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婀璟
“首屆全國作文教學名家暨部編版教材作文教學觀摩會”于2017年11月25日至26日在華中師范大學桂苑賓館舉行,這次研討會由少兒作文研究中心主辦,《文學教育》雜志社協辦,武漢妙趣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承辦。大會共收到來自湖北、廣東、河南等地區(qū)30多個單位105篇論文,近200名老師代表參會。開幕式由少兒作文研究中心秘書長、妙趣作文教學總監(jiān)王紅主持,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楊再隋、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先霈、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曉蘇、武漢國際楚才作文競賽評審總監(jiān)向必穎、少兒作文研究中心主任、“妙趣情智作文”品牌創(chuàng)始人何海燕分別講話。
大會期間,來自全國語文界的著名專家、學者就小學作文教學新思路、新舉措進行深度交流與前沿性研討,以新教材、新思維、新平臺來推動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加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大會中諸位著名專家從新形勢下作文教學與研究所面臨的問題入手,深入淺出地進行剖析,提出解決問題具體有效的措施。
華中師范大學楊再隋教授做了“新課標下的作文走向”主題講座。楊再隋教授認為語言和思維密不可分,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又必須借助語言,因此語言水平常常是思維高度水平的標志,語言的準確反映思維的嚴密性,語言的暢達反映思維的流暢性,語言的機智反映思維的靈活性。語言的過程就是明確思維目的,梳理思維的過程,也是增長智慧的過程,這是語言的一致功能,審美功能,交際功能等。當代作家作品不僅用文學藝術來教育現代的人,也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這就是語言教學,作文的教學。楊再隋教授強調現在要把作文和做人結合起來,當前社會,作文教學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作文應該是從孩子心理流出來的最純潔、最清亮、最干凈的泉水,現在卻被成人的思想污染。楊再隋教授從“失真、失語、失趣、失我”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目前小學生作文所面臨的問題,同時指出作文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所以要重視集團作戰(zhàn),綜合訓練,要把作文擴大到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針對目前小學生作文的問題,楊再隋教授提出了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作文教學不僅要研究作文本身,更要研究兒童;不但要重敘事清楚,更要重積累;重方法技巧,更要重視觀察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提高。作文教學里面,楊再隋教授不主張模式,過分依靠方法技巧容易禁錮思想,模式容易消解學生獨特的創(chuàng)新,把思想關進了籠子里,從而折斷了學生飛翔的翅膀,寫不出有個性的文章。要能寫出有個性的文章就要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要讓兒童反映他們自己的生活,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觀察生活,從而表達生活。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文教授曉蘇作了題為《寫有意思的作文》的學術講座。曉蘇教授提出寫有意思的作文,有意思即有情懷、有趣味、有美感。曉蘇教授從選材、立意、表達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寫出有意思的作文。他強調,選材要生活化,立意要人性化,表達要細節(jié)化。寫出有意思的作文要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中選擇材料,關注日常生活的同時也要讓學生關注背面生活和世俗生活。背面生活容易被大家忽略,但背面生活往往是讀者陌生的。世俗生活往往被認為格調不高,但世俗生活就是人們所經歷的喜怒哀樂。作文應該全面、立體、真實地看待生活,而寫背面生活、世俗生活恰恰能顯出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要寫出有意思的作文,立意要人性化,要符合人心、人情、人性。人性是發(fā)展的、流動的,避免類型化人物,將真善美與假丑惡相融合,寫出人性的復雜性。表達的細節(jié)化就是用細節(jié)說話,細節(jié)的反復出現,細節(jié)的開放描寫,細節(jié)的矛盾展示,能增強感染力,增添文章的意思。
妙趣作文教學總監(jiān)、湖北省名師王紅老師針對孩子習作中手不對心這一問題進行主題為《不忘初心》的講座。王紅老師從作文教學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沖突;社會性和個體性的沖突;求異性和安全性的沖突這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如今孩子心中所想無法宣之于口,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初心這一個普遍問題。在這三大沖突下,作文已不再是情感的出口,更多的是考試下不得不完成的任務,面對這樣的困境,王紅老師提出了該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初心的辦法:當人文性展現的是陰暗面的時候,用工具性加以保護,也就是藝術加工。多展現生活的原型給孩子,讓孩子多去接觸生活,感悟生活。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在安全性的基礎上,幫助孩子尋找一個點加深拓寬,同中求異,既保險,又不會讓人覺得千篇一律。
大會期間,來自全國的作文名師與當地骨干教師同臺獻藝,演繹了五節(jié)不同主題、風格迥異的作文課。兩天時間里分別有福建省青年名師、作家何捷演繹的教材作文《寫喜歡的動物》,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市名師董尚元展示的《甲方乙方》,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優(yōu)秀青年老師鄭瑋呈現了一節(jié)新穎的課本作文《舌尖上的生活》,湖南長沙師范附小的優(yōu)秀老師方耀華演示了觀察作文《花生趣味多》,妙趣作文優(yōu)秀老師袁靜展現的繪本作文《這樣也不錯》。課后楊再隋教授精彩點評,真正實現母語教學法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創(chuàng)新。
課后,董尚元老師與何捷老師就新課標的作文教學經驗與參會老師進行交流。董尚元老師從“立言”到“立人”的角度,闡述了作文教學的“初心”。他在《“立言”到“立人”核心素養(yǎng)下的變革》主題報告中指出要讓習作鏈接孩子的生活與成長,讓寫作甜蜜我們的生活。通過作文給孩子提供成長的正能量,解決成長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創(chuàng)新走進習作教學。核心素養(yǎng)觀照下的寫作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善于發(fā)現、敏于思考、富裕情感、精于表達的人。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漢語、熱愛寫作的興趣、自信和能力,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健康成長,自由延展,成為有思想、有創(chuàng)造、有情趣的社會人才。
何捷在報告《百分百能教會寫》中指出寫作是自我表達,是與人的一種交流,要達成一定的功能。這也就是內心獨白式寫作,與人交往寫作和功能性寫作。因此,真實情境感的寫作任務,寫作一定要有交流的對象,有明晰的交流目的,過程要可操作,老師全程陪伴,教學要有互動,將教與寫相融合,老師教難處,學生就要攻克難處;老師教在構思,學生就要學會構思;老師教操作,學生就要會操作。
閉幕式上,少兒作文研究中心主任、“妙趣情智作文”品牌創(chuàng)始人何海燕總結發(fā)言,并宣布少兒作文研究中心的成立,由兒童文學暢銷書作家鄒超穎揭牌。何海燕主任在總結發(fā)言中說道,寫作屬于人類的高層次精神活動,是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交融。寫作者通過文字體現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在寫作中不斷發(fā)現自己,發(fā)現世界。少兒作文研究中心將聯合全國知名高校、知名中小學校、社會語文研究機構,集聚全國各地作文名師,定期進行全國作文教學深度交流和前沿性研討,以寫作為支點,培養(yǎng)一個個有情趣、會發(fā)現、肯思考、能表達的少年,培養(yǎng)一個個渴望傾訴而又善解人意的少年,使他們在寫作中健全人格、強大內心。
(作者單位:少兒作文研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