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宇
(延邊大學,吉林 延吉 133000)
內(nèi)蒙古西部方言屬于晉語方言區(qū)的內(nèi)蒙古片。周祖謨先生指出,春秋時代的官話“雅言”,是以晉語為主的。秦漢時普通話則是晉語和秦語相互交融的產(chǎn)物。①地理及人文環(huán)境的獨特性使得內(nèi)蒙古西部漢語方言詞語在蘊含古代語言的文化背景下,極具生活氣息和口語色彩。其中,語氣詞的作用更是為這種語言提供了鮮活的因素。
內(nèi)蒙古方言中較為常用的單音語氣助詞有“哇”、“么”、“了”、“來”、“呀”等。
1.“哇”
這個單音語氣詞常用來表示“贊同,認可”。例如:
要遲到了,趕快走哇。通常人們會在想要表達自己強烈感嘆時使用這個單音語氣詞,這樣在原句的基礎(chǔ)上加深表達同時強調(diào)自己的感情。通常出現(xiàn)在祈使句和感嘆句句末。
2.“么”
這個單音語氣詞通常會用在疑問句中,表“期望、懇求或不理解”意,語氣緩和,有時含有撒嬌的意味。
別人都同意,你是咋了么?常用來表達說話人對聽話人某種行為的不理解。
3.“呀”
你們家的花兒養(yǎng)得真好呀。這個單音語氣詞通常會用在陳述句和感嘆句中,同樣是表達“贊美和認同”意,但其表達的語氣要弱于“哇”。
同時“呀”也用來表示一種“將來”的時態(tài)。例如:
你作甚呀?下雨呀。表示對將要發(fā)生的事的疑問和預測。
4.“了”
你做甚了?這個單音語氣詞常出現(xiàn)在疑問句和陳述句中,表示“進行中”的一種時態(tài)。
5.“來”
“來”常用在句尾表示過去發(fā)生的事情,除了有典型的表過去的“來著”的意思外,還有代替“了”出現(xiàn)的,表示過去發(fā)生的事。例如:
他上個星期就走來。這個句尾語氣詞常用于表過去時態(tài),一般不含有其他特殊的感情。
從元代開始就有學者對語氣詞進行研究,清代的王引之等學者專門對其進行討論。近幾十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語氣詞連用現(xiàn)象的研究,對其語法功能、語法結(jié)構(gòu)、意義和用法進行了分析。
1.兩個語氣詞連用
如同普通話中的語氣詞連用,內(nèi)蒙古方言中也存在較多的語氣詞連用現(xiàn)象。
(1)“圪”+“來、呀”
不少人對內(nèi)蒙古方言中的“圪”進行過分析研究,我們認為在句尾語氣詞連用中,“圪”屬于句子附加后綴,因而可以歸入語氣詞成分。
“圪來”這一語氣詞通常用來標示“不久之前所干的事”,通常用于陳述句與疑問句中,不包含特定的語氣,其所表達的含義通常因句子內(nèi)容而不同。例如:
今天單位要求每個人都出席會議,我剛剛?cè)ラ_會圪來?!佰傺健边@兩個語氣詞連用通常用來表示一種輕松的語氣,一般會出現(xiàn)在打招呼的對話中,例如:
今天這么高興,去哪圪呀?
還用于疑問句中,但是表示說話人認為聽話人干這件事情只是在添亂或者是徒勞的,隱含想要勸阻對方的意思。例如:
你去他家作甚圪呀?
