國1979年恢復國際奧委會席位一個月之后,中國女排在亞洲排球錦標賽中取得冠軍,成為“三大球”中第一個沖出亞洲的項目[3]。
1981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杯排球賽中,隊員們經過28場頑強拼搏,中國女排在11月16日以7次比賽全部勝利的輝煌戰(zhàn)績第一次取得了排球世界杯的冠軍;1982年在秘魯世錦賽上中國女排再一次奪得了冠軍;1984年中國女排在第23屆奧運會上又一次奪得了世界冠軍,從而實現了“三連冠”的偉大目標。隨后中國女排連續(xù)在1985年的第四屆世界杯、1986年的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奪得了兩次冠軍。中國女排在1981年到1986年的短短的5年間創(chuàng)下了排球界中“五連冠”的輝煌紀錄。1981年中國女排第一次取得世界冠軍時,《人民日報》就曾報道:截至到1981年12月4日的短短19天內,我國女排收到的賀信、賀電和各種各樣的紀念品就已經達到了3萬多件;北京商標一廠、無錫鐘表廠等很多生產單位的工作人員在賀信中提出,要“學習中國女排的這種不畏艱險、刻苦訓練的精神,并且保證要完成或超額完成工廠的生產任務”;受“女排精神”鼓舞,北大學子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最強音[4]。在1984年中國女排奪得“三連冠”以后,大部分媒體加大了宣傳女排精神的力度?!度嗣袢請蟆烽_辟了“學女排,見行動”的專欄?!皩W習女排、振興中華”成為當時社會的口號。1981年《當代》雜志第5期刊登了魯光的報告文學《中國姑娘》一文,首次使用“女排精神”一詞,并在文中高度贊揚了中國女排為祖國榮譽而拼搏、堅韌不拔、奮力登攀的精神意志[5]。從此中國女排精神開始在全國傳播,“女排精神”成為了一面旗幟,鼓舞著全國人民頑強拼搏、奮力爭先、自強不息。“女排精神”昭示著:只要萬眾一心,艱難總能克服,夢想終將抵達[6]。
中國女排精神的科學內涵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0世紀80年代,“團結奮斗,頑強拼搏,為國爭光”是中國“女排精神”的主要內涵;21世紀,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和從嚴、從高、從強刻苦訓練,不斷超越則是女排愛國主義精神的凝煉[5];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期,這種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無私奉獻熱愛祖國的精神將為各行業(yè)勞動者的巨大精神動力,鼓舞著人們?yōu)閷崿F中國夢而奮斗。
“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7]。習總書記在看望參加第22屆冬奧會的中國運動員代表時著重強調團結協(xié)助的拼搏精神。中國女排37年一路走來,輝煌與挫折并存,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中國女排一直團結協(xié)助,頑強拼搏。即使在比賽中面對絕對強大的對手,她們也毫不膽怯,一個球一個球、一分一分的拼搏,不到比賽的最后一刻她們決不放棄!女排姑娘們正是依靠這種團結協(xié)助的拼搏精神,不斷地在艱難困境中一次又一次地創(chuàng)造奇跡。女排的這種團結協(xié)助、頑強拼搏精神正是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中所需要的精神動力。
縱觀中國女排的發(fā)展歷程不難發(fā)現:中國女排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從白手起家到不斷鑄就輝煌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史。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中國女排在簡陋的不能再簡陋的竹棚下進行大強度、高密度的“魔鬼訓練”,摔得遍體鱗傷也含淚堅持,不拋棄、不放棄?!吨軙蕴m重提竹棚精神》中描述:陳招娣魚躍救球手腕被拖下一塊皮,鮮血直流,袁指導勸說下去休息,她卻俏皮的說“前線戰(zhàn)士付了這點傷能下火線嗎?”仍然堅持訓練[8]。遠赴里約征戰(zhàn),主辦方提供的訓練場地和時間條件不能滿足中國隊需要,她們就自己聯系了貧民窟附近的場地加強訓練。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奮斗精神已經融入中國女排的血液,成為女排之魂。雖然現在物質條件已得到較大改觀,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奮斗精神仍是實現中國夢的立身之本。
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得中國女排始終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升華和超越自己。在技戰(zhàn)術層面,中國女排依據自身靈活性特點創(chuàng)造了“時間差、梯次進攻”等諸多新的技戰(zhàn)術;在指導思想方面,我國女排始終跟隨著排球發(fā)展的最新步伐,在各個時期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指導思想進行訓練,順應時代發(fā)展;在管理體制方面,女排創(chuàng)造性借鑒國際先進體育管理經驗,創(chuàng)新建立我國排球管理體制、隊員選拔和訓練模式。盡管女排在探索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也曾遇到許多挫折與困難,但女排姑娘們始終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女排正是憑借這種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女排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成為當下國家建設、實現中國夢的內生動力。
