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貴州省學前教育綱要》指出:“兒童的發(fā)展受到來自學前教育機構、家庭、社會多方面的綜合影響。學前教育機構必須與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互相協(xié)作、配合,提高對兒童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可見,家園合作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家園合作才能發(fā)揮教育合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在實踐中我們逐步意識到:教師在家園合作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教師的角色意識、與家長的溝通能力、與家長的互動方式等因素都影響著家園合作的水平和成效。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合作;初探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園合作需要良好有效的溝通,能夠相互聯(lián)系彼此之間的教育觀念、思考角度和對幼兒的期望等。也正是因為在這些方面存在著差異,造成家園溝通不暢而出現(xiàn)了一些矛盾與誤會,不僅影響到雙方的心情和效率,更會給幼兒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溝通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實現(xiàn)途徑是傾聽,只有真正去“聽”彼此的想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或是以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來交流,才能彼此感覺到親切,產生更強的信任感,為家園共育做好準備。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 農村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現(xiàn)狀
家長重視學前教育,有良好的教育和合作觀念,但是與此同時,現(xiàn)狀中也反映出一些令人擔憂且引人深思的問題,如家園合作還沒有深入到每一個家庭,合作形式單一、傳統(tǒng),雙方的合作主動性差,雙方沒有建立起經常性的溝通。結合這些問題,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幼兒園師資力量薄弱;幼兒園教師日常工作繁重;家長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功能;家長與教師的見面、交流機會少。
二、 提高幼兒園家園合作水平的策略
(一) 轉變家長觀念
受到傳統(tǒng)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的很多幼兒家長仍然具有較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并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對于家園合作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為此,要想加強幼兒園的家園合作教育,就要從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出發(fā),努力實現(xiàn)家園教育同步發(fā)展。
首先,幼兒園要發(fā)揮家長學校的陣地作用,促進家長教育觀念轉變。一方面,要根據(jù)家長的具體實際情況,做好分批授課活動,以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另一方面,要對家長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做好針對性授課,如“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運用音樂提供幼兒的能力”“如何教會幼兒生活基本能力”“幼兒身體發(fā)展特點”等等,以提高家長的思想認識,為轉變教育方式奠基。
其次,幼兒園要注重家委會和家長開放日的作用,帶動家長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幼兒園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確定家長委員會的章程及工作制度,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和義務,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如參與幼兒安全衛(wèi)生督導工作、參與親子戶外活動、撰寫活動報告等。此外,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家長開放日的機會,讓家長明確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等,設置一定的親子活動等,教給他們觀察孩子、與孩子和諧相處的能力,讓家長明白幼兒教育的過程、方法和進程等,從而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二) 進行有效溝通
實現(xiàn)幼兒園家長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在于幼兒教師和家長的有效溝通。孩子在幼兒園所呈現(xiàn)出的問題有很多都根源于家庭。每位家長都具備不同的個性特征,如果教師抓住了家長的個性特征,就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幼兒園家長工作,讓教師在家長工作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加強家園互動。微信可以成為協(xié)助教師掌握家長個性特征的媒介。大多數(shù)的幼兒家長都希望能多和教師溝通,和教師互加微信好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信聊天的過程了解家長的個性特征,也可以通過家長在微信朋友圈發(fā)送的信息了解家長的喜好,據(jù)此“因材施教”地制定教育策略,改進家長工作的方法。
(三) 用“心”傾聽家長
幼兒的發(fā)展是迅速的,甚至家長來不及回顧,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從生活細節(jié)中也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能力、模仿能力甚至是性格的養(yǎng)成都是非常迅速的。所以用心傾聽需要及時,如果家長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某個瞬間會遺憾,教師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好機會也會懊悔,不如減少這種失誤,讓溝通和交流更加方便一些。這要求幼師要及時傾聽家長,了解孩子在家中的一些表現(xiàn),分析幼兒的成長特點,并且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機智教育。傾聽及時,更能消除家長與幼師之間的隔閡,溝通的頻繁讓幼兒的生活更有連貫性,每個細小的行為都能被重視,成為成長的財富。
(四) 運用游戲活動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良好手段,要將一些勞動技能和游戲相結合,讓中班幼兒在這樣的活動中接受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與訓練。如“送玩具回家”的游戲,以一組為單位,在幼兒玩完玩具之后,教師說:“請所有小朋友把玩具輕輕地放到小筐中,然后小手背背后,請表現(xiàn)最好的小朋友來把玩具輕輕地送回家。”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幼兒不僅學會了把玩具分類并放在規(guī)定的地方,而且也對幼兒的坐姿、紀律進行了訓練。在以后的活動中,教師經常讓中班幼兒以“送玩具回家”的游戲形式把玩具分類放好。
(五) 采用心理教育
一方面,幼兒園要通過大力開展宣傳工作,使家長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幼兒園可成立家長學校,定期給家長培養(yǎng)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也可通過召開家長會、開設家長接待日等活動,向家長宣傳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增進與家長的交流,以實際心理健康教育失敗的反面案例,對幼兒家長予以警示,告知他們心理教育失敗,對孩子產生的后果,使其從頭腦中樹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觀念,注重孩子的心理變化。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家長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的學習,可專門為家長開設幼兒園心理健康咨詢點,向家長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推薦心理健康教育書籍。使家長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知道怎樣引導,學會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的技術,對孩子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能夠及時進行分析、思考和矯治。
家園合作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它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只有幼兒園與家庭在溝通的基礎上進行互動合作整合,充分利用好家庭中的教育資源,才能更好地完成學前教育所承擔的責任,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幗眉,鄒曉燕.幼兒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李生蘭.學前教育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周霞玲.淺談家長與孩子相處的幾點要則[J].現(xiàn)代幼教,2009(2).
作者簡介:
劉娟,貴州省仁懷市,仁懷市中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