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開慧 王金銘 陳剛 周傳濤
摘要 分析了大樹移栽在園林綠化中的意義,總結了大樹移栽技術,主要包括移栽前準備、起苗、栽植、栽植后管理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園林綠化大樹移栽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大樹;園林綠化;意義;移栽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2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1-0149-01
大樹移栽在園林綠化當中有明顯的生態(tài)效益和景觀效果,園林綠化為快速體現(xiàn)城市綠地空間的綠化美化效果,需要移栽一些大樹來滿足園林綠化施工的需要。大樹移栽是園林綠化種植施工中難度較大的栽植工程,費工費時且費用較高,所以確保大樹移栽成活率尤為重要[1]。
大樹移栽技術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普遍應用,解決了幼苗植物需要相對漫長的生長周期才能形成一定綠化景觀效果的難題,同時增加了園林綠化的生態(tài)效果。大樹移栽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不同樹種有著不同特性,應根據(jù)移栽大樹特性,所在的環(huán)境條件、季節(jié)、樹體的實際情況靈活地綜合運用各種技術,并不斷摸索經(jīng)驗,才能保證大樹移栽成活率,收到預期的效果。
掌握大樹移栽技術,加強大樹移栽后期養(yǎng)護,能夠提高大樹移栽的成活率,增強大樹在園林綠化中的景觀效果。
1 大樹移栽的意義
1.1 能創(chuàng)造獨特的景觀效果
大樹移栽可增加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對不同生長期、不同品種的樹木合理布局,能取得很好的觀賞效果。大樹在移栽之前,已形成較為固定的樹形和樹體結構,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大樹移栽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保證整個園林的綠化效果,通過植物造景,效果會更加明顯。園林不僅僅是綠化,更多的是美化,通過大樹移栽最大限度地增加景觀的可塑性,美化效果也大大增加。當大樹被移栽后,能夠抵擋外部環(huán)境對園林的破壞,綠化成果保存更方便。
1.2 能取得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
園林綠化的生態(tài)效果評價標準是該區(qū)域范圍內綠地總量的多少。大樹較一般的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形成的葉面積總量更大,產(chǎn)生的生態(tài)效果也更好。大樹移栽后“一年成景,三年成陰”,大樹的存在能使園林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將大樹與草本或灌木相間種植,不僅能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資源,還能實現(xiàn)對園林的合理規(guī)劃。大樹與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科學合理搭配,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有效土地面積的生態(tài)效益。
2 大樹移栽技術
2.1 移栽前準備工作
2.1.1 選樹及登記。根據(jù)移栽地的氣候條件決定要選用的樹種,盡量采用樹體健壯、樹形優(yōu)美的鄉(xiāng)土樹木。在入選的樹上做標記,并將樹木的品種、規(guī)格、高度、胸徑、分枝高、冠形、主要觀賞面及原有朝向等標示分別登記制卡,建立好移植檔案。
2.1.2 灌水處理。對擬移栽大樹,視土壤水分和天氣情況進行灌水,灌水處理可以使移栽大樹土球和根系充分吸水,保證運輸途中和栽植前土球保持足夠的水分,防止大樹過度蒸騰失水,提高移栽成活率。灌水處理還有利于挖掘成球,防止土球因土壤過干而散開。灌水處理要在移栽前3~4 d進行,本著澆足澆透的原則實施灌水。
2.1.3 斷根處理。移栽前,有條件的、15年未移栽或斷根處理的大樹,須提前1~2年進行斷根處理。移栽較易成活的大樹,若是帶土球或正常季節(jié)移栽可不必進行斷根處理。斷根時間可在立春天氣剛轉暖至萌芽前,或者秋季落葉前。方法是按胸徑的4倍外挖溝斷根,斷根的截面要整齊,并用10~20 mg/kg的ABT生根粉藥液拌黃土成糊狀,涂抹在斷面的創(chuàng)口上,然后再覆土踏實澆透水,斷根應分期交錯進行。
