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聰
摘要: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也是必考的考點。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古詩詞的教學部分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使得學生們對于古詩詞學習的掌握程度都不夠扎實,所以在考試中會很頻繁的在此題上丟分。學生的語文古詩鑒賞能力很難得到根本上的提升,所以他們無法理解古詩詞中所蘊含的豐富內容以及文學藝術。許多老師非常重視對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卻沒有一個得到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快速有效地提高成績。本文中,筆者會針對目前古詩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教學改進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現(xiàn)狀;改進策略。
一、古詩詞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一)教師忽略了古詩詞的特點,忽略了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掌握程度。教師在課堂中不注重對學生學習裝跨過的觀察,比且沒有注意到學生的特點:學生們在初中所學到的古詩詞的內容,與高中將要學些知識有很大差別,在難度上也有顯著的差異。出入高中校門的高一學生,他們無法很好地掌握高中階段學習古詩詞的學習方法,剛剛接觸高中古詩詞,他們會對這些內容用初中生的思維進行理解。而教師卻誤認為學生們走進高中就能掌握高中的學習方法。學生在課上聽老師講課都會變得很吃力,因此在考試中更加無法得到好成績,最根本的說,他們的語文鑒賞水平不可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在課堂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多老師在講解古典詩詞時,都會忽略學生作為主體的存在。這些老師在古詩詞教學時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支粉筆一張黑板,教師靠純口述以及板書來給學生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很低的。教師在課堂中教學進度會非常趕,他們在課堂中只能顧及到將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給完成,因此肯定會忽略學生們的學習掌握水平。這從根本上導致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無法提升。
(三)教師在講課時所提出的問題以及所講述的教學內容,都只是在考試中的考點。這是一種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教師注重講課的形式,而根本不注意教學的質量。甚至有一些教師根據(jù)考綱來決定講述什么內容,考綱中說會考察對古詩詞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那么教師就會重點講這個內容,考什么講什么,失去了學習古詩詞真正的意義。而且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僥幸心理。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句詩歌都蘊涵著豐富的含義。一旦教師在教學中失去了對詩句內涵的解讀,學生就無法理解詩人做詩時的心境。
二、以上問題的針對性解決策略。
(一)養(yǎng)成學生一遇到古詩文先看標題看作者的習慣。在標題中會暗藏著很多重要的提示,這是學生鑒賞詩歌的重要的一個切入點。學生在課下學習中要注重對詩人信息的積累了解,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作者平生經(jīng)歷以及寫作風格寫作特點的掌握。這些都是會影響學生閱讀鑒賞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意境賞析。一首詩歌所蘊含的意境是學習的精髓,要想深入的學習一篇詩歌,一定要分析出詩歌的意境,就是詩歌作者所營造出的氛圍。通過對詩詞意境的分析,還能夠更好的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然而一些學生在進行賞析時,他們會分析出詩歌的意境,卻沒有邏輯思維能力,無法對此意境所要表達的作者的觀點做出分析。因此學生對意境的賞析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過程中要把握的重點。
(三)課堂中教師要能夠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鑒賞學習的興趣。首先教師要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在講課時要能夠活躍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巧妙有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或是設置一些知識性強的競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結合一些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在多樣的條件下進行學習。教師還可以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愛聽音樂的特點,找一些節(jié)奏鮮明的曲目,讓學生進行填詞演唱,當然所填的詞可以是一首韻律鮮明的詩歌,也可以是學生通過對詩歌的深層鑒賞分析寫下的總結或是白話詩??傊?,能夠豐富課堂的教學手段方法有很多,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諸位語文教學工作者能夠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找到最適合學生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語文古詩詞鑒賞能力。
(四)在教學的持續(xù)過程中,教師更要進行持續(xù)不斷的學習,學生要進步,教師更要隨著學生共同進步。教師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水平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知識的豐富性,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
綜上所述,古詩詞鑒賞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固定階段固定模式下,教學方法應該不斷的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的內容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在古詩文教學時,也要適當結合現(xiàn)代的社會現(xiàn)象和現(xiàn)代的優(yōu)秀詩篇。教師要靈活的開展教學工作,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完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引領學生古詩文的閱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為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理解詩歌中作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和蘊含的詩人豐富的情感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倪三好.《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研究》學位論文 安徽師范大學2016
【2】糜年艷.《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策略研究》學術期刊《考試周刊》2014年98期
【3】周紅霞.《高職古詩詞教學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學術期刊《考試與評價》2017年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