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有興趣,才能帶有激情地去學習,主動的去學習,了解,專研
關鍵詞:興趣 鼓勵 平臺 交流
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迸d趣在人的知識和生活學習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有興趣,才能帶有激情地去學習,主動的去學習,了解,專研。語文是學生在校學習的必修科目,然而現在怎樣學習語文,如何學好語文已成為現在家長發(fā)愁的話題,那怎樣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怎樣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且讓這種學習興趣長久的保持下去,這是每一位小學教師應認真思考的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我淺談一下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以多種渠道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第一,通過各種方法做好課前“熱身”活動。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剛上課,學生思維沒有轉換過來,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句幽默的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可緩解教師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又可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活躍教室氣氛,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課堂一旦出現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課前兩三分鐘,是一節(jié)課的熱身時間,可以全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活動或表演,比如即興演講、美文朗讀、詩歌背誦、戲劇表演等。
第二,以極富創(chuàng)意的課文導語創(chuàng)設美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經驗的老師,是非常重視導課的,導課的方法多種多樣,不拘形式,可因時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幾種:
1.詩文名句導課。巍巍中華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偉大詩人和詞家,他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精選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名篇佳句,貼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學的課文,能收到多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以教學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例,我以陸游的《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為引語,使學生感受那種渴望失地卻又不能施展自己抱負的滿腔愛國熱情,為賞析《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創(chuàng)設情境。
2.設疑造成懸念。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從疑問引起的。因此,對故事性強的記敘文或條理清晰的議論文,可以盡力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制造懸念。如教學《像山那樣思考》時,我就設置了這樣的導語——“請一位學生說說對狼的印象?(生答:奸詐、狡猾。)那么能不能把狼趕盡殺絕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學習本文,看看文本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這個導語的好處就是巧設疑問,引起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3.用講故事作導語。課文中往往節(jié)選一些小說作為研習的文本,上課時以選入的文本為中心,聯系前后內容系統(tǒng)的把情節(jié)交待一下,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理解。例如教讀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可以在一課前把前五回的情節(jié)系統(tǒng)的介紹一下,讓學生認識到文本在小說中的地位,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4.使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語文課上,可以到網上找一些相關的圖片,可以利用它導入新課,提起學生的興趣。教學高建群的《西地平線上》時,我在上課時,先出示一些西部落日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這些自然景色的特點,然后說,“作者面對如此壯美的景色,想到了哪些古跡?”。這樣很自然的進入到“懷想古跡”部分的分析中,也使學生很快進入了特定的教學情境。
二、結合教師教學實踐,引起學生共鳴
1.現在有些學生對語文提不起興趣,并不是不喜歡語文,有些是打心里對語文老師有抵觸心理,過于嚴謹,死板,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語文提不起興趣,心生厭倦。教師可以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善于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主動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等。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讓學生獲取知識,陶冶情操。也要充分展示發(fā)揮教材本身要表達的情感和含義。在講課時話語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歡迎,喜歡上語文課,學語文的興趣也會日益提高。教師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賦予他們真摯的教師情懷,理解熱愛學生,讓學生從內心里喜歡老師。
2.其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于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著不同程序的自卑心理的學生,應給予不同的政策。分寸要得當,要使全班同學理解教師的用心,。如果在尊重這部分掉隊的學生自尊心方面處理得慎重,科學,得當,不但能激發(fā)他們迎頭趕上的信心,而且自然地融洽師生之間差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感情,使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
三、創(chuàng)造機會、提供平臺、相互交流
1.小學生好奇心強,又愛表現,利用這一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的機會,共同分享他們平時的所見所聞,心得感受,不限制他們,滿足學生自我表現心理,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揮的機會,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讓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做一些想黑板報、講民間故事、成語接龍,知識問答等活動,并對每一次的活動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和鼓勵,如遇到學生在活動中疑惑的難題,老師應當悉心有耐心的講解答疑。
2.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要充分利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意識,教師輔以恰當的引導。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值得討論和深思的,每一個教師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教學方法,關鍵在于如何運用教學當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