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玲 巖吉龍
【關鍵詞】 幼兒;傾聽;成長;耐心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3—0058—01
一、學會蹲下來傾聽幼兒的心聲
幼兒越小越愿意傾訴,作為啟蒙教師應充滿耐心與興趣地傾聽。從幼兒的角度來講,幼兒傾訴的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由環(huán)境和氣氛來培養(yǎng)。如何讓幼兒想說敢說,需要老師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蹲下來和幼兒說話,當教師能以平等的心態(tài)傾聽幼兒訴說的時候,那么,幼兒就會從老師這里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溝通就會變得順暢。
首先,教師要做出聽的姿勢,給幼兒說話的勇氣。在幼兒園里,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交往不僅發(fā)生在教學活動中、游戲活動中,而且還發(fā)生在吃飯、睡覺、穿衣、盥洗等時候。老師要學會用“眼睛”聽,要睜大眼睛看著幼兒說話,用眼神告訴幼兒在認真傾聽,讓幼兒知道老師是尊重他的,增加幼兒說話的勇氣。所以,在幼兒面前與其做個高明的說者,還不如做個高明的聽者。
其次,老師要表現(xiàn)出聽的興趣,讓幼兒把話說完。我們都知道,說話中最掃興的是聽到對方說:“我早知道了。”因此,老師在請幼兒編故事、講故事時,如果注意引導幼兒說:“后來怎么樣了?”“請把話說完?!边@樣,在老師的鼓勵下,幼兒就會表現(xiàn)得十分出色,他就會感到自己語言的魅力,樹立起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信心。如果當幼兒跟你說話時,他才說了兩句老師就不耐煩地說:“老師知道了,就你事情多,坐到一邊去?!毕胂胗變簳X得多掃興,誰還愿意在老師面前把話說完?誰還有勇氣在老師面前講話?作為幼兒教師,不光擔負著教育幼兒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幼兒,尊重人格,增進師幼之間的關系,激勵幼兒把想說的話說完。當你成為一位非常好的聽者時,你就成了一位高明的說者。
二、與幼兒共同成長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點的指出無疑告訴我們:在與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地進行角色的轉(zhuǎn)換。我認為教師的角色轉(zhuǎn)換應存在于與幼兒交往的每一個瞬間,從而使積極大膽、活潑開朗這些良好的品質(zhì)在幼兒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fā)芽。比如在主題活動《相親相愛》背景下開展的區(qū)域活動,在建構區(qū)幼兒用積木拼搭“我的家”,我提供了數(shù)量充足的木制積木,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拼搭屬于自己的房子。軒軒與貝貝搬著自己的小椅子,很興奮地來到桌子邊,軒軒用小手伸進積木箱選擇了正方形的積木,拿了好多堆在了自己的面前;貝貝拿了各種形狀的積木,有三角形、正方形、圓柱形等;軒軒將所有正方形的積木疊羅漢似地疊在了一起,小嘴巴里大喊:“看,我的房子,灰太狼來了也不怕?!边@一喊吸引了很多的小朋友,貝貝指著自己的房子說:“看,我的有門可以進來,軒軒你沒有?!避庈幍拖骂^,左看看,右看看,確實沒有,一下子就推到了剛搭好的房子——重新開工,軒軒先在兩邊放上一樣高的積木,接著一層層地往上搭。這兩位小朋友的表現(xiàn),贏得了同伴的掌聲。我覺得作為老師的我,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我想讓幼兒搭出屬于自己的房子,并且能講出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房子。圍觀的幼兒越來越多,小雨走到我的身邊說:“老師,桌子太小了,不夠搭。”“那我們一起把桌子拼起來吧。”四張桌子拼在一起,空間變大了,幼兒膽子也變大了,思維也變活躍了,一幢幢富有創(chuàng)意的房子,一件件成功的作品,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所以,教師要盡量滿足幼兒的需要,從多方面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時機,讓每位幼兒都能主動地表現(xiàn)。
三、對待幼兒要有耐心
“傾聽花開的聲音,走進幼兒的童心?!笔亲鳛橐幻痪€幼兒教師必修的功課。引導幼兒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生活環(huán)境,爭取讓每一個幼兒信任我們、真心地與我們做朋友,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要做到這些,我們就必須懂得耐心傾聽幼兒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走進他們的生活,與他們一起成長。比如,我上美術課《小金魚》時,當我問到:“你們想一想什么會在水里游?”我的話還沒說完一個小朋友馬上說:“老師,我知道是人在水里游?!焙茱@然他答錯了,但我不能直接說他錯了,我還是鼓勵他“再想一想,再說一次,”我用足夠的耐心引導幼兒多想多說,不打斷、制止幼兒的話語,并且靜靜地、認真地看著他,聽他說,讓他感受到我的眼神在默默地鼓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