(2)“的”+“了”
“的了”這一語氣詞連用是用來表達“進行中”的事情,例如:
——你作甚的了?——我正戴耳機聽音樂的了。這一連用可以用于表疑問也可以用于表陳述。
(3)“了”+“哇、呀、吧”
“了哇”這一語氣詞連用,通常用來“當然如此”的意思。例如:
——明天老劉家娶媳婦,你去不?——去了哇!這一語氣詞連用通常出現(xiàn)在感嘆句中,表達“這還用說”的強烈感嘆。
(4)“哇、來”+“么”
“哇么”這一語氣詞連用常用來表示說話人對聽話人的央求,含有祈使的意味。通常用于祈使句。例如:
不要逛了,我們回家哇么。
(5)“來來”
“來來”這一語氣詞組合用于表示對人或者事情的某種感嘆,而這種感嘆往往是隱含說話人的“不贊同、不服氣”的意思,有時含有說話人自己不愿意承認的羨慕和嫉妒的感情。例如:
大會上大家都不敢發(fā)言,就他厲害的來來。
2.三個語氣詞連用
(1)“圪了哇”
這一語氣詞組合常用于陳述句,來表達說話人認為“應(yīng)當立刻干某事”的意思。例如:
飯菜都準備好了,吃圪了哇。這兩個句子要表達的意思是:“菜要涼了,快去吃”。
(2)“個來來”
這一語氣詞組合常用于疑問句,來表達說話人的好奇,一般不含有其他特殊的感情。例如:
這么些天不見,你去哪個來來?
以上兩種語氣詞的組合層次,并不是任意語氣詞都可以組合。這些基本固定在方言中的語氣詞組和都遵循了一個規(guī)律:表時態(tài)+表疑問、祈使+表態(tài)度、情感。和普通話一樣,內(nèi)蒙方言中的語氣助詞也是附加在句子后的后綴虛詞,讀輕聲。②但是在疑問句中,后綴的語氣詞聲調(diào)上揚且通常會加入連續(xù)變調(diào),配合表示說話人的疑問,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會說內(nèi)蒙古方言的人在省外的語言環(huán)境中普通話尾音會與其他人不同而自己卻意識不到。而且在語氣詞的組合中,位置越靠前對句子的語氣的影響越大。內(nèi)蒙古方言中與普通話對應(yīng)的語氣詞,依然遵循這個規(guī)律。
在普通話中同樣存在可以對應(yīng)表達方言中類似情感的語氣詞和語氣詞連用,我們分別從單個句尾語氣詞和多個語氣詞連用進行對比。
一般來說內(nèi)蒙古方言中的“哇”、“么”、“了”、“來”、“呀”與普通話中“吧”、“呢”、“了”、“來著”,“啊”、“嚜”、“著”在有些時候是對應(yīng)的。(每組例子中第一句是普通話表達,第二句是方言表達,以下皆同)
1.我們快點回家吧。
我們快點回家哇。
2.老師剛才還提到你呢。
老師剛剛還提到你了。
但是,也存在無法找到對應(yīng)語氣詞的情況。例如:
3.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你知道今兒是甚日子不?③
通過異同的分析,我們了解語氣詞組合的共同規(guī)律:即疊用的語氣詞越多,所要表達的語氣越委婉同時所蘊含的意義越多;越靠近主句,對句子所要表達的語氣聯(lián)系越緊密;去掉任何一個語氣詞,都會打破連用時的完整意義,同時會消減所要表達的語義。
我們認為語氣詞連用在語用上主要是:凸顯說話人的情感特征、使得句子更加完整。同時我們在例句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語氣詞連用越多越能表達出說話人的主觀性,且對其適用語境的要求越高。同時語氣詞連用對多種情感進行表達的一種方式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語氣詞的連用不僅可以增強語勢,加重說話人的語氣并且對于說話人的情緒表達也是一個強有力的助推。另一方面我們也發(fā)現(xiàn)語氣詞的連用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我們不僅需要從情感的角度來推斷其適用語境,還需要從認識的角度進行分析。
注 釋:
①李麗.內(nèi)蒙古西部漢語方言中的古語詞考釋.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13(3).
②金穎楠.呼和浩特方言中的語氣詞.今日科苑,2008(20).
③金穎楠.呼和浩特方言中的語氣詞.今日科苑,2008.
[1]胡裕樹.現(xiàn)代漢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金穎楠.呼和浩特方言中的語氣詞[J].今日科苑,2008(20).
[3]李麗.內(nèi)蒙古西部漢語方言中的古語詞考釋[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3).
[4]呂叔湘.主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
[5]齊滬揚.語氣詞與語氣系統(tǒng)[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6]蘇秋菊.《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情態(tài)副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7]唐露.基于語料庫的現(xiàn)代漢語常用語氣詞的連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
[8]吳翩翩.武漢方言語氣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
[9]習丹丹.河北唐山方言語氣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10]朱德熙.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