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則洪
摘要 獼猴桃為藤本果樹,果實營養(yǎng)豐富。發(fā)展獼猴桃生產(chǎn),對推動我國種植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從實生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技術(shù)、嫁接苗管理3個方面總結(jié)了獼猴桃嫁接育苗技術(shù),以期為廣大果農(nóng)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獼猴桃;育苗;嫁接技術(shù);嫁接苗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6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1-0095-01
獼猴桃為藤本果樹,又名奇異果、藤梨、毛梨、陽桃等,原產(chǎn)地為中國。獼猴桃營養(yǎng)全面、豐富,其果實中VC含量特別高,100 g鮮果中含VC 100~400 mg、蛋白質(zhì)0.8 g、碳水化合物14.5 g、膳食纖維2.6 g、VA 22 ?滋g、胡蘿卜素130 ?滋g、硫胺素0.05 mg、核黃素0.02 mg、煙酸0.3 mg、VE 2.43 mg、鈣27 mg、磷26 mg、鉀144 mg、鈉10 mg、鎂12 mg、鐵1.2 mg、鋅0.57 mg、硒0.28 mg、銅1.87 mg、錳0.73 mg,被譽為“維生素之王”“長生果”“美容果”等,深受人們青睞[1]。獼猴桃原產(chǎn)于青海、新疆、內(nèi)蒙古,現(xiàn)在全國各地均有廣泛栽培。獼猴桃早結(jié)豐育,嫁接苗定植第2年即可結(jié)果,第4年進入盛產(chǎn)期,平均鮮果產(chǎn)量約30 t/hm2,經(jīng)濟效益十分可觀。蘇州地區(qū)栽培的獼猴桃主要是中華獼猴桃系列品種,主要采用嫁接法繁殖種苗。
1 實生砧木苗的培育
1.1 種子采集
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選擇充分成熟、無病蟲害的果實采集種子。先將果實堆積,變軟后裝袋,然后將果實去皮揉碎,壓盡果汁,去掉肉質(zhì),清洗種子,在室內(nèi)陰干后放入布袋中保存,置于干燥涼爽處貯存[2]。
1.2 種子沙藏
獼猴桃種子經(jīng)低溫沙藏后才能出苗。播前將干藏的種子取出,用溫水浸種1~2 h,再用冷水浸一晝夜,撈出后用5~10倍的濕潤河沙拌勻裝袋,一般沙藏50~60 d。沙藏期間要注意每隔10~15 d檢查1次,以防霉變。第2年春種子露白時便可下種。也可采取冰箱變溫處理(5 ℃冰箱中放置2~3周后再放入10~20 ℃的溫度中)和冬前12月直接播于苗床中越冬處理,同樣能達到提高發(fā)芽率的效果。
1.3 苗床準備
在播種前應(yīng)整理苗床。苗床宜選擇在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呈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地塊。播種前15 d進行深翻、平整、細耙,施足底肥[3],底肥以腐熟畜禽糞等有機肥為主,用量為1 500 kg/hm2;然后做好畦田,畦面寬0.8~1.0 m、高0.1~0.2 m。因獼猴桃苗易受立枯病和猝倒病病菌感染,所以最好在播種前用托布津或多菌靈等農(nóng)藥對土壤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1.4 適時播種
獼猴桃以春播為主,播種日平均氣溫以11.9 ℃左右為宜。播種前3~7 d澆透水,待土壤濕度適宜時再播種,并輕壓土壤??刹捎脳l播或撒播方式播種。①撒播法,即將種子與沙混合后直接撒播在準備好的畦面上,一般播種量為3~5 g/m2。播種后,用木板輕輕壓實畦面,再用細篩篩一層草木灰覆蓋種子,厚度為2~3 mm,以完全覆蓋種子為宜;上面再覆蓋一層稻草,以利保墑保溫,并澆1次透水。②條播法,即先開寬3 cm左右的平底溝,溝深約1 cm,行距約10 cm,將種子帶沙均勻播入溝內(nèi),再用細篩篩一層陳草木灰覆蓋種子(厚度為2~3 mm),上面再蓋一層稻草等秸稈物,淋透水便可。