2.1.4 冠梢處理。為減少移栽斷根后樹冠水分蒸騰,保持樹木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水分代謝平衡,提高移栽的成活率,移栽前要根據(jù)樹木的生長習性進行修剪,修剪時要以盡量保持樹木原有樹形為原則。修剪的重點是疏除下爪枝、病蟲枝、徒長枝、交叉枝、枯枝及過密枝。對發(fā)枝能力強的落葉樹和再生能力強的常綠闊葉樹可進行適當?shù)臉涔谛藜羯踔量梢越馗?。樹干截面要用傷口愈合劑處理,也可涂上白色調和漆或用塑料薄膜包嚴,防止水分蒸發(fā);對于再生能力弱的樹可適當疏枝打葉。
2.2 起苗與運輸
2.2.1 起挖及包裝。人工挖掘軟材包裝移栽法是最常見、最實用的挖掘辦法。大樹移栽時,一定要盡可能加大土球,一般可按樹木胸徑的6~8倍挖掘圓形土球或方形土臺進行包裝。相對較小胸徑為10~15 cm 的常綠喬木挖掘圓形土球,用蒲包、草片或塑編材料加草繩包裝(樹干用浸濕的草繩纏繞至分枝點)。此外,還有木箱包裝移栽法,適用于挖掘方形土臺和胸徑較大的的常綠喬木。落葉喬木一般采用休眠期樹冠重剪、盡量保留較大較多根系的裸根移栽法,挖掘包裝相對容易[2]。但樹干也應用草繩纏繞,以免在吊裝過程中碰傷樹皮,影響成活。
2.2.2 運輸。大樹的吊裝與運輸是大樹移栽中重要的步驟,影響大樹成活率、園林施工質量和樹形的保持。裝載大樹時,要注意將大樹根部朝向裝運車頭部,在吊裝過程中要保護好土球,防止土球破散,最好一次性吊裝成功。樹干包柔軟材料用軟繩扎緊,樹冠用軟繩適當纏攏,土球下墊木板固定,然后及時送到栽植地;運輸中樹枝干和土球要遮蔭,以防水分過多蒸發(fā)。裝、運、卸都要保證不損傷樹干、樹冠及根部土球。
2.3 適時移栽
2.3.1 移栽時間。大樹移栽最好選擇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一般的大樹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移栽為宜,各地可根據(jù)當?shù)貧夂蛞蜃泳唧w確定,一般應在春季新芽萌發(fā)前20 d移栽完。切忌在夏季樹木蒸騰量大時移栽,如特殊情況下需反季節(jié)移栽,也要避開大樹生長旺盛期。移栽前注意天氣情況,應避開高溫、低溫天氣和大風天氣等。
2.3.2 栽植。在栽植地,大樹移栽前要對穴土做滅菌殺蟲處理。正式移栽時,先在樹穴底鋪一層營養(yǎng)土,緊接著拆除土球上的包扎物,以免草繩等包扎物影響根系斷面的愈合及新根的生長。借助吊車把大樹緩緩移入穴中,扶正時注意方向和樹形視覺美觀等問題。在栽植過程中,要根據(jù)樹種特點和立地條件,確定適宜的栽植深度。填土時要分層回填、踏實(土球四周和地表也要加鋪營養(yǎng)土),當回填土至土球高度的2/3時,澆第1次水,待水滲畢后再填滿土(注意此時不要再踏實);然后在外圍修一道圍堰,澆第2次水,澆足澆透。在第1次澆水前要設立支撐架對大樹進行固定,支撐架要牢固,防止?jié)菜蠛秃笃跇潴w擺動。
2.4 后期管理
俗話“三分栽,七分養(yǎng)”。大樹移栽后日常養(yǎng)護管理是保證樹木成活率的關鍵。栽植時要一次性澆透水,天氣晴朗應在栽植后6~7 d再澆1次,以后每隔15 d澆1次水。另外,對于新移栽的大樹要采取保濕措施,防止水分蒸發(fā)??蓪涓蛇M行包裹,把草繩纏繞到樹干及粗大的側枝上,不時地對草繩和樹冠噴水以保持樹體濕度。常綠樹木要進行遮蔭,高溫蒸發(fā)量大時,要噴蒸騰抑制劑,減少枝葉蒸發(fā)量。雖然施肥有利于恢復樹勢[3],但大樹移植初期不宜施肥,以免施肥后新梢徒長,增加葉面蒸發(fā)量,而大樹根系又尚未完全恢復不能供應水分,從而引起回芽。根系萌發(fā)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4-5]。必要時還可設置圍護欄,防止人為對大樹造成傷害。大樹移栽成活后,要根據(jù)樹形及樹種特性及時抹去樹干及主枝上一些不必要的萌芽,集中養(yǎng)分培養(yǎng)優(yōu)美樹冠,達到大樹移栽綠化的預期目的和生態(tài)效應[6]。
3 參考文獻
[1] 鄭翔,鄭瑞杰,高榮海.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yǎng)護管理技術[J].農(nóng)業(yè)科技與裝備,2010(4):18-20.
[2] 王美荷,銀根喜.園林綠化大樹移栽配套措施[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08(12):53-54.
[3] 黃自文,周俊輝,鐘熾威.綠化施工中非季節(jié)大樹移栽技術的探討[J].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08,20(3):30-32.
[4] 郭艷霞.大樹移栽技術及栽后管理措施[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8(6):159-161.
[5] 葛歡.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yǎng)護管理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278.
[6] 陳李紅.幾種綠化樹種大樹移栽技術[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3(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