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佳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是高中數(shù)學課的重要內容。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呢?
一是要立足全局,實施梯度教學。
學生接受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直接向學生灌輸新知識或直接告訴學生解題方法,學生對不理解的新知識就難以靈活運用,同時由于沒有探索解題思路,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再次面對此類問題時,學生同樣會束手無策。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立足全局,注意梯度教學,引導學生由他們比較熟悉的知識和題目入手,慢慢過渡到新知識或較難的題目。其次,要帶領學生共同探求解題思路和方法,引導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教會他們探索解題方法的一般途徑。
教師要全面理解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并通過教學實踐逐步制定出雙基訓練與能力培養(yǎng)的綱目,把握好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教學特點,對學習資料進行二次加工,根據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梯度教學。
二是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在講解一道比較有深度的題目時,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問題的突破口在哪兒,想到的解題方法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幫助他分析這種方法的優(yōu)劣。告訴學生有時不能立刻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需要按照常規(guī)思路去試一試,走不下去了再考慮是否要再換種思路。然后,引領學生尋找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決此類問題的普遍方法。這樣做雖然花費的時間多,但是能讓學生印象深刻,以后再遇到相似的問題,就會很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此评速M時間,實際上提高了學習效率。
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中我們可以看到: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終是高考數(shù)學試題考查的重點。選擇題、填空題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識和基本運算。學生只有扎實掌握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才能在遇到難題時思路清晰,使自己的解題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必須抓好基礎,做到低起點、重探究、求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解題習慣。
在試卷講評中,教師必須要大膽放手,把試卷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研究、探索、思考,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和說明。這對于教師進一步了解和理解學生,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過程,具有積極的作用。
編輯 _ 汪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