1.5 苗期管理
①澆水。獼猴桃種子播種淺,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因而須經(jīng)常澆水,保持苗床濕潤,以利出苗。②間苗和移栽。幼苗長出4~6片葉時,移苗成活率最高。移栽時,幼苗栽植行距為12 cm、株距為4 cm,當年可以嫁接。移栽后要及時澆透水,同時要搭遮陽棚或遮陽網(wǎng)[4]。棚頂離地面高50 cm,遮陽網(wǎng)透光性以40%~50%為宜。③幼苗管理。幼苗期要經(jīng)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可施經(jīng)發(fā)酵的尿水作追肥,切忌施肥過量,以防燒苗。當幼苗長至20 cm時摘心,及時抹除基部萌芽。
2 嫁接技術(shù)
2.1 接穗選擇
應(yīng)選擇生長健壯、品種純正、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一年生枝條。冬剪時,將接穗收集登記,掛牌沙藏,以備翌年使用[5]。
2.2 嫁接時間
在春、夏、秋季都可以嫁接培育獼猴桃嫁接苗。
2.3 嫁接方法
獼猴桃嫁接方法有劈接、芽接等。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帶木質(zhì)芽接,一年四季都能采用。具體方法:首先,選砧木離地面5~10 cm光滑處,在下部或45°向下切一刀,長度0.3~0.4 cm,深度為砧木直徑的1/4~1/5,再從其正上方的2 cm處向下斜切至第一刀處,去掉切塊;其次,用同樣的方法切削接芽,在接穗飽滿芽上、下方各1 cm處下刀,切出帶木質(zhì)芽塊,其大小盡量與砧木上切口一致;然后,將切好的芽塊插入砧木切口,確保一邊形成層對齊;最后,用彈性塑料條將所有傷口包嚴綁緊,防止水分散失。
3 嫁接苗管理
3.1 剪砧
早春嫁接,成活后立即剪砧;夏季嫁接,成活后可先折砧后剪除;秋季嫁接,成活后不剪砧。
3.2 除萌
嫁接成活后,及時剪除接口以下部位萌發(fā)的不定芽。若發(fā)現(xiàn)接芽未成活,要選留1~2個健壯的萌條,以備補接。
3.3 立支柱
獼猴桃接芽成活剪砧后,很快萌發(fā),迅速抽生出幼嫩的新梢,易被風吹折。因此,為避免嫁接前功盡棄,必須盡早設(shè)立支柱。
3.4 松綁
在嫁接成活后2個月左右,新梢開始木質(zhì)化時,要及時解除砧木上的綁扎物。在不妨礙苗木生長的前提下,解綁宜晚不宜早,但要注意防止解綁過晚導致塑料條勒入皮層,影響營養(yǎng)輸送。
3.5 摘心
當幼苗生長到20~60 cm時,應(yīng)及時摘心,以促進枝干加粗生長和分枝充實。
3.6 中耕除草
幼苗期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確保土壤疏松、田間無雜草危害。
3.7 病蟲害防治
嫁接苗在苗期生長季節(jié),如遇病害,應(yīng)及時使用防病藥劑防治病害;如遇蟲害,必須及時使用針對性農(nóng)藥防治,以確保獼猴桃幼苗健壯生長。
4 參考文獻
[1] 獼猴桃的育苗技術(shù)[EB/OL].(2018-06-30)[2018-07-01].https://wen-ku.baidu.com/view/8b07fd0b763231126edb11c8.html.
[2] 劉建明,梅文漢.獼猴桃育苗嫁接技術(shù)[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0(9):226-227.
[3] 獼猴桃嫁接苗的管理[EB/OL].(2018-06-13)[2018-07-01].https://wenku.baidu.com/view/bf1543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e.html.
[4] 陜南地區(qū)獼猴桃育苗技術(shù)[EB/OL].(2017-07-04)[2018-07-01].http://www.docin.com/p-1965760135.html.
[5] 張娜,郝群章,黃坤.提高獼猴桃嫁接成活率的關(guān)鍵措施[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12,15(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