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就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加強課堂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優(yōu)化操作方式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合理地安排每一節(jié)課,把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中既要傳授基礎知識,以要使學生智力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往往會出現“飽讀死書”的情況。但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知識量劇增,更新過程加快,社會需要高智能的實際人才。對教學中發(fā)展智力的要求更為迫切。因此,現在的教學方法則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能為出發(fā)點,是今天的教學方法的時代特色了。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兩者都體現出來。如何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培養(yǎng)智能?
關鍵詞:英語教學;培養(yǎng);智能
一、 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應著重放在課內,把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才可能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過程。而后學生在獲取新知識,教師提出問題時,思維往往處于積極狀態(tài),而恰恰在這積極的思維中,智力、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例如,在講授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時,教師在黑板上掛四幅How to prevent the flu簡筆畫掛圖,先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所看的。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 聽說能力的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聽說能力的訓練。聽是說的基礎,而說是在聽的基礎上對語言的靈活運用。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耳、腦都參與活動,對聽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聽力提高越快,說的能力越快。
1. 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英語,聽錄音,聽同學說英語外,教師還應盡可能安排一定的聽力材料,指導學生的聽力:在聽力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在聽錄音前做到心靜神定,排除各種雜念的干擾,全神貫注地聽;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提高語感;在聽力過程中學生應掌握技巧如聽輪廓、聽細節(jié)以及如何深入地聽。
2. 英語課堂教學中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課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英語課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樂園,勇于開口,樂于開口。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問的機會。我們可以變換以前“教師問,學生答”這單一的提問方式,用學生問,老師答;學生問,學生答的方式。則能大大提高學生說英語的機會。提高說英語的能力,應在平時英語教學中多體現:(1)a talk of the student on duty;(2)retell the main meaning of the text;(3)教學生a talk of the diary;(4)free tall;(5)或叫一組學生上講臺每日一對話(自由談);(6)在教學課本里的對話語言項目或小品等,多叫學生表演。表演是對課文內容的升華,在表演中,學生發(fā)揮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在教授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講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重點語言項目之后,我出示了四幅簡筆畫的掛圖,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及圖中的內容,復述課文。
三、 書寫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寫的能力也極其重要。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寫作。1. 造句能力。造句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如在教學take care of這個短語時,我鼓勵學生 try their best 去說更多的句子:You must take care of yourself./He is taking care of his sister./Old people must be taken of.等句子。2. 多出示一些key words來連句子或連成一篇簡短的故事。3. 范文模仿訓練。教師提供一些詞語、句型、時態(tài)的變化等進行寫作指導,學生在仿照的基礎,還要有所拓展,充分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去激發(fā)、去引導。1. 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激發(fā)創(chuàng)造興趣。讓學生在情景中學會語言、學會交流。如在教學語言項目“打電話”這一教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不同的語境,進行交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開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興趣。同時,教師應注意用各種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到情景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2. 通過角色轉換,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理解教材、表達教材、活化教材,把聽、說、讀、寫的英語基本功訓練與創(chuàng)造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英語課堂教學充滿創(chuàng)造活力。如在進行語言項目“指路問路”。我讓學生分別扮演問路人和指路人,學生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進行對話。自個人創(chuàng)作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可以任意馳騁。3. 開拓知識領域。在教學中狠抓“雙基”的教學和訓練,廢除注入式,提倡啟發(fā)式。講要精,學要透,練要巧,用要活。教師要注重發(fā)現和發(fā)掘學生的自由相像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如復習單詞時,我設計一道找Y家族的單詞填空題: y, y, y, y,讓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個個展開想象。4. 討論質疑,激活創(chuàng)造思維。課堂上提倡質疑相互討論,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學生在討論,辯論由于不受約束,因此學生發(fā)言大膽,直抒己見,思維活躍,激活了創(chuàng)造的靈感。
參考文獻:
[1]任雨蔚.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5.
[2]張文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智能[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7):133-134.
[3]吳建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學生審美智能培養(yǎng)思考[J].經營管理者,2009,(17):293.
[4]齊錦春.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審美智能培養(yǎng)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
[5]李慧芳.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4.
作者簡介:
張福榮,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藍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