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港城二小 左文娟
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優(yōu)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xiàn)語文現(xiàn)代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也是實驗教材極力體現(xiàn)的一種理念,目前被廣泛地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這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針對與時俱進、適時教育、適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代思想與思維、時代個性、健全人格、優(yōu)秀素養(yǎng)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種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的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其有益于學生學習、發(fā)展,有助于素質教育實施,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造就。語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其特點有三:一是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價值觀、文化、美學等方面的內容;二是語文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學習母語有一定的基礎,有語境,有資源;三是漢語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漢字組詞率高、情感色彩豐富,漢語語言簡潔、語法靈活、富有韻律,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和對文章內容的把握。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條件、學習情境,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預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而預習是否主動也影響預習的質量。但一些學生缺乏預習的目的性和自覺性,無視預習,在課堂上疑點重重,學習起來感到吃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合作小組積極參與課前預習,既能收到較好的預習效果,又能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如語文教學中需要的課外知識資料很多,教師在布置預習時經常會叫學生課下查找一些資料,并且每次都可以讓學生比一比,哪個小組查到的又多又好,這樣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去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了不影響學生的熱情,又不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就要求教師在布置預習和查找資料時,要讓學生們把找到的資料進行整理提煉,那樣課上就會有更多時間讓學生發(fā)言了。有時鑒于小學生思考時易出現(xiàn)隨意性的特點,預習前,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材特點設計一些思考題,學生獨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組中交流解決,讓學生比一比,哪個組的學生學得好,誰是小組中表現(xiàn)最棒的人。學生為了表現(xiàn)自己,認真地進行預習。這樣在教學中,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些內容需要學生掌握、鞏固與熟練。如生字生詞、古詩積累、重點篇目的重點段落等,要通過反復練習才能鞏固掌握。這時就可以開展練習形式的小組合作活動。記得筆者教一年級語文時,一次生字教學中,在教學“提”這個字時,筆者只說了“提起來”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可是筆者班上一名學生卻說她的方法比筆者的更具體,筆者立刻請她給大家講講,她說:“我們小組在練習時是這樣記憶這個字的,提起來當然要用手,所以肯定要用提手旁,但把東西放在籃子里,然后提起來。”多精彩的講解呀!筆者當時帶頭為她鼓掌,激起了學生們更高的興趣。
小學語文課程中講讀課文占重要的位置,所選課文是兼思想性、藝術性、人文性、知識性等為一體的經典課文。教學時,教師要積極、靈活、大膽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全面素質與創(chuàng)新精神也得到培養(yǎng)。在注重語言基本功訓練的同時,讓小學生掌握學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執(zhí)教《四個太陽》一課時,教師采用了“凸現(xiàn)鮮明形象,促進學生自悟;落實自主閱讀,促進學生自得”的方法,成功實施了旨在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閱讀課文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占有相當?shù)钠菍χv讀課文的鞏固、補充、延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時主要是讀,即泛讀和精讀,隨機而用。教學時,教師要自覺幫助小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默讀、朗讀、速讀、跳讀等閱讀方法進行重認識性、理解性閱讀(低年級),重評判性、創(chuàng)造性閱讀(中高年級)。教師應注重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應當在學生主動求知的方法和能力習得、主動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等方面做好文章。具體的做法如下:(1)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培養(yǎng)其主體意識,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伙伴型合作關系,以樹立學生學習的自尊、自信、自強、自立、自主的意識,便于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例如,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讓學生充分自學探索,運用積累知識,通過看圖、讀書、提問、小組討論進入理解、消化、吸收的狀態(tài),學生不但讀懂了課文,還學到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2)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教學時,充分給予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個體學習為主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中,使教材貼近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激起其求索熱情,直接感受與吸收課文語言,實現(xiàn)真情體驗、真情交流;遵循天性,遵從差異,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選擇自學方法、自學形式,通過圈點、查寫、操練、簡畫、剪貼、隨筆、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實施自主性學習;教師教學閱讀課文要以活動促發(fā)展,如游戲活動、課堂即興表演、實驗操作、朗讀競賽、小博士答辯、課后學習沙龍、答記者問等形式讓學生興趣盎然,樂學、愛學、會學,事半功倍地完成閱讀課文教學。(3)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應善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要關注學生的異象,重視小學生的反常,異象即標新,反常即創(chuàng)新。采用引導質疑、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意想不到的成功和體驗。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能很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并不是否定其他學習方式,替代其他方式,而是讓合作學習與其他學習方式共同運用,豐富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努力實現(xiàn)我們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