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嬌
(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渾南分院口腔科,遼寧 沈陽 110016)
嵌體修復是口腔修復的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勢,其具有十分顯著的優(yōu)勢,磨損牙齒較少,同時可最大程度保留殘余的牙體組織,因此該方式在臨床上應用越發(fā)普遍。材料的種類不斷增多,質(zhì)量和性能也在不斷完善,鑄瓷修復能夠保證牙齒的美觀性。此外,其具有極高的生物相容性,鑄瓷修復技術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1]。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磨牙鑄瓷體修復患者80例,嵌體修復共計100個。其中男38例,女42例,患者年齡19~41歲?;颊呋佳类徝嫒睋p,牙髓活力處于正常水平,未見主觀癥狀,牙體缺損較為明顯,牙髓、牙根有炎癥,患者均 進行根管治療,牙體缺損的位置主要位于齦上。
1.2 所用材料:美國出產(chǎn)的3M專業(yè)后牙專用型光固化復合樹脂;日本出產(chǎn)的可樂麗菲露樹脂粘結系統(tǒng);列士敦士登出產(chǎn)的義獲嘉瓷塊;列士敦士登出產(chǎn)的義獲嘉雙重固化樹脂水門汀。
1.3 治療方法
1.3.1 嵌體基牙準備:嵌體基牙準備中,嵌體洞型應保證各軸壁應保持平行或向牙合面聚攏2°~5°的位置關系,嵌體厚度應保持在1.0 mm以上,嵌體寬度應保持在1.5 mm以上,洞緣應保持90°,且應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完整度[2]。
1.3.2 制備工作模型和比色:基牙完成后應采用硅橡膠制作印模,制成石膏模型。工作模型中的基牙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完整性,頸緣部分應保持較高清晰度,使用比色斑完成對患牙及對側同名牙的比色[3]。
1.3.3 模型處理:采取可卸代的方式完成工作模型的制作,修整頸部,畫出修復體的邊緣線,在石膏表面涂抹適量硬化劑,待干燥后在窩洞內(nèi)表面距離修復體邊緣線較近的洞壁上均勻涂抹無色間隙劑,其厚度應為20~30 μm[4]。
1.3.4 嵌體蠟型的制作:于基牙模型上涂抹適量分離劑,按照要求,鄰接及牙齒形態(tài)制作嵌體蠟型,制作中應注意蠟型的邊緣應與模型的邊緣重合,長度的標記線應完全一致,鄰接和咬 的效果應達到要求[5]。
1.3.5 蠟體包埋、壓鑄:對已經(jīng)制作完成的蠟型按要求安插鑄道,后用指定材料進行包埋處理,待鑄圈冷卻后,嚴格依據(jù)E-max Press的壓鑄流程完成壓鑄工序。
1.3.6 鑄瓷嵌體就位、調(diào)整、上釉:鑄圈冷卻到指定溫度后,對其進行噴砂處理,從而去除表面的包埋料,按要求完成鑄道切割,于工作模型上就位,開展咬 、鄰接以及最終形態(tài)的調(diào)整和上釉。
1.3.7 臨床試戴,粘接鑄瓷嵌體:于患者口內(nèi)試戴鑄瓷嵌體,觀察嵌體是否合適,鄰接、咬 、顏色和形態(tài)等是否存在不足,完成調(diào)整后使用專業(yè)的樹脂粘結材料完成最后的嵌體粘接。
對80例患者進行復查后,所有患者的嵌體修復解剖形態(tài)都具備良好的完整性,修復體邊緣和濕度以及完整度沒有出現(xiàn)明顯變化。邊緣部分無變色情況,修復體變色匹配效果佳且表面無任何折損跡象,患者未出現(xiàn)牙本質(zhì)敏感癥狀,滿意度較高,達到了良好的臨床修復效果。
很多牙體疾病都會引發(fā)牙體缺損,傳統(tǒng)治療中通常采用齦汞和樹脂直接填充的方法,采用銀汞填充會 造成較為明顯的污染,嚴重影響了牙齒的美觀性,此外,該方式極易引起過敏,因此臨床上應用較少。樹脂填充治療是一種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方法,該方法治療后具有較強的美觀性和便捷性,此外對完好的牙體組織損傷較小,因此在臨床上應用更為廣泛[6]。需要注意的是樹脂填充方法并不完全在口內(nèi)完成,在臨床操作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因此無法達到完美的治療效果。相關研究顯示,樹脂填充后的2~3年就會逐漸出現(xiàn)老化現(xiàn)象。固化治療時還會出現(xiàn)聚和收縮,從而造成牙齒和樹脂之間出現(xiàn)滲漏的問題。若缺損累及牙尖,直接樹脂填充的處理方式無法修復受損牙合面的形態(tài),從而對患者的咬 功能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若患牙鄰面出現(xiàn)嚴重的缺損,直接樹脂填充的處理方式也無法使鄰接關系修復,因此易出現(xiàn)食物嵌塞等癥狀[7]。
嵌體修復是一種較為受大眾青睞的修復方式,該方式可有效提高牙齒強度,在口外進行模型制作,準確性更高;此外其表面拋光度較好,從而大大減少了對牙周的刺激。嵌體修復中常用的材質(zhì)有金銀合金、聚合瓷以及全瓷等,在金屬材料中,金銀合金的效果最為顯著,但其費用較高,顏色差異較大[8]。聚合瓷在臨床上是一種應用較為普遍的材料,其制作工藝十分簡潔,經(jīng)濟性較強,但從顏色均勻度上看,其稍遜于全瓷嵌體,而全瓷嵌體雖然性能較好,但其需要較高的經(jīng)濟投入,因此無法得以廣泛應用。
鑄瓷嵌體是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嵌體,其效果十分顯著,在后牙缺損修復中尤其明顯,非常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及應用,但從整體上來看,該方式依然需要較大的經(jīng)濟成本,因此這也成為了限制該方法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該技術還會不斷完善,成本也會逐漸降低,因此該方法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1] 謝立本,高海,李曉娜,等.E-max鑄瓷高嵌體修復后牙牙體缺損的臨床研究[J].廣東牙病防治,2012,20(11):597-600.
[2] 朱曉斌,鄧再喜,黃英.E-max鑄瓷嵌體修復磨牙牙體缺損的臨床應用[J].廣東牙病防治,2010,18(7):351-353.
[3] 張勇,鐘波,張玉杰,等.E-max鑄瓷嵌體修復磨牙大面積缺損的臨床療效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5,37(20):3141-3143.
[4] 陳覺清,張德瑩,張佩芬,等.三種磨牙瓷嵌體修復牙體缺損的臨床療效評價[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18):77-79.
[5] 鄧再喜,張春寶,馬靜,等.E-max全瓷在牙體缺損修復的應用[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3,14(2):89-90.
[6] 宓勇.嵌體在磨牙牙體缺損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23(2):142.
[7] 遲丹丹,徐海峰.IPS e.max Press鑄瓷嵌體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4,33(2):31-32.
[8] 鄧再喜,張春寶,張茜,等.采用鑄瓷進行牙體缺損的嵌體修復[J].中國美容醫(yī)學雜志,2015,24(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