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英
【關鍵詞】 家校溝通;家庭狀況;以誠相待;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3—0023—01
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極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fā),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正確處理與家長的關系,提升家庭教育質量的問題,從而形成和諧的家校關系,為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一、 全面了解學生家庭狀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孩子在什么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就會有什么樣的性格。因此,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父母職業(yè)、文化程度是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前提,有助于和家長溝通時對癥下藥。只要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我們就有溝通的機會和希望,所以在家長會上我常跟家長說:“孩子是你們的未來,是你們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我們奮斗一輩子,其實就是為了孩子,在校我會盡心盡力教育好孩子,在家也請你們盡力而為,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視孩子的成長。”
二、尊重家長,以誠相待
“如果你想得到一個人的認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傷害一個人,使你們的關系中止就責罵他的孩子吧?!边@一句直白的話揭示了尊重家長、換位思考、以誠相待是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重要原則。對待學生家長要像對待同事、朋友一樣平等友好。和家長談話,要注意禮節(jié),不發(fā)火,有包容心,要以平常心對待學生的冒失和錯誤。與家長溝通,講究一個“誠”字。學生犯了錯誤,需要和家長溝通,要和家長站在平等的地位,共同分析原因,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經常與家長交流,征求意見,做家長的知心朋友??梢耘c家長談班級管理,請家長提出意見和建議,談學生本人的身體、智力、學習成績、興趣與愛好等,以便實施有的放矢的教育。學生本人或家庭出現什么矛盾對學生構成影響時,我們應及時進行個別交流,幫助解決問題,用自己的言行和尊重感召每位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管理。
三、評論學生要客觀如實
教師要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每個學生,使家長聽后覺得這是教師的肺腑之言,感到學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與家長的愿望相一致的,從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學生。我們在向家長介紹學生情況時,不可漫不經心或是毫無根據對其子女做出能力和行為的評價。因為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假如在家長會過多地列舉學生不好的方面,會嚴重挫傷家長的自尊心,造成一種“無藥可救”的印象。這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還是一種不合理、不負責任的做法。最差的學生也有他的閃光之處,和家長談話時應把握好溝通步驟的順序,“哪壺先開提哪壺”,先說說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給家長一種感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提一些建議,這樣,家長才會歡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議,愉快地與班主任合作,對孩子的優(yōu)缺點也能正確認識、正確對待,使班主任更好地開展工作。
四、交流溝通要講究藝術
1.變“說”為“看”。以前有家長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一般我們回答是不錯,有進步,如成績提高了,習慣變好了,書寫快了,質量高了等諸如此類的話。家長聽了,表面上是滿意了,可心里難免嘀咕:到底是真的有進步了,還是老師的托詞。為了增加教師說話的可信度,讓家長徹底放心,我們不妨變說為看,在家長來訪時,準備好學生的資料,如讓家長看看孩子的作業(yè),看看孩子的測試卷,家長開放日來校親臨孩子一日常規(guī)活動等,讓家長親眼看看自己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這些真憑實據要比教師“一面之詞”的可信度高得多。
2.變“被動”為“主動”。以往,無論是教師請家長來,還是家長主動來訪,教師都處于被動位置。教師請家長到學校來,肯定是有某種原因,或是學生作業(yè)未完成,或是學生犯了錯等,這時候請家長來,教師顯得很被動,往往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教師和家長很難溝通。要想改變這一尷尬的局面,教師應變被動為主動,平時多與家長聯系、溝通,如接新班時先進行普遍的家訪,了解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教育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平時經常通過家訪、電話聯系、QQ群、微信平臺定期舉行家長座談會等方式與家長保持聯系,互通情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與家長交流、溝通次數多了,處理有些問題相對就容易多了,而不能等出了問題才想起請家長。
3.變“訓”為“導”。有些家長怕丟臉從不到學校來,這恐怕跟我們的方法有很大的關系,家長來了后,教師當著家長的面訓斥學生,弄得家長臉上不光彩,下不了臺,于是就變成老師訓家長、家長訓學生,有時說急了,惱怒的家長還會當老師的面賞孩子耳光。有的教師不僅訓斥學生,還訓斥家長,這樣,家長以后再也不愿到學校來,因為來了每次都弄得面紅耳赤,憋著一肚子氣回去。這時,如果改變一下方式,以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家長,變訓斥、抱怨為引導,如教給家長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導家長怎樣教育孩子,引導家長看一些成功教育孩子的書籍等,家長也就樂意接受,自然會與老師主動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