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瑾:在地鐵上尋找故土

    2018-01-25 18:39:37吳永強
    齊魯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李村故土齊魯

    吳永強

    近日,身處北京的山東籍作家李瑾出版了小說集《地衣——李村尋人啟事》和詩集《人間帖》。李瑾,出身鄉(xiāng)土,有著濃重的故土情懷;學識淵博,古典與現(xiàn)代思想雜糅;才思敏捷,其詩其文,貫通古今,融匯東西。以上兩本書和讀書筆記《紙別裁》,展示了漢語表達的幾種可能性。

    “我現(xiàn)在的所有經(jīng)歷都與那個小村落所呈現(xiàn)的分裂和彌合密不可分”

    北京,石景山和西單之間,連通家與單位的地鐵上,一個山東人陷入了古典式的沉思。

    每天往返三個小時,李瑾身處擁擠的地鐵,用手機敲出了54篇小說組成的《地衣——李村尋人啟事》和26萬字的讀書筆記《紙別裁》。尤其是前者,受到賈平凹、李敬澤、蘇童、馮唐等大家的高度評價,被《人民文學》《上海文學》等刊物刊登。人山人海中,他用碎片化的時間,“處于擁擠的‘地下,觀察浮世”。

    在北京的地鐵上,他回到沂河邊的故土——李村。

    這是沂蒙山區(qū)的一個普通村莊,西距沂河兩公里,有2000口人。村中最大的十字路口東南角有一處老宅(李瑾出生在這里),東北角有一根電線桿?!半娋€桿下,便是大家伙兒歇腳、乘涼、聊天特別是拉短長、論是非的場所。這個場所,是李村的春秋戰(zhàn)國和史記漢書,一些人去了,一些人又填上了,像地衣,在雨前雨后循環(huán)往復而生生不息?!?/p>

    沒有人會想到,那些遙遠的是非往事,會被他們中長大的一個孩子記錄下來。

    在書的后記中,李瑾說:“他們不是偉大或卑鄙的一群而是卑微的,和地衣一樣,被生育他們的大地吞噬但又不可能再回來,甚至他們的存在很快消失在親人的記憶里,僅僅成為一抔可以忽略的黃土堆,直到被歲月抹平。……我不記錄,他們將永遠消失,盡管這種努力徒勞,卻也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試圖。”

    《齊魯周刊》:如何理解你身上的鄉(xiāng)土性?

    李瑾:我首先是一個農(nóng)民的孩子,2000年碩士畢業(yè),我還牽著黃牛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放牧。蒙山沂水給予我的最重要的東西便是“牽掛”,走到哪里,都無法忘記煎餅、饅頭、地瓜和犁、鐵锨、镢頭在我生命中的意義。

    現(xiàn)在,我首先是一個游子,游子的情感世界一方面與個人的、家庭的親情彼此牽連,另一方面又擴大到對整個鄉(xiāng)土世界的民生關懷——這種關懷不可能具有實質性意義,更多的是精神性和意向性的。在現(xiàn)代性面前,我一直不太認同城市和農(nóng)村、古典和現(xiàn)代的對立。城市和鄉(xiāng)土、古典和現(xiàn)代都只是符號,在游子面前,城市也是鄉(xiāng)土的,古典也是現(xiàn)代的。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曾提出過作者和隱含作者的概念,即隱含作者是忠于作者的,是作者價值的忠實體現(xiàn)者。借用這個理論,現(xiàn)實的我是城市的,文本中的我是鄉(xiāng)土的,文本中的我一直在提醒我的個人身份,亦即我現(xiàn)在的所有經(jīng)歷都與那個小村落目前所呈現(xiàn)的分裂和彌合密不可分。

    《齊魯周刊》:《地衣》為什么采用記錄的方式?

    李瑾:2017年“十一”返鄉(xiāng),和老少爺們把酒聊天,我并不是很快樂。通過他們的口,我知道《地衣》中書寫的人物又少了幾個。他們說得云淡風輕,我卻十分沉重。生活在農(nóng)村中的人已見多了悲歡離合,他們的豁達不是麻木,而是源于生活給他們造成了太多的壓抑和傷害,甚至這種傷害已成為日常和習慣。我寫這本書的出發(fā)點就是把這些被生活忽略、遺棄的人打撈出來。

    《齊魯周刊》:放在文學的譜系中,《地衣》有何借鑒?

    李瑾:我愛人喜歡看孫犁和汪曾祺的小說,這點令我非常驚訝,她在國外生活了七年,又是一個在城市長大的人,怎么會有這種情結?她的回答是,這兩位大家的語言簡單,有味,并建議我寫寫熟悉的村里人。如果說有所借鑒,我得承認趙樹理的“山藥蛋”風格、孫犁和汪曾祺詩性語言對我影響很大。此外,老舍幽默的地方我也參考了不少,只是風格迥異。寫得差不多了,不經(jīng)意間讀到V.S·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和蘇童的《黃雀記》,我才發(fā)現(xiàn),我們所記錄的都是一條大街上的社會性故事。

    《齊魯周刊》:如何評價劉玉堂、趙德發(fā)等前輩作家對同一地域的書寫?

