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懿睿
摘 要:王國維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有名的作家,也是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在王國維先生的作品中,他對古文字、西北史地、蒙古史料、中國戲曲史以及詞學等方面研究頗多,有關美學的作品比較少。但是這僅有的少部分文章卻開創(chuàng)了近代美學史上的新篇章。本文對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的美學思想實行了研究。
關鍵詞:王國維 《人間詞話》 美學思想 研究
引言
作為美學體系中的經(jīng)典之作,《人間詞話》將中國美學和詩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先生不但構建了以“境界”為中心的鑒賞詩詞準則,還提議了“大詞人”、“真感情”等諸多擁有特殊意義的觀念、界限,更深層次地體現(xiàn)了王國維先生內(nèi)心深處的人生美學追求??梢赃@么說,王國維先生對我國現(xiàn)代美學與藝術精神的進步帶來了積極的影響。[1]
一、王國維美學思想的形成
王國維先生的美學思想不僅承襲了我國古代美學和文藝理論的精華之處,更汲取了西方美學和文藝理論的部分看法,其美學思想是完美的中西結合。王國維先生全面地研究過西方哲學和美學歷史,并用心學習過西方學者叔本華與康德的美學思想。所以,他在文章中,數(shù)次引用尼采與叔本華的相關語錄,這在當時的詞話中是獨一無二的。王國維先生的哲學思想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從主觀唯心主義轉變?yōu)槲ㄎ镏髁x??偟膩碚f,王國維先生的哲學思想進步歷經(jīng)三個階段。[2]
第一階段,王國維先生全面地學習過西方哲學史,且用心地研究過叔本華、康德、洛克、休漠等學者的作品,尤其贊賞叔本華的哲學觀點,他覺得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觀點是打破常規(guī)、標新立異的進步思想。但是,他意識到叔本華的哲學觀點是“半出于其主觀的氣質(zhì)而無關于客觀的知識”,即叔本華所推崇的哲學理論是主觀唯心主義,而不是客觀的唯物主義。在萬般不舍和糾結的情況下,他停止了對哲學的研討。[3]
第二階段,王國維先生在備受叔本華哲學思想的影響下,完成了詩詞寫作,在其相關作品中,運用了諸多以詩詞、詞話為主的中國古典美學和文藝理論文章,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觀點的精粹。他竭力將西方美學和我國美學思想融合在一起,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從而掀開了美學新篇章?!端卧獞蚯肌泛汀度碎g詞話》均在此階段完成。他的文章中涉及境界說、詩人修養(yǎng)論及文學發(fā)展觀等觀點。由此可見,他還并未完全擺脫叔本華美學思想的影響。但是王國維先生在美學中所極力推崇的審美本質(zhì)上還是追求自然與真。
第三階段,王國維先生傳承并弘揚了乾嘉學派的精華,融合近代科學的治學技巧,憑借踏踏實實、謹慎周到的治學作風,在史學的研討中頗有成就。在此階段,王國維先生雖然未完成一部美學和文學作品,但是在他諸多的史學著作中,卻涉及了對文學和美學的觀點,并且已完全擺脫了叔本華哲學思想的影響。此時,王國維先生的思想已轉變?yōu)榭陀^的唯物主義思想。[4]
二、《人間詞話》中的美學境界探究
《人間詞話》從詞的境界為出發(fā)點,研究境界在詞中的積極意義,并不斷的發(fā)揚光大,具體來說是境界在全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對此,他認為情景融合可分為三種形式。[5]
第一,融情于景。《人間詞話》中提到:“有造境、有寫境、……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定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贝笾律蟻碚f,作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經(jīng)常會將自己的主觀想法注入被體現(xiàn)的事物,達到“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效果。所以他提出:“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這里是指作者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需要有感而發(fā),飽含情感。有情,才會對所接觸到的萬事萬物引起情感上的共識;有情,才不會避實就虛而失了含蓄,進而使所見所聞都飽含作者的個人情感。
第二,即景生情。在《人間詞話》中,境界可分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薄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薄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假如第一種歸為融情于景,那么第二種就是即景生情。王國維先生指出,在審美靜觀中,通??腕w會散發(fā)出巨大的魅力,進而引起主體的情感起伏,力求與物達到共鳴。俗話說“臨淵思魚,登高北呼”,這就是王國維先生“觀物”境界所引發(fā)的情景相融。即景生情,通過景觸發(fā)情,這就是靜觀審美的第二種境界。
第三,情景交融。王國維先生指出,美好的境界需要情、景相互影響,并不是單單融情于景或即景生情。一直融情于景就只是“觀我”的主觀情感,客體事物并未產(chǎn)生作用,就無法將情融入景中,而創(chuàng)作也不能達到“以意勝”的效果;一直即景生情,就只“觀物”,主觀感情并未發(fā)生積極影響,也無法情景交融,其作品也不會“以意勝”。所以,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先生提醒作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力求既“觀我”又“觀物”,情景往而復來、循序漸進,進而使主客體交織纏繞,達到“意與境渾”的境界。這也是他所提倡的“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的藝術美,也是他追求境界美的最高層次。
結語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先生汲取中國美學精粹,運用我國古代詩話詞話的評價方式。其評價的對象是中國文學中的形式,雖然他采用的諸多理論從外在看是我國的,但是其學術的核心卻是國外的。此外,王國維先生的思想理論創(chuàng)造性十足,巧妙地將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結合在一起,可以算是美學中西結合的先驅(qū)。然而,王國維先生美學并沒有整合中國傳統(tǒng)美學,并極力地脫離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志在走向西方文化,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王國維.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M].商務印書管.2001.
[3]陳鴻祥.王國維[M].全傳人民出版社.2007.
[4]王蓓.清愁一種-對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的現(xiàn)象學閱讀[J].名作欣賞.1999(3).
[5]徐麗麗.淺析宋詞引詩句入詞與“點鐵成金”之異曲同工[J].文教資料.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