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娟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對于我們的教學也是做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的。在新課程的要求下,需要學生們對于學習的掌握不僅僅是專業(yè)的知識,還要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角度出發(fā),使得我們的學習能夠與時代接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的教師進行全力的配合,在教學中運用到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得我們的教學能夠更加的有效。從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在課堂中占據(jù)著主導的地位,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十分的被動,并且對于數(shù)學而言是有一定的抵觸情緒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這一情況。本文就圍繞著“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教學的有效策略”做出了一些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 引言
新課程的體制下對于教師是有一定的新的要求的。在以往的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是十分的僵硬的,氣氛也是十分的凝重的,對于我們的教學而言是沒有一點的好處的。因此,為了改變這樣的現(xiàn)狀,是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能夠更加的將學生的感受考慮進去,讓學生的學習能夠得帶一個十分重要的緩沖作用,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尋求到自己的學習方式,與教師做好配合,教師做好引導的作用,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變得更加的行而有效,變得更加的科學。
二、 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碰到的最大的難題就是缺乏學習的興趣,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在小學的數(shù)學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我們知道數(shù)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學生的想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要求的是比較的高的,要求學生們需要在學習的時候充分的集中自己的精神。但是對于我們的小學生來說是比較的難的。小學生這是處于一個比較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的思維是比較的跳躍的,注意力是不容易集中的,但是對于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卻是能夠集中自己的精神的。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多交流,找出他們的興趣點,以此出發(fā)設計出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興趣是我們最好的教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能夠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得主動,在學習中始終能夠保持著較高的熱情。教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在課下與學生進行充分地交流,注意觀察學生們的行為習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一些當下年輕人中比較流行的東西,在自己的教學中也要融合現(xiàn)代的教學理念讓自己的教學能夠充分的接上時代的軌跡,與時俱進。比如在我們進行加減法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在課前做一些準備。對于數(shù)字的理解是比較的抽象的,我們?yōu)榱朔奖銓W生的認知,可以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聯(lián)系到實際的生活情境。在設計加減法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畫有水果圖案的小卡片,一張代表一個,多用幾種水果,然后帶到我們的課堂中讓學生們對其進行挑選。告訴我們的學生,今天家里來了客人,媽媽叫我去買一些水果來吃,要三個梨子,四個蘋果,兩串香蕉。這時候我們來到了水果店,讓學生們?nèi)ヌ暨x,但是發(fā)現(xiàn)今天的水果賣得很快,梨子只剩兩個了,香蕉只剩一串了,蘋果卻有很多。媽媽臨時決定多買兩個蘋果,問最后媽媽一共買了多少水果。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學生們在進行了一定的邏輯思考之后都是能夠得出最后的答案的,并且學生們在這樣的形式中進行學習,是充滿著興趣的,對于學習而言也是十分的主動的,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是具有一定的好處的。
三、 采用分組教學,提升教學質(zhì)量
我們知道,學生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的明顯的,尤其體現(xiàn)在數(shù)學這門學科上。對于不同能力的學生來說,我們是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的。這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正確的教學方案。我們可以將學生們進行分組的學習,將成績較好并能夠對已有的題目有自己的見解的學生分為A組,將成績一般,但是學習比較認真的學生分為B組,將學習成績暫時落后,但是學習的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分為C組。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按照這樣的分組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在課堂中進行提問的時候,可以將一些基礎的知識留給B組和C組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能夠認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慢慢的打下自己的基礎,讓自己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的穩(wěn)健,腳踏實地,在學習中可以重拾學習的信心,不斷地超越自己。而對于一些比較有拓展性的題目就可以留給我們的A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基礎知識的運用,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拓展,讓自己的思維得到訓練,培養(yǎng)他們多方面思考問題的技能,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擁有一個較為長遠的目標,在不斷地超越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會有自己的一個小目標,在學習中就會擁有一定的動力,使得自己的學習是比較的主動的,能夠使得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變得更加的有效。這是十分符合我們的新課程對于教學改革的理念的。
四、 加強集體交流,創(chuàng)建互動氛圍
我們的學習不能僅僅的依靠自己,班級是一個集體,學習的時候也要充分地融入到班級這個大集體中。在日常的學習中,我們采用到小組學習的模式,在學習的時候小組間的成員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運用集體的力量解決個人的問題,另外,教師也需要參與到這樣的集體中去,讓學生們都能夠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誼,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的和諧,在我們進行日后的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更加的順利。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也是需要做一個及時的評價,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在教學的時候應當充分的注意我們的用詞,應當多以鼓勵的話為主,多多的贊揚我們的學生,讓學生們能夠在實際的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五、 小結
總而言之,在我們的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就是需要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建,需要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生活,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情境,使得我們的課堂能夠變得更加的有效。這是需要我們的教師進行不斷地努力的。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關于發(fā)展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層思考(下)[J].電化教育研究,2010(6).
[2] 何克抗.運用“新三論”的系統(tǒng)方法促進教學設計理論與應用的深入發(fā)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