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婦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卵巢癌危害女性生殖系統(tǒng)健康與生命安全,手術與化療是主要治療方法?;煼桨钢凶仙即紝儆谛滦涂鼓[瘤藥物,具有抗微管功效; 順鉑則為無磯鉑金屬絡合物,具有非特異細胞周期性[1]。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是治療中晚期卵巢癌的常見方案,然而由于紫杉醇溶媒性較強,所以不良反應較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藥效的發(fā)揮。近年來,隨著納米科技的完善與發(fā)展,紫杉醇白蛋白的出現(xiàn)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溶劑類型紫杉醇的缺陷,增進藥效的吸收、運轉及利用,降低藥物不良反應[2]。研究[3]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化療護理缺少方向性與針對性,加之化療藥物毒性作用,無法有效保證治療的整體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化療質量,本研究對行紫杉醇白蛋白聯(lián)合順鉑治療的卵巢癌患者應用了針對性護理干預,收效確切,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1—12月于本院行紫杉醇白蛋白聯(lián)合順鉑治療的卵巢癌患者124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2例。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證實; 化療前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及心電圖檢查均正常; 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 本研究內容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已取得其知情與同意。排除標準: 伴有其他類型的惡性腫瘤; 認知功能、溝通功能及意識障礙; 有精神疾病史。對照組年齡40~78歲,平均(63.5±5.3)歲; 腫瘤TNM分期: Ⅱ期20例,Ⅲ期30例,Ⅳ期12例; 腫瘤類型: 透明細胞癌23例,黏液性囊腺20例,漿液性囊腺癌19例。研究組年齡40~78歲,平均(63.8±5.5)歲; 腫瘤TNM分期: Ⅱ期22例,Ⅲ期28例,Ⅳ期12例; 腫瘤類型: 透明細胞癌22例,黏液性囊腺20例,漿液性囊腺癌20例。2組在年齡、腫瘤TNM分期、腫瘤類型構成對比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組均采用紫杉醇白蛋白聯(lián)合順鉑治療,化療前6 h及12 h, 給予患者口服地塞米松20 mg, 化療前30 min肌注苯海拉明25 mg, 靜滴15 min以上的雷尼替丁150 mg+生理鹽水100 mL。紫杉醇白蛋白260 mg/m2(d1)靜滴,順鉑(d1)75 mg/m2+生理鹽水500 mL靜滴,21 d為1個周期,共治療6~8個周期。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化療護理措施,包括: ① 認真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做好輔助檢查工作; ② 備好化療藥物與器械; ③ 化療中與化療后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處理化療藥物不良反應; ④ 記錄患者的用藥情況、化療期間主要癥狀、化療方案、并發(fā)癥等情況,并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卵巢癌的相關知識,以及營養(yǎng)、運動、睡眠、情緒、性生活等方面的知識。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⑴ 用藥前護理: 認真評價患者的生命體征、病情與心理狀態(tài),全面了解患者的整體情況,并向其介紹化療藥物治療的效果與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應,使其做好心理準備; 做好患者的靜脈準備工作,包括靜脈留置針或中心靜脈導管。藥物治療前,計算好藥物的溶積比例,總用藥溶=總劑量/5[4]。準確抽取藥物的懸浮液后給予靜脈滴注。配制藥物時,應保證瓶內凍干粉全部分散溶解,避免泡沫形成,若有泡沫則需要靜置15 min直至泡沫消失。⑵ 用藥中護理: 采用心電監(jiān)護設備檢測患者的心率,并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有無心電圖異常、呼吸困難、皮疹、氣急及胸悶等過敏先兆,若有上述癥狀,應馬上報告醫(yī)生并采取處理措施,以此減少對患者機體的損傷。⑶ 用藥后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并積極采取預防性干預措施。