進入2001年,中國女排先后經歷了雅典奧運周期、北京奧運周期、倫敦奧運周期、里約奧運周期四個周期。中國女排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女排精神,先后奪取4次世界冠軍。對于傳承和發(fā)展中國女排精神,主教練陳忠和曾這樣回憶:我和每個隊員心中都有著共同的約定,“只爭朝夕做好每一天,為達成奧運冠軍不懈努力”。隊員從2001年4月13日集中之日起便開始一種“魔鬼”式的訓練和“煉獄”般的生活。隊員馮坤這樣描述:每天天不亮便開始訓練,直到晚上七八點還不能結束;身體疲憊到極限,有時在餐廳吃著飯就睡著了;晚上回到宿舍,渾身疼痛得難以入眠;最痛苦的是無形的壓力,怕訓練時找不到感覺,怕不能提高競技水平拖了全隊的后腿;休息時有時忍不住痛哭,但哭過之后又走進訓練館,因為有一股子不認輸、不服輸的氣在支撐著自己去頑強拼搏、為國爭光[9]。2013年郎平再次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后,在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基礎上,把科學訓練與個性化發(fā)展融入女排精神,不僅訓練中、恢復中注重科學性、實效性,而且針對每個人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訓練計劃;不僅考察選拔任用新人,而且創(chuàng)設機會進行鍛煉和磨練,打造具有堅強核心的大國家隊,重鑄女排雄魂。
正是因為女排精神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女排在新世紀歷經磨難,頑強拼搏,再鑄輝煌,登上最高領獎臺:2003年,中國女排以11戰(zhàn)全勝的戰(zhàn)績在第9屆女排世界杯上奪冠;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奧運冠軍;2015年,中國女排在第12屆世界杯賽奪得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力克強敵再度折桂。中國女排用實力向世界證明:唯有傳承方能保持獨立個性,唯有創(chuàng)新方能提供源源動力,唯有發(fā)展方能屹立排壇之巔,中國女排精神之花將在代代女排中盛開,煥發(fā)活力。
女排精神不僅是時代的主旋律,而且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旗幟。它激勵著我國一代又一代人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中。中國女排精神代表了中國人渴望通過自身艱苦奮斗、力爭上游獲得世界認可的情懷,為國內各行業(yè)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對中國的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當前達到了空前的財富積累,然而由于在國際上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國內因經濟文化不均衡發(fā)展、行政型市場經濟引起的結構性危機,因此,仍需國人發(fā)揚女排精神,以低姿態(tài)面對國內外事務,通過團結拼搏、刻苦練功,保持經濟文化上的持續(xù)上升發(fā)展[10],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傳承和弘揚女排精神在引導國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改善不良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在給人們帶來豐富的物質享受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問題,比如: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投機取巧心理和詐騙行為、奉獻精神缺乏、集體觀念不強等現象。如果每個人都為個人利益的實現,滿足個人物質享受而損人利己,甚至違法犯罪,危害國家利益,那么社會和諧就無從談起,個人利益也無法實現。因此,各行業(yè)的人們都應學習女排的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團結協(xié)作的拼搏精神、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
改革開放30余年,我國經濟得到飛速發(fā)展并取得驕人成績,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極大滿足。但由于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很多地方都不盡如人意,導致部分人未能充分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性,面對困難信心不足。如果一個民族缺乏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這樣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希望和前途的[11]。因此,大力傳承和弘揚“女排精神”能夠教育人們:要有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要樹立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擁有團結互助,不畏險阻、勝不驕敗不餒的艱苦奮斗精神,將極大的熱情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投身于中國夢的建設中,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會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改革開放40年來,雖然我國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有較大提升,但距離建設體育強國的目標還任重而道遠,還有許多矛盾有待解決。比如我國的三大球、田徑、游泳等基礎項目發(fā)展嚴重滯后,與我國的大國地位不相適應。隨著全球奧林匹克運動的日益普及和發(fā)展,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間競爭將更加激烈。弘揚女排精神,一方面要加強和重視運動員后備力量建設,特別是三大球、田徑、游泳等項目的體育人才培養(yǎng),注重身心技戰(zhàn)體的全面發(fā)展,打造頑強拼搏、艱苦奮斗、勇于開拓、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努力提升競技水平的軟實力;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競技體育發(fā)展的新規(guī)律、新特點,順應國際體育發(fā)展趨勢,以堅持不懈、不斷創(chuàng)新、密切合作的女排精神,不斷完善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競技體育與大眾體育雙向趨動,真正實現體育強國之夢。
