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蕾
語文教學中,識字就像“第一塊磚”,是整個“語文屋”非常重要的基礎?!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的重要性。低年段學生“會認”和“會寫”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教會學生認字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識字的能力,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自主識字習慣。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識字方法。教師教授生字時不僅要讓學生會認讀字,更要從學生角度總結出符合他們能力的識字方法,將方法教給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自主獨立的識字能力。
1.根據(jù)漢字構字的規(guī)律識字。漢字是音、形、義相結合的語言符號,許多字是表音也是表意文字。我們翻看課本時會發(fā)現(xiàn),低年級教材中有很多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他們通過特點選擇恰當方法來識字。象形就是把事物的輪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畫出來,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體可像的名詞,如日、月等。象形字將形和義的關系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我們可以用圖畫幫助學生去識記。
2.根據(jù)生字部件組成的特點識字。教學中我們依據(jù)生字部件的特點來將它們分類,如同偏旁字、不同偏旁音近字,可歸納概括出“加加、減減、換換、合合”等方法。如“描”的“提手旁”換成“目字旁”就是和眼睛相關的“瞄”,等等。
3.通過生動有趣的方法幫助識字。低年段學生本身對趣味游戲就十分感興趣,語文課堂中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去猜字謎、編童謠等。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順口溜”十分喜愛,如在教授“盤”這個字時,首先帶領學生回憶基本字“舟”,然后編一句兒歌:“小舟真調(diào)皮,一下跳到皿字上?!泵钊M生,學生樂于學習。
在學生識字過程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學習漢字一定要將漢字的音、形、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達到好的識字效果。
學生學會方法后,最重要的還是加強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獨立自主識字的能力漸漸養(yǎng)成并得到提升。
1.課堂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創(chuàng)造機會。學生在課堂上識字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應地我們也要循序漸進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第一,如果學生識字時剛接觸上述識字方法,老師要在一旁做好引導工作,教會學生正確使用。第二,如果學生掌握到一定程度,可以自己選擇已掌握的方法進行討論交流,教師也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你是用什么識字方法來記憶的呢?”讓學生逐漸形成和提高識字能力。第三,如果此時學生已經(jīng)將本課需要學習的生字認讀,教師可再通過一些訓練來幫助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這些字,讓學生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都能認識這些字
2.課外閱讀中多樣方法創(chuàng)建平臺。除了在校的學習,如果想真正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還需學生自主課外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做好“指路燈”,讓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將自己所學識字方法多加運用,在識字過程中做好標注工作。
識字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局限課堂中的資源,也要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如校園中同學的名字、樓道上的名人名言、大街上的牌匾、視頻中的廣告等。而發(fā)現(xiàn)這些生字也需學生學會觀察,教師要做好鼓勵和引導工作,讓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生字,進而識字。
作者簡介: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zhèn)永平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