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華
1.學生對武術有一定的興趣,能自覺地習練武術,懂得武術運動對增進健康的作用。
2.90%以上的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武術第一套組合拳動作,能記住所學動作名稱,初步展現(xiàn)武術運動的特點和風格。
3.在游戲與活動中,能與同伴合作,學會相互評價,并能在合作探究中嘗試創(chuàng)新。
4.增強學習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努力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愉悅。
1.情境導入:整裝待發(fā)。
教師播放《少林寺》主題曲:“少林,少林,多少英雄豪杰把你敬仰……”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是什么歌曲?
生:《少林寺》主題曲。
師:對,《少林寺》主題曲——《少林、少林》,同學們有去過少林寺的嗎?
生:沒有(有)。
師:想不想學少林功夫。
生:想。
師:好,老師今天就帶大家去少林寺,學習少林功夫、體驗少林生活,好不好?
生:好!
師:同學們,為了順利到達少林寺,讓我們先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吧。
自然過渡到隊列練習:踏步走、原地三面轉(zhuǎn)法等。
2.情境展開:學藝途中。
師:同學們,去少林寺途中要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因此請同學們隨老師一起模仿徒步行軍途中的各種動作,看誰模仿得最像又有創(chuàng)意。
教師導入音樂,高呼“向少林寺出發(fā)”!學生齊聲高呼“出發(fā)”!以踏步散開成體操隊形。
學生隨音樂節(jié)奏做各種模仿動作,充分做好熱身運動。
教師鼓動:“堅持就是勝利,同學們加油!”待到音樂換成《少林寺》主題曲時,高呼“同學們,看,少林寺就在前面,大家快走”。教師出示掛圖(少林寺山門圖)。
學生做原地跑跳步,歡呼雀躍奔向山門,最后踏步放松。
3.情境體驗:少林學藝。
師:同學們,這就是少林武術的發(fā)祥地——嵩山少林寺,下面我們請出少林寺方丈覺遠大師為我們表演少林功夫,好不好?
學生齊呼“好”并盤坐在地上觀看表演。
師(覺遠大師):(合掌)阿彌陀佛。各位同學,大家遠道而來,辛苦了,貧僧為大家獻上一套“少林八步連環(huán)拳”,獻丑了!
師:天下功夫出少林,但任何高深功夫都必須從基本功練起,下面我們請出“少林四大高僧”來指導同學們學練少林功夫。首先有請“悟空大師”為大家表演。
學生第一組組長表演1~2個武術動作,其他學生鼓掌歡迎。
教師授予“少林高僧稱號”并請出第二位高僧“太空大師”表演(第二小組組長表演)。學生鼓掌歡呼。
接著請第三位(“行空大師”)、第四位(“了空大師”)表演。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組合拳第一套”。
教師指導學生在各自高僧(組長)的帶領下參照墻壁上的少林拳譜和大屏幕上巡回播放的示范動作進行練習。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并示范講解每個動作的攻防含義。
各小組長組織學生自評互評,評出“少林武術之星”,授牌“一、二、三級少林武士”。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打“擂臺”展示學習成果,以各組隊旗為令。
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旗示分組展示學習成果,師生評價。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動作創(chuàng)新及少林絕技練習(提示學生參照影視片、圖譜等)。
教師為每組學生的精彩絕技攝影,學生做出不同的武術動作造型,留住優(yōu)美武姿。
4.情境拓展:少林生活。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少林武術,下面就讓我們再一起去體驗少林寺僧人的生活吧。
教師帶領學生觀看電影《少林寺》片斷,講解“僧人提水”游戲方法要求。
看完片段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布置與“少林僧人提水”相關的游戲場景。
隨后教師播放少林寺主題曲——《牧羊曲》,組織學生游戲,提示動作要領和運動安全注意事項。學生分組游戲。師生共同評價、小結(jié)。
5.情境回味:藝成下山。
教師示范,播放音樂,語言導引。學生隨教師一起做意念放松練習。
師:同學們,一天少林學藝下來,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學生共談學習體會、心得。教師分別對每組學生作出評價。
學生一起大聲慶祝學藝成功并對教師(師父)授藝表示感謝!
師: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自身。希望同學們每天能堅持練習,三年后必成大器。最后,師父(老師)再贈送大家一套少林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
教師表演,學生欣賞鼓掌。
師:好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我們就此別過,希望同學們記住我們的口號:“我愛運動,我很健康!我愛運動,我很聰明!”下山后,勤奮修煉,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少林武術發(fā)揚光大。同學們下山去吧!
師生相互擊掌,互道再見!
主題式情境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將大有作為,但教師必須精心設計,運用得當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反之也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因此,我們在設計和運用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情境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為了達成學習目標,所以情境的設置要切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做到合情合理,不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
其次,設計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生活實際,使學生弄得懂、想得到、學得會,激發(fā)興趣,啟迪智慧。
第三,要體現(xiàn)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情境要貫穿全課,給人一個整體的感覺,萬不可小片斷、多故事,以免造成課堂內(nèi)容的混亂。
第四,要突出情境教學的教育性,并體現(xiàn)“簡單易行、高效、安全”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