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倩
(懷化職業(yè)學院,湖南 懷化 417000)
在高校的擴招下,學生成長發(fā)展所承受的來自學習、就業(yè)、情感、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增大。高職院校發(fā)展起步較晚,在學生培養(yǎng)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高職學生中有心理問題的人數(shù)逐漸增加,心理問題的存在嚴重限制了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朋輩心理輔導能夠幫助高職院校學生解決個人成長的心理問題,從而促進其健康成長。為此,文章結合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實際情況,就怎樣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朋輩心理輔導進行策略分析。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年齡相當者對周圍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和朋友給予心理開導、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心理輔導功能的幫助。高職院校的朋輩心理輔導是指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實現(xiàn)其自我成長為工作重心,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傳遞和輔導作為大學生朋輩輔導工作重要內容的心理輔導活動。
第一,親情性和友誼性。朋輩心理輔導一般發(fā)生在親人、熟人和朋友之間,不發(fā)生在陌生人之間。第二,自發(fā)性和義務性。朋輩心理輔導行為是一種利他行為,是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自愿行為,不存在物質報酬問題。第三,簡便性和直接干預性。在朋輩心理輔導中,輔導者與被輔導者相近的價值觀念、經驗、生活方式使得朋輩心理輔導對于社會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問題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朋輩心理輔導可以理解為非專業(yè)心理工作者作為幫助者在從事一種類似于心理輔導的幫助活動,因此,朋輩心理輔導的主要工作重心是思想溝通,而非心理分析。
根據(jù)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動有趣的活動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動中獲取正確的心理認識。常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式包含心理劇、心理沙龍、團體輔導、心理互助活動等。
首先,選拔朋輩心理輔導員。充分利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動中使用到的SCL-90、卡特爾16種問卷調查工具,結合對測試結果的分析,在高職院校內部招募具有朋輩心理輔導意愿的學生,在自愿的前提下安排有意向的學生面試。其次,完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網絡,建立院級心理咨詢中心、系部心理輔導站、班級心理委員、寢室信息員、朋輩心理輔導員五級心理健康工作網絡,打造大學生心理援助體系。再次,對選拔上來的學生開展系統(tǒng)網絡培訓,具體培訓內容包含心理素質訓練、電話接聽技巧培訓、心理輔導理論學習和心理輔導應用實踐。最后,由學院心理咨詢中心負責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督導,主要針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業(yè)務學習、實踐操作等開展及時性、集中性的一對一式指導監(jiān)督,為高職院校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予以及時的指導。
朋輩心理輔導員本身也是學生,和其他學生身份地位、情感體驗相同,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學業(yè)困惑、情感挫折、就業(yè)壓力、人際交往敏感等問題,為此,高職院校需給朋輩心理輔導員們提供與同年級同學間的橫向交流平臺;同時,高職院校還需要以問題為基本導向,構建學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平臺,即由高年級的高職學生向低年級的高職學生解答成長疑惑,幫助他們盡早的適應大學生活,做好科學合理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第一,減少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流失。高職院校學制是三年,其中還有一年半的時間是實習時間,培養(yǎng)一名合格的心理輔導人員大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在學生實習、畢業(yè)工作來臨的時候,學生往往不具備參與朋輩心理輔導培訓的時間,由此影響了其向低年級學生開展心理輔導的有效性。為此,高職院校需要每半年培養(yǎng)一批次的心理輔導人員,避免出現(xiàn)因為工作帶來的朋輩心理輔導人員流失問題。第二,加強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朋輩心理輔導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職業(yè)紀律的束縛,因而在角色互動交流中無法把握心理輔導工作的度,為此,需要加強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第三,加強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學專業(yè)訓練,高職學生本身的文化素質不夠,且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狀態(tài)直接影響服務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要想讓朋輩心理輔導有效進行,必須經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培訓。
綜上所述,朋輩心理輔導是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品質的重要模式,通過有效的朋輩心理輔導能夠讓高職院校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教育自己,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減少心理障礙的出現(xiàn),提升個人心理素質,由此需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