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萍
(曲阜師范大學,山東 日照 276826)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庭的穩(wěn)定與社會和諧息息相關。我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得愛情婚姻觀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家庭問題隨著產生。我國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尤為重要,因此家庭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過厘清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于婚姻、愛情、家庭觀的闡釋,聯(lián)系當代婚戀中的問題,分析馬克思主義婚戀觀對于解決當代婚戀問題的意義,為建設和諧家庭、和諧社會提供參考。
馬克思主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這里的馬克思主義婚戀觀指的是廣義的馬克思主義,即不僅是馬克思本人闡發(fā)的婚戀觀,還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于愛情觀、婚姻觀和家庭觀的闡釋。
1.愛情是雙向的相互的愛
愛情是互相的,單向的愛不能稱為愛情,馬克思主義者做了全面論述。列寧在《關于崩得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的地位問題》的發(fā)言中說:“愛情是不可強求的”。這就說明真正的愛情是相互的,是不能夠強求的。恩格斯也有如下言論:“現(xiàn)代的性愛,同單純的性欲、同古代的愛,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愛者的互愛為前提的……列寧的“不可強求”以及恩格斯的“互愛”,共同表達的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是雙向的。
2.愛情是堅定忠誠的
在資產階級宣揚的理論中,有一種所謂的“杯水主義”,即滿足性愛和欲求如同喝水一般平常,這體現(xiàn)了愛情的隨意性。很明顯,所謂的“戀愛自由”會導致人們對愛情的不忠,朝三暮四,朝秦暮楚。馬克思主義者對所謂的“杯水主義”做了批判。列寧尖銳地指出:“我認為這個出名的杯水主義完全是非馬克思主義的,并且是反社會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支持禁欲主義,但是也絕對反對資產階級所謂的“戀愛自由”,真正的愛情是堅定而又忠誠的。
1.婚姻的道德基礎是愛情
婚姻需要一定的經濟物質基礎,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除了物質之外,兩人結合的道德基礎是愛情。在當時,與共產主義支持的純粹婚姻相比,資產階級的婚姻更加虛偽和功利。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對資產階級功利婚姻進行批判?!百Y產階級撕破了罩在家庭上面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單純的金錢關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指出:“資產階級的婚姻是偽善的,是無異于道德淪喪的婚姻,”這些論述,指明了資本主義的婚姻是建立在金錢關系之上的。在對資產階級婚姻家庭進行抨擊的同時提出未來婚姻的道德基礎是愛情。
2.婚姻應該是自由的
同資產階級主張的“戀愛自由”類似,在婚姻上,資產階級所謂的婚姻自由是低俗而又不可能實現(xiàn)的。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婚姻自由僅僅是在字面上,在道德理論上以及在詩歌描繪上?!币簿褪钦f,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婚姻自由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為資本主義的各種關系包括婚姻關系都是依附于財產關系的。只有擺脫了物質利益對婚姻的羈絆,婚姻自由才有可能實現(xiàn),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婚姻自由。
1.家庭中應該建立平等的男女關系
資本主義經濟實行私有制,這導致男女對財產的支配權不同,女子必須依附于男子生活。因此,經濟上的獨立,是男女平等的前提。在無產階級社會中男性和女性都能平等的參加社會勞動,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這就使得在無產階級社會中男性在經濟上不占優(yōu)勢,因而在家庭中不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從而實現(xiàn)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社會發(fā)展的大勢所趨,是符合無產階級社會發(fā)展需要的。
2.一夫一妻是家庭婚姻的主要形式
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恩格斯首先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下家庭的各種問題和弊病。在批判的同時對未來家庭做了設想和規(guī)劃?!捌滹@著特點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將會繼續(xù)存在,但己不再是獨立的生產單位,而僅僅是出于雙方精祌和性的需要而結合的生活單位。那時賣淫將消失,而專偶制不僅不會滅亡,反而得以真正實現(xiàn)。”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之前專偶的一夫一妻是為了各自的生存,而未來社會締結婚姻的雙方是以愛情為基礎,為滿足精神和性的需要而結合的。一夫一妻不僅是道德的呼喚也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偠灾?,未來家庭是最高形式的一夫一妻制。
家庭是溫馨的港灣,婚姻家庭本是人們幸福的驛站,然而受西方思潮的沖擊以及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當前社會婚姻狀況卻出現(xiàn)了新問題,家庭紛爭不斷、離婚率不斷上升等等使得家庭婚姻問題成為當下不容忽視、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下,產生了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這些思想體現(xiàn)在社會的各個方面,愛情婚姻上也未能幸免。學者何求曾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了解釋:“一是市場經濟使在社會生活及人們的觀念中金錢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婚姻中,也將它的作用展現(xiàn)出來;二是消費和市場競爭使婚姻家庭的壓力提升”基于這種情況,現(xiàn)在社會中,金錢之上的觀念越來越明顯。