中國女排精神價值體系中包含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無私奉獻、團結協(xié)助、頑強拼搏、自強不息、敢于創(chuàng)新”精神正是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中國女排精神價值體系是建立在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之上的。例如我國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茍利國家,不求富貴”“位卑未敢忘憂國”等,都彰顯出愛國主義精神。
女排精神價值體系建設的理論依據是激勵理論。所謂激勵理論是指通過滿足人們的物質或精神需求動機,從而調動和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實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一致性[13]達成。根據激勵理論的原理,通過女排精神價值體系建設,可以最大化地激發(fā)人民大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在新時期偉大中國夢建設這一背景下,構建“中國女排精神”價值體系,以引導人們樹立“團結奮斗、無私奉獻、頑強拼搏、敢于創(chuàng)新”的價值觀,激勵其發(fā)揮更大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旨在推進中國夢的建設步伐。
我國《體育法》是1995年頒布實施的,其中沒有女排精神榮譽激勵制度基本法律文件。由于時代的發(fā)展,我國的體育事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衍生出許多新的問題亟待法律解決。建議在修訂《體育法》的時候,制定統(tǒng)一的女排精神榮譽激勵法律,為“女排精神”國家榮譽激勵制度提供專門的法律支撐,使之法律化。為建立女排精神榮譽激勵制度應設立相關獎項,提高獎勵的規(guī)格,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征集合理建議,由國家主要職能部門對獲獎者進行隆重表彰,使之在社會獲得廣泛認同,體現出權威性。
女排精神榮譽激勵制度的價值體系有3種價值結構形態(tài)因素:政治價值觀、社會核心價值觀、文化價值觀。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特別重視對每個有功之人的評價,更多的是減少了物質獎勵,重在強調精神的鼓勵。目前在體育系統(tǒng)的獎項有:全國體育事業(yè)突出貢獻獎、運動員輸送獎、運動員破記錄獎、優(yōu)秀教練員獎、科技攻關服務獎、先進個人獎等獎項,但沒有專門的女排榮譽獎。如何增設為女排事業(yè)做出杰出貢獻的獎項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做到科學設置、層次分明、標準統(tǒng)一、公平公正,如女排終身成就獎、女排突出貢獻獎、女排勵志獎、女排創(chuàng)新獎、女排新人獎、女排功勛獎等。女排精神榮譽激勵制度設立應為每一個成員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合理的環(huán)境,使每一個成員因其為女排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做出貢獻而獲得國家和社會的承認,獲得殊榮。
女排精神榮譽激勵制度作為國家獎勵體系中的一部分,在運行中要體現為一種操作和運行機制,包括女排榮譽激勵公開評選制度、榮譽激勵公示審核制度、榮譽激勵監(jiān)督保障制度、榮譽激勵宣傳教育制度4方面。制度的實施,需要與之相對應的榮譽管理體系來保障。構建女排精神榮譽激勵制度最為關鍵的一步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分工協(xié)作、建立機構、設置合理的運行程序。構建女排精神榮譽激勵制度意味著要構建科學的榮譽管理體系,方向要確保專業(yè)化,權責分工要明確化。實行申報、評選、公示、授予相對獨立的運行機制。評選環(huán)節(jié)要充分發(fā)揮大家的積極性,廣泛參與,保證公開、公平、公正,確保榮譽授予的權威性、激勵性、公正性。
不論是在20世紀80年代還是在今天,女排精神的核心并非奪冠而是努力,并非榮耀而是拼搏,并非成功而是超越。成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女排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進取精神。女排精神是中華民族體育精神的重要組成,是一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是一種祖國為上、振興中華的責任擔當,是一種不離不棄的堅強品質,是一種團結協(xié)作、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中國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團隊通過拼搏努力而形成的一種精神力量,是中國民族精神財富的重要支流。她給國人帶來的精神財富難以用物質衡量。她不僅鼓舞了中國,也鼓舞了世界,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續(xù)演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