① 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是紫杉醇白蛋白所致的主要變態(tài)反應,表現(xiàn)為皮膚風團疹、皮膚潮紅及皮膚瘙癢等,嚴重者可發(fā)生低血壓、呼吸困難,甚至休克。對此,護理人員應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及時發(fā)現(xiàn)與處理過敏癥狀。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輸注前1 h每間隔15 min測定1次呼吸、脈搏及血氧飽和度,之后每30 min測定1次。② 肝腎毒性: 為了降低順鉑藥物對腎臟的損傷,應鼓勵患者多攝入水分,一般在2 000 mL/d以上。認真記錄患者的24 h尿量,保證24 h尿量在2 500 mL以上,特別是化療治療前4 h尿量不可低于100 mL/h。觀察患者尿液的性質與顏色,若尿色呈酸性且尿色深,應馬上報告醫(yī)生,預防急性腎衰竭。③ 消化系統(tǒng)毒性: 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均是化療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化療期間的飲食結構宜選用清淡、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攝入刺激性食品。當惡心、嘔吐時避免攝食,及時清理嘔吐物,注意保證口腔的清潔,同時加強靜脈營養(yǎng)。④ 脫發(fā): 向患者說明脫發(fā)僅是化療期間固有的現(xiàn)象,完成治療后即可好轉,以便減輕其心理顧慮。脫發(fā)后,護理人員應及時清理患者掉落的頭發(fā),減少她們的情緒刺激。囑患者不可應用具有刺激性的洗發(fā)水與護發(fā)用品。⑤ 局部毒性: 為了防止化療藥物外滲損傷皮膚,護理人員在穿刺時應選擇彈性佳且粗直的血管,并采用靜脈留置針,以免反應穿刺而損傷血管。針對靜脈炎患者應先進行冷敷, 24 h后給予理療與熱敷。⑷ 其他護理: ① 嚴格限制探視,避免發(fā)生感染。② 認真觀察患者的牙齦與口腔黏膜,以及尿血便血及皮膚出血情況,檢查靜脈穿刺點是否出現(xiàn)瘀斑與瘀點。③ 定期檢驗紅細胞體積、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水平。④ 保證病房的整潔、干燥與衛(wèi)生,避免潮濕。⑤ 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鍛煉,并說明關節(jié)痛與肌肉痛的原因。⑥保持皮膚的干燥,對于伴有感覺障礙者可給予熱敷,以便增進血液循環(huán)。
根據(jù)實體瘤療效標準(RECIST)[5]評價2組患者實體瘤的近期療效,目標病灶消失為完全緩解,病灶直徑縮小>30%為部分緩解,病灶直徑增加>20%或見新病灶為進展; 介于進展與部分緩解之間為穩(wěn)定。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觀察對比2組化療不良反應情況,包括肌肉關節(jié)痛、血紅蛋白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惡心嘔吐、感覺神經(jīng)病變、脫發(fā)。隨訪1年,觀察對比2組病灶轉移率與生存率。
采用SPSS 15.0軟件處理與分析, [n(%)]代表計數(shù)資料,組間對比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近期療效對比中,研究組72.58%高于對照組53.23%, 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近期療效對比[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研究組過敏反應、肝腎毒性、惡心嘔吐、靜脈損傷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化療不良反應情況對比[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研究組1年內病灶轉移率為12.90%, 低于對照組29.03%, 生存率64.52%高于對照組45.16%, 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1年內病灶轉移率與生存率[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惡性腫瘤,給患者的健康與生存質量帶來危害[6]。由于卵巢組織解剖結構、胚胎發(fā)育及內分泌功能十分復雜,所以早期卵巢癌的癥狀不夠典型,患者就診時往往已步入疾病中晚期。目前,化療是治療中晚期卵巢癌的主要方法。紫杉醇與順鉑是卵巢癌患者最常用化療方案之一,可以有效殺滅與抑制癌細胞,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然而,有研究[7]發(fā)現(xiàn),由于傳統(tǒng)紫杉醇需要助溶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藥效的發(fā)揮,而新型藥物紫杉醇白蛋白卻有效解決了此類問題。