在功利價值觀引導下,當前愛情婚姻變得不純粹。以彩禮為例,彩禮本代表著真誠和諾言。但是近些年來,高價彩禮的出現(xiàn)使得其原本的積極作用被消極影響掩蓋,彩禮成了甜蜜的負擔。
在馬克思的觀點中,真正實現(xiàn)婚姻忠誠是物質文明發(fā)展的結果,是無產階級關于婚姻的需求。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婚姻不忠狀況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愈演愈烈。收入的提高不僅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婚姻忠誠,反而成了出軌的原因。此外,過去社會結構簡單,鄉(xiāng)黨結構非常牢固,出軌一旦被發(fā)現(xiàn)則無法在鄉(xiāng)鎮(zhèn)正常生活;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鄉(xiāng)鎮(zhèn)文明不復存在,可以說是少了一個監(jiān)督的渠道。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人們對家庭的責任感日益降低,背叛婚姻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些問題不僅帶來家庭糾紛,也給社會造成不良的風氣。
馬克思主義婚戀觀無論是對個人還是整個社會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婚戀中存在諸多問題,馬克思主義婚戀觀對于處于變革時期的中國意義重大。我們應該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婚戀觀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1.引導年輕人形成正確的婚戀觀
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觀念日新月異,婚戀觀也不例外。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一而終”,而今視愛情婚姻為兒戲,速配婚姻、物質婚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觀念指導行動,正確的婚戀觀是獲得美好愛情,組建美滿家庭的向導?,F(xiàn)階段畸形的愛情、不美滿的家庭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恰當?shù)幕閼儆^造成的。在婚戀觀上,馬克思主義者有明確的認知,認為愛情是雙向的,是彼此的相互愛慕,愛情必須忠誠堅定,而不應該朝三暮四,同時婚姻應該建立在愛情之上而不是物質上。這些思想正是當下青年所缺少的,毋庸置疑,馬克思主義婚戀觀給人以指導,使人不至于在愛情婚姻中迷失方向。
2.提供家庭建設的理論依據(jù),有助于建立和諧家庭
馬克思主義者不僅對人們的愛情和婚姻觀進行了闡述,對待家庭也十分重視。在婚姻基礎上,他們認為婚姻家庭的道德基礎是愛情,夫妻間彼此要相愛。在夫妻關系上,他們認為家庭生活中要實行一夫一妻、男女在家庭中處于平等的地位,這些構成美好家庭的基礎。當前我國家庭矛盾層出不窮,家庭問題頻發(fā),說明我們在形成理想的婚姻家庭形態(tài)的過程中還處于初級階段,這種情況下,馬克思主義婚姻家庭觀念對我國家庭模式的完善有重要推動作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家庭關系的意義不容小覷。
1.改善婚戀家庭中存在的問題,避免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
“治國必先齊其家”。家庭的穩(wěn)定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因此,我們說,馬克思主義婚戀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助推器。處于社會大變革背景下的中國女性關系低下、婚外戀、家庭暴力甚至家庭犯罪等家庭問題時有發(fā)生,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社會穩(wěn)定,很多犯罪是由家庭問題演變而來。家庭問題的改善,能給社會避免許多不穩(wěn)定的因素。張聞天學者曾指出,家庭不穩(wěn)定,社會難免發(fā)生亂交現(xiàn)象的擴張、兒童的拋棄等種種不道德行為。所以婚戀家庭問題的解決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設。馬克思主義者在家庭構建方面給予我們指導,在他們看來愛情婚姻是忠貞的,家庭成員間是互相關愛的。如果馬克思主義婚戀觀深入人心,就能很好的改善各種家庭問題,避免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現(xiàn)階段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婚戀觀為指導,化解當前婚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以家庭的穩(wěn)定助力社會的穩(wěn)定。
2.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形成良好社會風氣
婚戀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礎。馬克思主義婚戀觀明確了婚姻家庭中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動準則,涵蓋愛情、婚姻和家庭建設的方方面面,馬克思主義婚戀觀作為引領婚姻家庭的一面旗幟,指明了社會主義婚姻應當提倡什么、反對什么,為戀愛、婚姻中的人們判斷行為得失、辨明善惡美丑、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準繩,有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我們現(xiàn)在處于社會的轉型時期,應該將馬克思的婚姻家庭觀作為指導,為人們提供正確價值導向,指導人們把握愛的尺度,建立起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恪守婚姻道德,建設和諧美滿的婚姻家庭,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