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友
77年前,在血雨腥風的烽火抗日戰(zhàn)場上,一名年輕的八路軍戰(zhàn)士身負重傷后,被好心的房東一家冒著生命危險救治收留一年。老兵為找到當年的恩人,苦苦找尋77年。
阻擊負傷 隱蔽療養(yǎng)
今年96歲的王顯聚在1937年毅然報名參加魯西南抗日游擊隊,這支武裝后被八路軍黃河支隊收編,王顯聚成為一團二營六連二排一名戰(zhàn)士。
1940年8月,為粉碎敵人重兵掃蕩,王顯聚所在連隊120人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在山東濟寧金鄉(xiāng)縣黃莊阻擊日軍不幸被合圍。激戰(zhàn)中,王顯聚不幸被日寇炮彈擊中身負重傷,瞬間鮮血如注,情急之下王顯聚解下綁腿扎緊傷口止血,最后被趕來的戰(zhàn)友救出后安置在金鄉(xiāng)縣南約25公里周三關廟村周繼方家隱蔽養(yǎng)傷。周家兩個兒子,哥哥周貴與王顯聚年齡相仿,弟弟周寶才7歲。
由于當時八路軍藥品奇缺,軍醫(yī)手術后,王顯聚身體恢復很慢,古道熱腸的周家人吃不飽也要把最好的給王顯聚吃上,自產的雞蛋全部煮給王顯聚吃補充營養(yǎng)。碰上日本侵略者來掃蕩時,周繼方和周貴父子總是快速將傷員背到村南邊的地窖里躲起來。擔心傷員貓在里面身體吃不消,周貴還會躲在地窖里一起陪著王顯聚。
就這樣,被周家兄弟細心照顧了一年多,王顯聚身體終于慢慢恢復,能勉強拄拐行走。后來,地下黨組織又把王顯聚送回他老家繼續(xù)療養(yǎng),因傷殘不能疆場殺敵報國,王顯聚便鼓勵親弟弟參軍入伍,后來由于通訊不暢等原因,他從此與部隊失去了聯(lián)系,也落下了終身殘疾。
兒孫滿堂 不忘感恩
后為了生計,王顯聚輾轉來到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豐田鎮(zhèn)半截店牧場放牛,過著辛苦而充實自在的放牧生活。成為牧民后他從不居功自傲,在偏僻的小村莊過著簡樸自足的生活。每當家庭團聚時,他總要向晚輩們講起那段崢嶸歲月,告誡他們不忘國恥報效國家。光陰如梭,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他依然能唱出當年的抗日歌曲,一直將周家兄弟的恩情銘記在心,始終有一個縈繞心頭的愿望,那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找到當年冒著生命危險救治收留他的那戶人家。在他眼里,知恩圖報這不僅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和應盡義務,也是自己良知與心境能獲得寧靜的唯一途徑。過去由于生活拮據等諸多原因未能如愿,現(xiàn)在條件好轉了,他真想再見見自己的救命恩人當面說聲“謝謝”,即便能看到恩人的后代也行。
于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王顯聚開始長達77年的漫漫尋親路。王顯聚曾多次去濟寧尋找老房東家人,也托親朋去濟寧查詢,可由于周三關廟村三易其名,茫茫人海猶如大海撈針,加上恩人信息量較少以及當時通訊與交通落后等因,屢次尋找無果。
上世紀80年代,王顯聚曾給山東省民政部門寫過信詢問,可是不知何因,數(shù)封掛號信寄出去皆泥牛入海。光陰荏苒,王顯聚只得老淚縱橫地把尋親接力棒傳給兒子孫女,“周家是我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他們的救治掩護,我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你們一定要幫我找到周家人,即便我去世后你們也一定要千方百計尋找?!?/p>
北京圓夢 了卻夙愿
時不我待,為在有生之年完成老人心愿,2017年5月底,老人的孫女輾轉聯(lián)系上央視《等著我》欄目求助。在濟寧當?shù)刂驹刚吆徒疣l(xiāng)縣警方歷時1個多月奔走尋找下,奇跡終于發(fā)生了。當?shù)鼐捷氜D打探得知,原來老人療傷地周三關廟村就是現(xiàn)在的金鄉(xiāng)縣霄云鎮(zhèn)三關村,周貴、周寶所在的村子換了四次名字,而且兩位老人也換了名字,難怪王顯聚老人一直沒能找到他們。當節(jié)目組把這一天大好消息反饋給王顯聚時,老人驚喜得頭皮一陣酥麻,他油然忘情地哼起了當年的戰(zhàn)地歌曲《快去把兵當》:“叫老鄉(xiāng)你快去到戰(zhàn)場上,快去把兵當。莫等日本鬼子來到咱家鄉(xiāng),老婆孩子遭了殃,你再去把兵當,你別說日本鬼子來不了,暫享快樂……”在接到央視《等著我》節(jié)目組邀請去北京錄制現(xiàn)場的那天晚上,老人興奮得失眠了,老人的耳畔此刻回蕩起1940年那場慘烈阻擊戰(zhàn)中密集的槍炮聲,夾雜著戰(zhàn)友們血泊中斷斷續(xù)續(xù)留下的遺囑,正穿越時空如影相隨。
2017年7月9日晚,在央視《等著我》節(jié)目播出現(xiàn)場,96歲的王顯聚終于與滿頭銀發(fā)96歲的周貴、82歲的周寶見面了。周寶大呼,“老天啦,這不是做夢吧!”王顯聚熱淚盈眶哽咽道:“恩人吶,您讓我找得好苦,終于找到你們了,我,我真的太幸福了!”而周貴則激動得嘴張成半圓形卻怔怔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良久呢喃道:“王小四(王顯聚在部隊時的小名)老弟啊,我也日夜想念你啊,你那時負傷,只要是根據地的老百姓都會那么做的,倒是你70多年不變的感恩之心好感人吶,這份感恩心同樣偉大!”王顯聚緊緊握住周家老哥倆的手說:“這么多年的疙瘩終于解開了,每年一到春節(jié)我就想到恩人還沒找到,總很失落,蒼天有眼啊,有生之年今天了卻夙愿了!讓我們做一世的兄弟!”
從北京返回通遼后,王顯聚老人了結夙愿,精神大振食寐生香。如今兒孫繞膝的王顯聚每天仍堅持勞動鍛煉身子骨,在家種種菜養(yǎng)養(yǎng)花,他常說比起那些血染沙場的英烈們,我應該十二分的幸運知足了。因此他時刻保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平常心。
王顯聚依然愛看戰(zhàn)爭題材電視劇,他說那炮火連天馳騁疆場的畫面一次次讓他回憶起當年烽火歲月,也一次次讓他熱血沸騰豪情激蕩悲悼犧牲戰(zhàn)友,更會增強他的責任感使命感,珍惜美好和平幸福生活里每分每秒。 (責編:孫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