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詩淇
(116036 遼寧警察學院 遼寧 大連)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飛機越來越多的成為了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F今,民用航空已經成了最安全可靠的方式,并且在國際交往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的不法事件卻時有發(fā)生,危害了民航事業(yè)的正常運營,其中的危害行為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在出行過程中,人們會攜帶一定量的金錢和物品作為生活的保障。但是在選擇飛機出行的過程中,會在辦理手續(xù)、登機及乘機的過程中使個人財務受到不法人員的侵害。這對個人財產和民航的名譽都產生了很壞的影響,同時也可能會對機上秩序造成破壞,影響了正常的飛行。比如在2011年2月份的浙江民用飛機上,就出現了一個男子故意偷掉他人財產的案例,這個中年男子的行為在后來下機后被空警所控制,并交給當地的公安部門,但是嚴重了損害了其他乘客的財產安全。
飛機上出現失火的現象,可能是故意的恐怖襲擊行為,也可能是為了蒙騙保險公司而實施的犯罪。然后,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在飛機上一旦發(fā)生火災,在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墜機的危險。比如著名的“5·7”案件,就是因為有人想要通過縱火在蒙騙保險金,而將爆炸品帶上了飛機,從而出現了機毀人亡的沉痛事件,機上112人全部死亡,對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無法挽救的危害。
在飛機載客的過程中,既有人因為缺乏安全常識或者是對乘機規(guī)則的不熟悉,甚至是故意有所圖的將易爆易燃的危險品帶上飛機。雖然在安檢過程的排查力度很大,也應用了很多的技術手段進行排查,但是人個案抵擋不住旅客故意或者偽裝的將危險品帶上飛機。比如,在2018年的三亞機場,就發(fā)現一對情侶的行李中發(fā)現了冷煙花。雖然看似與平常的安全品無疑,但是確實極其危險的易燃易爆品,如果保存不當,會發(fā)生嚴重的火災。幸好在機場工作人員的勸告下,這對情侶將冷煙花放在了機場。
在飛機上因為搶占座位、或者其他的摩擦而發(fā)生爭吵、打架、尋釁滋事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因會有因為有的旅客因為喝酒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與旅客發(fā)生爭執(zhí),嚴重的損害了機上正常的秩序,對其他旅客的正常休息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有的甚至會導致飛機無法正常運營。比如2009年的長沙飛機上,就有旅客因為打牌,影響了機艙內的安靜氛圍,引起其他旅客的不滿,而導致爭吵事件的發(fā)生,影響了正常秩序。雖然事后有交警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并處以罰款,但是此類事件的發(fā)生卻很頻發(fā)。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交流工具的普及以及人群交往的密集型,導致在閔行運營中多次出現“恐怖襲擊”、“爆炸”等時間,雖然事后經過空警排查,確定是虛驚事件,但是對正常的秩序造成了危險的影響,也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比如在中華航空中就有一位華裔美籍乘客表示自己托運的行李中有炸彈。機長果斷采取了措施,疏散旅客,對飛機進行排除,事后調查發(fā)現是虛假信息。但是導致飛機延遲8個小時,對旅客的正常行程造成了影響。
這樣危害民航運營的行為還有很多,比如在飛機上吸煙、或者進行機器設備的盜竊,這就需要有堅定地法律法規(guī)來保證旅客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也維護民航單位的正常利益。
國際公約中對于民航利益的保護,主要是國際民航組織,簡稱ICAO所頒布的《海牙公約》和《蒙特利爾公約》。
(1)在《海牙公約》中的第1條,中規(guī)定:“凡是用暴力或非暴力對他人進行恐嚇、威脅,而挾持飛機,或者有這方面意向的乘客,或者其他旅客在實施中給予幫助的,被人為了犯罪行為?!备鶕摴s表明,即使犯罪未遂,也要承擔項城的責任。與此同時,對于那些非法截機行為的具體內容和相關的原則也都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
(2)《蒙特利爾公約》中對相關危害民航的行為也做了具體規(guī)定,主要是對飛機進行犯罪劫持的行為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做了明確的說明。但是,這只是一種表現,也有對飛機進行故意損害、危害其他旅客安全、偷盜行為時,也都是危害民航的安全行為,也引起了國內外人民的關注。
目前,國內也有很多的法律法規(guī)對民航安全進行保護,可以在相關的法律中看到。
(1)《民用航空法》。在這部法律中對危害民航安全的行為主要分為9類:①相關企業(yè)運輸危險品;②散播虛假危害信息;③攜帶危險品;④使用暴力等行為;⑤用暴力手段劫持飛機;⑥工作人員玩忽職守、不履行責任,造成危險;⑦在飛機上故意放置危險品;⑧偷到或損毀飛機上的設施;⑨擾亂機場秩序。對于這些行為的具體內容和相關的處罰措施都做了很詳細的說明和解釋。
(2)《民用航空安全保衛(wèi)條例》。這是目前國內僅有的一部專門針對航空安保的法規(guī)。對該條例對于機場和航空期內的危險行為都做了具體的說明。在機場中禁止放牧、晾曬等行為,禁止隨機奔跑、或者強行占用航空器,故意散步危險信息和其他擾亂秩序的行為;在航空內的,對于打架斗毆、偷盜財產、損害航天器內設施、吸煙或者使用電子設備等,或對工作人民進行騷擾、侵害等行為。
(3)《刑法》。在我國1997年所實施的《刑法》中對相關的民航安全做了很多的具體規(guī)定,可以分為危害民航運營和妨礙運營的危險犯罪。關于危害民航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破壞、非法懈怠危險品等;對于妨礙民航運營的犯罪,包括:編、編造、散播危險信息等。
民航安全的實施者要依據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行相關規(guī)定,建立起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的法制環(huán)境。執(zhí)法者和相關的運營維護者與機場工作人員要充分了解法律的相關內容,對其具體內容進行把握,對于那些違法行為要進行嚴懲,果斷采取措施,制止犯罪行為,維護正常的安全秩序。
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加強人民的法律安全意識。要機場和相關的交通部門要對安全法規(guī)進行宣傳,對于那些違反規(guī)定的群眾進行教育,同時要對旅客進行安全宣傳,使更多的人能夠深入了解航空法律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