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歌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 耳鼻喉科, 遼寧 沈陽 ,110004)
人工耳蝸可以替代損傷的聽覺器官,通過把聲音信號轉化成編碼信號傳至患者內耳耳蝸,進而對殘留的聽神經(jīng)產生刺激,使機體大腦產生聽覺[1]。人工耳蝸植入術是目前臨床用于治療重度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的主要手段,但價格較高,植入過程中難度較大,且極易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給患者及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壓力和心理負擔[2]。本研究探討了醫(yī)護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徑在耳蝸植入術患兒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實施耳蝸植入術治療的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患兒,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3]中相關診斷標準,患兒均為語前聾,且經(jīng)過聽力學診斷鑒定確診為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年齡≤6歲,智力發(fā)育和內耳發(fā)育均正常,排除嚴重畸形改變者。采用隨機字母表法將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 年齡0.5~6歲,平均(3.15±0.96)歲。護理組中,男27例,女23例; 年齡0.5~6歲,平均(3.24±1.02)歲。2組患兒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在治療前實施臨床常規(guī)健康教育路徑,包括入院后健康宣教,檢查指導,手術前常規(guī)指導,術后相關知識宣教以及出院指導等常規(guī)工作。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醫(yī)護合作型健康教育,于患兒入院后通過訪談形式了解家長需求,醫(yī)護雙方共同參與制定患兒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期間健康教育路徑,并鼓勵患兒家屬參與,主要內容為: ① 入院當天,進行臨床常規(guī)安全教育宣教,熟悉住院環(huán)境,同時指導患兒家屬辦理相關醫(yī)保手續(xù),講解住院期間衛(wèi)生注意要點與本次治療流程,使其了解治療方案,提升治療信心。② 入院2~4 d時,根據(jù)患兒實際病情完成相關檢查,包括聽力學檢查、心電圖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等,同時對患兒家屬進行一對一喂養(yǎng)指導。③ 手術前,相關醫(yī)護人員對患兒及家屬進行一對一健康知識教育,通過視頻、圖片、漫畫等方式告知人工耳蝸植入治療的原理,并講解耳蝸產品的性能,幫助家屬選擇經(jīng)濟、合理且適合患兒聽力狀況的產品,此外介紹麻醉、手術方式等帶來的風險,確保家屬理性認識手術治療,并做好術前藥物準備、清潔護理、心理護理和術后康復指導等,患兒手術前排空膀胱,穿尿不濕和寬松衣物。④ 手術結束后,醫(yī)護人員共同查房,了解患兒術后恢復情況,對體位、運動、飲食情況等進行指導。一旦有嘔吐、頭暈等不適癥狀,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囑患兒避免撞擊頭部和抓撓手術部位,防止耳蝸入水造成感染[4-5]。⑤ 出院時,囑患兒遠離磁場和高噪聲環(huán)境,禁MRI檢查,少做CT檢查,禁用耳毒性藥物,同時對開機事宜以及聽覺、語言等康復知識進行指導[6]。
比較2組患兒及家屬護理前后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率、護理滿意度、患兒治療依從性、術前鎮(zhèn)靜成功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敷料包扎松脫率等。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估,包括聽力學常識、檢查、圍術期配合、術后耳蝸產品維護等方面內容,滿分100分, >60分表示掌握合格?;純簩ψo理的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調研,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分為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89分)、基本滿意(60~69分)和不滿意(評分<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數(shù)×100%。治療依從性通過對患兒復診時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包括術后用藥、不良生活習慣改善、按時復診和出現(xiàn)不適及時詢問與就診等情況,滿分10分,≥8分表示依從性良好, <8分表示依從性較差。
采用SPSS 21.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 2組患兒家屬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后,護理組患兒家屬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高于對照組,且護理組手術中鎮(zhèn)靜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護理組患兒術后敷料包扎松脫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兒治療依從性良好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2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及鎮(zhèn)靜成功率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2 2組術后敷料包扎松脫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治療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護理后,護理組患兒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臨床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實施主體是護理人員,主要方式為口頭宣教、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單等,往往不能充分滿足患兒及家屬對相關內容的了解需求,而受傳統(tǒng)護理模式的影響,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普遍較低,導致健康教育的宣傳效果并不理想,若健康教育過程中有醫(yī)生參與可能效果更加理想[7]。醫(yī)護合作型健康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路徑,該模式下患者的信賴度更高,可有效提高積極性[8]。醫(yī)護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徑通過規(guī)范性、針對性和有計劃性地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可確保患者及家屬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內容更加完整和具體[9-10]。醫(yī)護合作型健康教育更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時可有效保證患者掌握知識的準確性,還有助于醫(yī)護患間溝通,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11]。另有研究[12]顯示,多數(shù)患者由于對工作人員的不熟悉和對病房環(huán)境的陌生感,可引發(fā)不良心理,進而影響治療效果。醫(yī)生、護理人員與患者的直接溝通,有助于提升相關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效果[13-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的健康知識掌握率、鎮(zhèn)靜成功率以及術后敷料包扎松脫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治療依從性良好率、護理滿意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實施醫(yī)護合作型健康教育后,醫(yī)護人員共同制定健康教育方案,通過視頻、漫畫、一對一講解等方式對患兒及家屬進行教育,可使健康教育工作更規(guī)范化和整體化,有利于健康管理工作的細化,從而可減少差錯發(fā)生,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和家屬主動性。
綜上所述,在耳蝸植入術患兒圍術期實施醫(yī)護合作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以及對疾病治療情況的掌握程度,并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
[1] 鄭智, 李原, 趙建輝, 等. 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效果及護理[J].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4, 22(2): 180-183.
[2] Goller Yael. Cochlear implantation in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the primary care provider[J].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e Practitioners Journal, 2010, 18(9): 397-408.
[3] 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 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J].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4, 2(3): 58-61.
[4] Carron Jeffrey D, Moore Robert B, Dhaliwal Ajeet S. Perceptions of pediatric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on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and cochlear implantation[J]. Mississippi State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07, 47(2): 35-41.
[5] 黃秋菊, 黎菁, 陳文君. 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對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依從性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 2013, 24(5): 770-771.
[6] 劉霞, 趙慧莉, 宋詩弦. 兒童人工耳蝸植入術的護理研究進展[J]. 護理學雜志, 2014, 29(10): 94-96.
[7] 陳莉麗. 循證護理及預見性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16): 227-229.
[8] 周穎, 周靜, 李琦. 兒童微創(chuàng)人工耳蝸植入術的手術護理[J]. 重慶醫(yī)學, 2014, 43(5): 636-638.
[9] 金偉, 寧麗麗. 人工耳蝸植入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探討[J].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3, 11(1): 118-120.
[10] 王利娜. 4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術護理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6): 174-175.
[11] 崔秋菊, 高秀清, 韓麗麗, 等. 嬰幼兒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精細化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2): 165-166.
[12] 楊海燕. 100例貧困聾兒免費救助項目人工耳蝸植入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 云南醫(yī)藥, 2015, 36(2): 241-243.
[13] 王寧, 楊旭. 老年語后聾患者人工耳蝸植入術的圍術期護理[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5, 21(28): 3408-3410.
[14] 張標新, 虞銀香, 邱建新. 內耳畸形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2013, 21(6): 4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