    李瑾:劉玉堂和趙德發(fā)是大家,是我們省、我們老家的驕傲,他們的作品我?guī)缀醵伎催^,巧合的是,兩位前輩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立足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從生存轉向信仰,從大地轉向天空,用一支筆賦予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以沉重、厚重和凝重感。趙德發(fā)有一句話我頗為認同,他說:“我們一邊深情回望,一邊隨波逐流。這是我們的尷尬,也是我們的宿命?!辈煌氖?,對同一地區(qū)的描寫,他們是創(chuàng)作,我是反映;他們是提煉,我是記錄。

    《齊魯周刊》:鄉(xiāng)土文學似乎越來越游離于這個時代,有種后繼乏人的感覺。你所堅持的,有何新的追求?

    李瑾:“農(nóng)民的終結”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現(xiàn)代性主宰了一切,如果借用黃仁宇的“放寬歷史的視界”,鄉(xiāng)土文學的衰落其實和唐詩宋詞淡出歷史舞臺一樣有一種必然。最終鄉(xiāng)土會成為一種童話,而且,城市一定會成為新的鄉(xiāng)土。盡管如此,我還是要補充一句話,作者的任務是書寫熟悉的,而不是其他。

    故土、古典和自我:現(xiàn)代性背景下的緊張、焦慮和糾葛

    對很多作家而言,小說是一張面孔,詩歌是一雙眼睛。

    李瑾說,現(xiàn)存最早的古詩即《吳越春秋》的“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同時也是一篇“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短篇小說。一次,他和朋友聊天,吉狄馬加、蘇童、歐陽江河、李少君幾位大家都承認,詩人更容易實現(xiàn)向小說家的轉向。

    《人間帖》是李瑾的第二本詩集,之前他還出版過一本超過900頁的《孤島》,借助古典著作對詩歌內容進行結構和建構?!度碎g帖》則少了實驗的成分,書中大都是對日常、故土的書寫,更接近一個人在現(xiàn)實中的觸摸式體驗。

    小說家本質是詩人。

    《齊魯周刊》:自我、故土和古典,三者如何在你的詩歌中找到各自的居所?

    李瑾:故土和古典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直存在的顯性概念。不說屈原和陶潛,單單李太白的“明月”和辛稼軒的“用典”就是自我在故土和古典面前的一種傷懷式的投射。不過,故土、古典和自我呈現(xiàn)出來的緊張、焦慮和糾葛,從來沒有現(xiàn)代這么張揚過。

    故土和古典的意義是現(xiàn)代性賦予的,透過摩天大樓和高速公路,我們面對故土和古典時不再只是贊美和抒情,而是以此為參照反思我們的生存和生活。這樣,自我不僅僅是城市和現(xiàn)代的產(chǎn)物,也是故土和古典的“遺腹子”。一段時間,我很驚訝,我借助古典和故土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拒絕閱讀的成分,但卻被《人民文學》《詩歌月刊》和《延河》等刊物挑出來發(fā)表。我知道這不是詩歌的水準有多好,而是很有可能古典或故土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擊中了每個人的“自我”。

    《齊魯周刊》:讀書筆記《紙別裁》,闡述了你的閱讀世界和觀點。閱讀會把你的寫作帶向何方?

    李瑾:作家兩個任務,一個是創(chuàng)作,比這個重要的是另一個,即閱讀,閱讀包括讀書本和讀社會?!都垊e裁》是我2016年的地鐵讀書筆記,這種讀法和寫法在出版界尚屬先例。我讀書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讀書一方面能夠讓個體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保持自我,另一方面能夠向內不停地開掘自己。通過讀書,可以探索“我是誰”“為什么是我”這樣的哲學命題。在這個意義上,讀書是為了把自己從蕓蕓眾生中突出和辨認出來,如果不用文字對自己進行清洗,個人始終是渾濁的、漂浮的,更不用說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反芻”,反哺讀者。讀不讀是自由的,讀什么是自由的,怎么讀是自由的。覺得快樂就是自由,就是目的,就是超越。當然,不要把讀書看得過于清高,讀書“不過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或方式、一種興趣、一種自以為是的快樂和遠方”。

    猜你喜歡
    李村故土齊魯
    久旱的日子
    金山(2023年10期)2023-12-11 04:34:10
    齊魯聲音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林尊文:我的齊魯之緣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0
    齊魯聲音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6
    動動腦,永不老
    故土情
    逐夢路上奮楫行
    ——潞安集團李村煤礦建設集約高效現(xiàn)代化礦井綜述
    人間故土
    散文詩(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30
    齊魯書社
    全國新書目(2014年7期)2014-09-19 18:17:09
    踏遍千山萬水 依舊寄情故土
    西乌| 广宁县| 奈曼旗| 闽侯县| 通渭县| 凤阳县| 怀宁县| 拉萨市| 涪陵区| 黔东| 会昌县| 明星| 巴青县| 中西区| 梁山县| 唐海县| 柘城县| 三都| 安溪县| 绥中县| 韶山市| 松阳县| 观塘区| 阿城市| 双牌县| 攀枝花市| 怀集县| 长岭县| 宁蒗| 辽中县| 梨树县| 顺昌县| 绍兴县| 榆社县| 海门市| 云霄县| 长泰县| 黄梅县| 麦盖提县| 惠东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