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土壽
摘 要:學生個體的發(fā)展與班集體發(fā)展是相互相承的,良好的班集體不是自然成長起來,它是教育者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構建良好的班集體過程中,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了解學生,并在這基礎上協(xié)調(diào)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完成教書育人的活動。班主任了解學生除了要有正確的“以人為本”的觀念外,還要有科學的方法。
關鍵詞:了解 教育 觀察 談話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09-01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教育家要在多方面來培養(yǎng)人,那么他首先應該從多方面來了解學生。作為一名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全面了解學生,從而能夠有的放矢地教育培養(yǎng)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點。因此,了解研究真實的學生,不論班主任教育學生個人還是管理班集體都是首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提高工作措施的針對性?!爸恕本褪橇私庋芯繉W生,“善教”就是采取適當?shù)慕逃绞椒椒?。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有“重人”的精神,稱人為“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在了解人研究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孔子十分重視因材施教,強調(diào)“識材”“辨材”。這些文化傳統(tǒng)和教育傳統(tǒng)既是班主任了解研究學生的寶貴資源,也是教育工作者學習研究的重要課題。
1 運用觀察法是班主任了解研究學生常用的方法
班主任利用觀察法研究學生時,要觀察目的明確、內(nèi)容全面、結果客觀。班主任觀察學生的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點并辨明其優(yōu)缺點,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措施,盡力發(fā)揮學生的的聰明才智,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以期完成教育目的。班主任觀察學生內(nèi)容的全面是說要觀察學生的各個方面,對學生作較長時間的觀察,以便知其全部,而不致于將人“瞧扁了”。觀察結果的客觀性是指對于觀察得來的事實要細究其因,作出正確理解,不可主觀想當然,致使觀察失真。
在了解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身體力行,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以防止誤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帶領他的一幫弟子游說到陳、蔡國之間,當時正值窮困,生活艱難,已經(jīng)餓了好多天,孔子派他的弟子顏回去討了點糧食回來,在煮飯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用手在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吃了,開飯之前,孔子故意說,“這飯干凈嗎?吃之前,我要先去祭奠一下我的父母……”想以此來讓顏回主動承認錯誤,誰知道顏回說,“飯不是很干凈,剛煮飯的時候,有點黑碳飄到了飯里,丟了覺得可惜,于是我就把它拾起來吃了?!笨鬃宇D時悟出了一個道理,對他的弟子們說,“所信著目也,而目尤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尤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也?!泵髅饔H眼看見顏回偷吃,而實際卻是在剔除污穢,以潔食奉師,可見“目不可信”; 孔子平時對顏回最信任,而今卻也產(chǎn)生疑惑,可見“心不足恃?!笨鬃用靼渍嫦嗪笫指锌骸爸斯滩灰滓?!”班主任利用觀察法研究學生時要盡可能了解事實的完整真相,善于排除干擾因素。觀察是一時一事。它反映的只是學生、班級的一方面或一時之情況,而且大多是現(xiàn)象。因此,班主任在積累了這方兩的“事實”“現(xiàn)象”之后,要時時靜下心來將這前前后后的東西聯(lián)起來想想。這聯(lián)起來想想十分重要,以往個別的事件在這里有了意義;也可由此得出對班級學生的整體理解,更由此可排除許多偏見,得出自己的看法。第斯多惠說:“因為個別人不是抽象的,而是一個個體,不是生活在一個抽象的時間和抽象的地點,而是生活在一個具體的時間和具體的地點和環(huán)境。所以教育人時不單要看一般人的特點,時間與地點的關系,而且也要看人的特性中個別的本質(zhì),要看人生活其中的時間和地點的各種因素。教育人必須根據(jù)人的特性。”
2 對話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是探索真理與自我認識的途徑
談話是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和情感交流的橋梁,語言的力量非常巨大的。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時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話,就能給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氣,即使處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溫暖。而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如一把利劍,刺傷人們脆弱的心靈,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陣陣的嚴寒,由此可見語言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注意語言用語,合理運用談話法對學生展開教育。
班主任和學生談話既可是非正式的,也可是正式的。但無論哪種形式,班主任要和學生談話,首先態(tài)度上要真誠,真誠的態(tài)度是談話的基礎。中國幾千年來很強調(diào)師道尊嚴,這固然有其合理、積極一面,但往往將話語、主權收歸教師,這和當前實施素質(zhì)教育改革背道而馳。班主任和學生的談話要在民主平等,共同探討的基礎上進行,允許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然后班主任再以理服人,說教才能更有效,更好地感化學生,讓學生心服口服。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盡可能地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采取適當?shù)慕逃龑Σ?,逐步讓學生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教師只有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學生,才能真正從被教育者的立場去看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任務。
3 結語
班主任了解研究學生的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調(diào)查訪問法和材料分析法等。班主任了解研究學生旣要看到學生的普遍性又要發(fā)現(xiàn)其特殊性,了解研究其穩(wěn)定的特點又要了解研究其變化的方面,“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班主任教育管理學生是“面向未來”的, 而未來是現(xiàn)在的延伸。因此,班主任在了解研究學生時著重了解研究學生的現(xiàn)狀及下一步發(fā)展的可能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