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小學一二年級的英語課堂教學多以活動和表演為主,對所學內容不考試,學生的英語學習多停留在好玩、有趣等外在學習興趣上。而到了三四年級,學生對所學內容不但要求會認讀,還要求記憶和考試,這就要利用故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記憶能力,激發(fā)學生持久的內在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故事教學;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和學習習慣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學生的學習興趣停留在外在的、表面層次,缺乏內在的、持久的學習興趣。
一般來說,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對英語都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因為對所學內容只要求認讀,不用記憶,平時課堂多以學生活動和表演為主,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停留在好玩、愉悅的外在學習興趣上。而到了三四年級,知識難度加大,對學生的要求也提高了,學生對所學內容不但要求會認讀,還要求記憶,并且要考試,所以只有培養(yǎng)學生內在的英語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喜歡英語,才能讓學生樹立信心,真正學好英語。故事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行深圳新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與本單元主題密切相關,又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小故事。故事都是根據(jù)本單元的重點知識編排的,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實的、自然的語言情景,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每個單元中故事的情節(jié),調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來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
下面就以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為例談談我在教學中是如何利用英語故事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
一、 設計疑問導入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在學習故事這前,老師用PPT出示一張皇帝的圖片,并問Who is h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引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來說說對這個人物的了解。學生們一眼就能說出這個人物是國王,并能說出國王很有錢很富有,揮金如土,仔細觀察后還想象出這個國王一定很暴力,變化無常。老師表揚學生都非常聰明并富有想象力,那這個人物是不是真的與大家想象的那樣呢?提出問題How is the emperor?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emperor?出示課題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利用問題激起學生閱讀故事的強烈欲望和內在學習興趣。
二、 重新編排故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度
在引出課題后,我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直接把整個故事用錄音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有個整體感知,而是再出示皇帝沒穿衣服的圖片,讓學生對整個故事進行猜測What clothes does the emperor like? What clothes can he wear in the parade?再出示一幅大臣們和皇帝在皇宮里選衣服引來騙子的圖,并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圖上的人物會說什么并把大家說的話編成故事并表演,孩子們表演大家自創(chuàng)的故事,都很積極地準備故事并排練故事,在表演中孩子們表現(xiàn)獨特,激情高揚,同時在下面觀看表演孩子產(chǎn)生思想矛盾沖突并產(chǎn)生不同的故事,引導孩子更廣地去思考問題,產(chǎn)生更強烈的表演欲望和內在學習興趣。
三、 發(fā)現(xiàn)故事中暗含的哲理,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閱讀故事中,文中出現(xiàn)皇帝穿上騙子給他的衣服時,他什么也看不到,但如果說出真話,他沒看見什么,那他就是騙子說的“Not clever?”在這里我用問題學生想象故事會怎么發(fā)展,引導學生猜皇帝的心理想了什么并表演出來。一個學生:Oh, my god, I cant see anything. Am I foolish?
一個學生說:Oh, how beautiful.另一個學生說:Beautiful! My clothes is beautiful. I like it. Here is your money.但是當時有一個學生表演說Oh, where is my clothes? I cant see anything.然后指著騙子說:Go out, youre a cheat. No money!學生的思維多么的活躍,通過問題引導孩子們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如同給學生思維插上了翅膀,海闊天空任我游,學生們在上面表演,下面的同學也會對上面同學的語言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自己該做上面同學表演中的哪個皇帝呢?起到了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興趣的良好效果。
四、 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我們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知識結構,充分挖掘英語故事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乃季S能力。思維導圖法就是很好的教學方法,故事中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能夠系統(tǒng)、全面地展示出來,給學生直觀、嚴謹、易懂的知識體系,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
學完故事后,讓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時,我引導學生看板書中所學故事的思維導圖,對故事進行復述,并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總結自我歸納的學習習慣,并能遷移到其他的課型的學習中,使他們的學習變得輕松,讓他們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持久的內在的興趣。
英語故事中蘊涵著豐富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素材,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深入挖掘故事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因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喜歡學習英語并產(chǎn)生內在的英語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小琴.淺談小學中年級英語故事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2,11.
[2]梁亞琳.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3,11.
[3]趙志英.兒童立場:讓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更顯魅力[J].江蘇教育研究,2015,8.
作者簡介:
王紅玲,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市寶安區(qū)松崗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