紫杉醇白蛋白主要由紫杉醇與人血白蛋白組成,其中紫杉醇為藥物活性成分,而人血白蛋白作為輔料具有穩(wěn)定、分散微粒與運載主藥的作用。傳統(tǒng)紫杉醇需要助溶劑,且助溶方式需要用溶劑膠包裹紫杉醇,顯著增加了藥物的毒性反應,甚至誘發(fā)脫髓鞘與神經(jīng)軸突變性反應,使體液潴留,延長病變反應時間[8]。此外,由于傳統(tǒng)紫杉醇輸液程序十分復雜,且需要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管道輸注,操作繁瑣、不便,所以增加了輸液時間[9]。紫杉醇白蛋白則采用獨特的納米技術,將白蛋白與紫杉醇有效結合,無需應用助溶劑,僅通過白蛋白固有的天然性轉動機制即可使紫杉醇廣泛分布于腫瘤病灶組織內,局部藥物作用濃度更高。與傳統(tǒng)紫杉醇相比,紫杉醇白蛋白的線性藥代動力學更為明顯, Cmax增強約10倍,AUC約3倍,對單層內皮細胞內的穿透力與運輸效果顯著,甚至可以使病灶內部紫杉醇濃度提高約33%, 所以療效更為確切[10]。然而,無論任何化療治療,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亦對機體正常細胞具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不良反應仍十分常見[11]。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主要注重于病情的觀察與并發(fā)癥處理,而對化療用藥治療缺少針對性的干預措施[12]。為了進一步保證卵巢癌患者的化療質量,本研究通過全面分析患者的整體狀況后,盡可能預防或發(fā)現(xiàn)化療
期間的各類不良癥狀,并及時進行針對性處理,可以有效保證患者的預后質量。同時,針對性護理通過用藥前、用藥中與用藥后等一系列干預措施,可以使患者化療治療的觀察與監(jiān)護工作更為細致,利于及時處理突發(fā)情況,促進化療藥物的合理應用,將相關不良反應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繼而增進治療效果[13]。
總之,針對性護理對紫杉醇白蛋白聯(lián)合順鉑治療卵巢癌的效果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1] 紀桂嵐. 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在卵巢癌住院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22): 119-121, 125.
[2] 韓建, 倪錦紅, 盧美松. 圍術期護理對老年卵巢癌患者的效果觀察[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7, 24(3): 329-332.
[3] 金風琴, 辛慶鋒, 楊慶仁. 42例晚期卵巢癌合并腹腔積液病人行腹腔熱灌注化療的護理[J]. 全科護理, 2017, 15(7): 843-844.
[4] 高平. 卵巢癌患者患病期間不確定感、生活質量和社會支持狀況的研究調查[J]. 河北醫(yī)藥, 2017, 39(5): 787-789.
[5] 孫燕, 石遠凱. 臨床腫瘤內科手冊 [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 152-153.
[6] 王麗明. 以自我管理為導向的5A護理模式在卵巢癌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 全科護理, 2016, 14(12): 1194-1196.
[7] 吳文桃, 羅義瓊, 劉梅, 等. 綜合護理模式對卵巢癌住院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6, 43(2): 348-349, 353.
[8] 康曉芳. 卵巢癌化療患者的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4): 82-84, 88.
[9] 萬莉, 謝莉玲, 王富蘭, 等. 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生存體驗的質性研究[J]. 護理學報, 2015, 22(9): 13-16.
[10] 沈靜, 彭繼蓉, 彭民文, 等. 全方位護理模式在卵巢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5, 22(8): 592-594.
[11] 徐嘉新, 仇玉蘭, 趙立寧. 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卵巢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5, 22(10): 1268-1270.
[12] 陸玢, 肖雁冰. 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在卵巢癌術后喉咽反流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5, 29(29): 3685-3687.
[13] 劉婉婉. 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對早期卵巢癌患者負面情緒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4, 21(12): 1506-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