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小組內成員為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 ,經歷自主探索和相互配合、溝通、碰撞、修正的合作交流活動 ,有效地解決組內不同意見 ,形成共識的過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很多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如:二氧化碳的性質、酸堿鹽的性質、試卷的講評等。通過師生、生生合作,以小組活動為方式,更好地實現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目標的學習目標。
【關 鍵 詞】 小組合作學習;化學課堂;方法和技巧;教學模式;實踐效果
一、對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
1. 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最大的問題是不愿傾聽,不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所以教師要在合作學習時逐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聽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學會收集信息;思考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進而充實、完善自己的意見。
2. 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言,敢于爭論。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把自己探索、發(fā)現的過程和結論用語言表達出來,進行組內交流,對不同意見進行爭辯,從而發(fā)現不同的思路。對不同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在不同層次上發(fā)表意見,教師應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不同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都有獲得成功的愉悅。同時小組“代言人”不能固定,要輪流,使每個學生都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參與合作學習,心中都充滿自信。
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設計
合作學習旨在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它強調學生的全面參與。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將一些問題設計成研究課題,讓學生通過合作來解決。例如,初中化學“二氧化碳的性質”一節(jié)我設計為小組合作學習教學。
1. 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小組的建立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是小組間水平相近,組內成員各有差異。組與組之間大體上要平衡才有競爭的基礎,不同特點的學生相搭配,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小組規(guī)模一般以6人為宜,每組設組長一名。
2. 確定合作學習的目標。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學生對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滅火,能制汽水,還知道它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檢驗CO2。但它為什么會有這些用途,是什么性質決定的,是學生們不知道的,學生需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重點不在知識的本身,而是形成結論的過程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習的氧氣的性質,小結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方法。物理性質:通常狀態(tài)下的色、味、態(tài),密度,溶解性等;化學性質: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與其他物質反應的性質。然后展示一瓶已收集滿的二氧化碳氣體,讓學生對他的某些性質進行猜想并進行實驗探究。將目標分為A目標、B目標、C目標。A目標要求每個人都要達到,B目標中等生達到,C目標優(yōu)等生達到即可。
3. 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教師指導。對于二氧化碳性質的確定,可以通過“分析討論→推測結果→設計實驗方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钡牧鞒踢M行。先讓學生分析討論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質,然后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驗證得出結論。碰到問題可以先通過組內協商,查閱課本的方法解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指正。
4. 交流和小結。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本組的實驗設計方案,實驗現象,探究出的二氧化碳性質。匯總后,閱讀教材,將學生探究出的結果和教材作對比,小結二氧化碳的性質并引導學生寫出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 效果反饋與合理評價。交流和小結后教師可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提出問題,讓不同同學回答來檢驗教學效果。同時讓各小組評論本組和其他小組的實驗方案的優(yōu)劣,對所做工作發(fā)表看法。最后由老師來評價學生的掌握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學習中的表現等,注意多褒獎,少貶低,以激發(fā)學生進行下一輪學習的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效果
1. 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合作學習打破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定式,激發(fā)了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學習中,重視學生多渠道獲得知識,重視已有知識的運用,重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發(fā)現學習和類推、正反面爭論、論證思維的運用,對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頗具積極意義。
2. 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和化學學習興趣。從整個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到,原來要老師講的、做的內容,現在可以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來完成,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每個同學都參與到了教學中,并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課堂上動機平等的教學原則。合作學習使學生有機會互相探討,共同進步。同伴間互相輔導幫助,成績較差學生可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焦慮程度降低了。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輔導者和監(jiān)督者,對小組和他人承擔一定的責任,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3. 增強了學生的團體精神和合作意識?!昂献鳌蹦J降慕虒W使學生的學習由原來的個體競爭變?yōu)榱私M內競爭,同學們認識到他們是集體中的一員,只有大家都進步了,小組的成績才能提高,只有積極參與才能為集體爭來榮譽;認識到只有互助合作才能共同促進,共同提高。
四、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探索性的教學方法,它順應時代的潮流,對老師和學生的一些傳統(tǒng)觀念有觸動作用?,F就實施合作學習教學一段時間來的幾個常見問題摘記并輔以矯正措施,以期共榷。
1. 避免小組討論流于形式。在初期的合作學習課堂上,往往是老師一宣布討論,小組內的學生便湊在一起,于是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每個人都在說,卻誰也聽不清別人在說什么。老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而發(fā)言的學生總是以“我認為?”,“我覺得?”來回答問題,出現了名為“集體”而實為“單干”的結果。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應在三方面下功夫:(1)深入研究分組的學問和藝術,為小組活動打好基礎;(2)小組討論時,教師該如何組織、促進和參與;(3)設法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幫他們樹立集體的觀念。
2. 避免課堂教學容量小,影響教學進度。在合作學習課堂上,時常會出現學生為一兩個問題糾纏不清的局面。致使一堂課下來,教學任務完成一半,學生檢測一塌糊涂,老師則擔憂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課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教材,做好充分備課,設計好施教方案,特別對教學目標,討論話題,學生狀況一定要成竹在胸,并在討論過程中注意提高和轉換,不能讓討論失控。
3. 避免兩極分化嚴重,優(yōu)生越優(yōu),差生越差。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往往出現學習狀態(tài)好點的學生不等其他同學發(fā)言,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而對狀態(tài)差的學生來說相當于走了一個形式,導致兩極分化加劇。出現這種情況,要從嚴格督促學生按照小組合作規(guī)則來討論的方式加以解決,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并記下自己的想法,然后組內交流討論,形成集體意見。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經過集體性質的交流,學生更容易發(fā)現差異,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也將更加深刻。
小組合作學習改革了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它著眼于全體學生,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真正符合現代教育的主體思想。在教育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合作學習更深入地應用到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建民. 初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學習的實施[J]. 新課程(中),2016(7).
[2] 徐玉琴.探討初中化學中的探究性教學[J]. 速讀(中旬),2017(7).
[3] 黎學源. 化學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 教育(周刊),2017(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