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武警警官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0)
新詞指新創(chuàng)造的詞匯單元或已存在的詞匯單元的新含義,每年有約850個新詞進入英語詞匯,很多新詞最初都來源于文學作品,本文將從文化、詞匯拼寫、詞匯含義和作者創(chuàng)造等五個方面討論小說《哈利·波特》中新詞的詞源。
《牛津詞典》(第二版)將新詞(neologism)定義為“新創(chuàng)造的術(shù)語、詞匯或短語”,其詞源來源于希臘單詞neo(new)和logos(speech,utterance)。大部分語言學家都認為,新詞是通過“對已存在的詞或短語進行新穎的創(chuàng)造”,在《翻譯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紐馬克指出,新詞是新創(chuàng)造的詞匯單元或已經(jīng)存在的詞匯單元的新含義。
在汪榕培和楊彬主編的《高級英語詞匯學》一書中指出,很多新詞都是由作者,尤其是小說作者為作品創(chuàng)造的,如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創(chuàng)造的“shangri-la”,J.R.R托爾金在小說《霍比特人》中創(chuàng)造的“hobbit”,JK羅琳在小說《哈利·波特》中創(chuàng)造的“muggle”。文學作品中的新詞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1.來源于小說中作者創(chuàng)造的詞,如喬治·奧威爾在小說《1984》中創(chuàng)造的“unperson”;2.來源于小說書名,如約瑟夫·海勒的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Catch-22”;3.來源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如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的阿Q;4.作品作者的名字也可能成為新詞,如《1984》的作者,喬治·奧威爾的名字就成為了一個新詞“Orwellian"。
在小說《哈利·波特》中,作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與普通世界平行存在的魔法世界,這個世界中,有很多并不存在的事物,這些新奇的事物都是通過作者創(chuàng)造的新詞傳遞給讀者的,隨著小說的暢銷,這些新詞也早已家喻戶曉,進入英語詞匯,甚至這些新詞對應的各種語言的翻譯也被不同國家讀者所接受。下文中,將以文化內(nèi)涵、詞匯拼寫、詞匯含義和作者創(chuàng)造四個不同的維度,探析小說《哈利·波特》中的新詞詞源。
作為一部英語文學作品,《哈利·波特》中很多新詞來源于古希臘神話。這類新詞多以人名為主,小說人物的性格也與其在神話中的詞源相一致。
米勒娃·麥格(Minerva McGonagall):米勒娃(Minerva)本是羅馬神話中代表智慧、魔法、詩歌、草藥、手工、紡織和商業(yè)的貞潔女神米涅瓦(Minerva),相當于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Athena)。在小說中,米勒娃是魔法學校的副校長,她是一個“高個黑發(fā)女巫”,在學生眼中,這位副校長“不好對付,她嚴格、聰明,第一堂課就給他們來了一個下馬威”,對于一名擅長魔法,聰明嚴謹?shù)呐讕焷碚f,米勒娃這個名字再合適不過。
阿格斯·費爾奇(Argus Filch):阿格斯·費爾奇是魔法學校的管理員,他經(jīng)常游走在學校的過道與走廊,監(jiān)視學生,企圖抓住那些違反校規(guī)的人。而他的名字(Argus)來源于希臘神話中守衛(wèi)白母牛伊娥的長著一百只眼睛的阿剛斯(Argus)。對于魔法學校學生來說,費爾奇正像長著一百只眼睛窺探他們一舉一動的怪物。
魔法學校的鬼魂分別叫差點沒頭的尼克(Nearly Headless Nick),哭泣的桃金娘(Moaning Myrtle)和皮皮鬼(Peeves the Poltergeist),在這里,作者利用英文拼寫特征,使用頭韻,使這些名字讀起來朗朗上口。
作者在創(chuàng)造新詞時,也使用了不少文字游戲,如小說中一號反派伏地魔的名字為湯姆·馬沃羅·里德爾(Tom Marvolo Riddle),在第二部《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中,這個名字的拼寫解釋了伏地魔(Voldemort)的來源:即將TOM MARVOLO RIDDLE所有字母打亂順序重組,變?yōu)?I AM LORD VOLDMORT。
小說中也有不少利用英語詞匯已有單詞創(chuàng)造新詞的例子,這種情況多發(fā)生在人名中,而人名所使用的單詞的含義通常與人物性格有很大聯(lián)系。
如《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魔法部部長康奈利·福吉(Cornelius Fudge)和《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的女記者麗塔·斯基特(Rita Skeeter)。小說中,福吉(Fudge)為維持魔法世界和平的假象,不惜編造謊言欺騙大眾;而斯基特(Skeeter)是一個為獲取新聞不惜把自己變成一只甲蟲藏在八卦對象身上,竊取信息的人,這兩人的姓氏 Fudge(胡言亂語)和 Skeeter(蚊子)形象反映了人物的性格。
小說中有很多完全由作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無詞源新詞”,如古靈閣(Gringotts),由妖怪開辦的魔法世界的銀行;攝魂怪(dementor),魔法世界監(jiān)獄的看守;麻瓜(muggle),魔法世界以外的人等。
多數(shù)新詞不是憑空出現(xiàn),而是基于存在已久的詞匯進行創(chuàng)造,這些新詞的出現(xiàn)不僅承載著文化、詞義等方面含義,更豐富了語言的內(nèi)涵,使語言“活”起來。
參考文獻:
[1]曹建新.紐馬克新詞翻譯觀評介[J].中國翻譯,1999.
[2]劉明東,蔣學軍.英語新詞及其翻譯[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