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銘兵
摘要:中職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改變和創(chuàng)新各種考核和管理制度;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中職學生 素質教育 必要性
高素質技工人才的缺乏,給全國中職學校提供了快速發(fā)展的空間和機遇。近年來,由于各中職院校搶奪生源的情況越演越烈,導致了現(xiàn)階段中職學生素質的急劇下滑。據(jù)調查,90%以上的中職教師普遍認為學生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行為散漫,不思進取。有的家長在外打工,覺得只要把孩子送進中職學校就可以了,目的只是想找個看管孩子的保姆,孩子學不學習不重要,只要不出事就行了。這樣的想法導致學生在學?;烊兆?,不好好學習。甚至有的學生認為,反正自己學習也不好,只要能混個文憑就行了。
第二,時間觀念差,無組織、無紀律。中職學生普遍表現(xiàn)為對時間沒有概念,晚上睡得很晚,早晨不愿起床,上課經(jīng)常遲到。有的學生在聽到上課鈴響了也無動于衷,好像鈴聲對他們根本不起作用,一手拿著面包,一手拿著牛奶,晃晃悠悠地走進教室,無組織、無紀律。
第三,清潔衛(wèi)生差,無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不強。晚上,教師走進學生寢室,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地狼藉,零食包裝袋、瓜子殼、水果皮、方便面袋等應有盡有。床上,被子、衣服、包裹等生活用品雜亂無章地擺放著。學生對生活老師的清潔檢查并不重視,好像寢室衛(wèi)生得分和他們毫無關系。有時在組織活動時,沒有學生主動報名參加,即使有他們擅長的活動項目,也需要教師強行安排。
第四,損壞、破壞公物嚴重??v觀寢室、教室、實習室的桌面上、墻壁上,隨處可見“涂鴉”;教室隨處可見損壞的課桌、板凳。有的學生只因為心情不好,就會拿桌椅板凳“撒氣”,導致?lián)p壞公物的現(xiàn)象嚴重。
第五,自卑心理嚴重,抗壓能力差。很多中職學生家長都是長期在外打工,孩子不得不讓老人看管。孩子和老人之間存在很大的代溝,語言上、思維上、網(wǎng)絡使用上、社會觀點等都有無法逾越的鴻溝,老人只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心理自卑。還有不少學生來自離異家庭,他們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
對中職學生實施素質教育迫在眉睫,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而不是面對單純的個體。教師應該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素質教育只有面向全體學生,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第二,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要經(jīng)歷不同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本文講的是學校教育,它包括心理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業(yè)務素質、身體素質等。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即要求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所以教師不能簡單地以學習成績來判斷學生素質的高低。
第三,素質教育必須為學生提供發(fā)揮其優(yōu)點和特長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個學校、一個班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優(yōu)點和特長。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強行地用應試教育把跳舞愛好者、籃球愛好者、音樂愛好者,甚至是書法愛好者等壓縮成固定模塊,而要給不同類型、不同愛好、不同特長的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天賦及才華。
第四,素質教育應拓寬學生學習的思路及渠道。要想抓好素質教育,教師除了保證學生的正常學習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針對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組織一些特色課堂,如音樂、籃球、舞蹈、攝影、繪畫、書法、文學等,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學生,為國家輸送更多應用型人才。
對中職學生實施素質教育迫在眉睫,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四有”新人。只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把中職學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的勞動者和人才,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使中職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莉莉.中職學校學生人文素質現(xiàn)狀、問題及教育策略[D].蘇州:蘇州大學,2011.
(作者單位:重慶機械電子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