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彥玲
[摘 要]教師應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游戲及游戲精神的內涵進行解讀,了解體育游戲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游戲精神給予學生自由、體驗、創(chuàng)造、協作、平等的精神觀;游戲精神引領下的課程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實現人的自由、創(chuàng)造、平等的發(fā)展。
[關鍵詞]游戲;游戲精神;游戲人;體育課程與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3-0052-02
游戲,伴動物而生,早于人類文化的產生。史丹納在肯定赫伊津哈的論斷時說:“真正的、純粹的游戲是文明的柱礎之一?!倍@里“真正的”“純粹的”游戲所指的是蘊含著自由、平等、創(chuàng)造等游戲精神的游戲。現代體育課程與教學中很多的內容都滲透著游戲成分或游戲要素,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游戲可以帶動師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在實踐中,體育教師和學生對游戲的理解有偏差,部分教師甚至把游戲僅僅當成一種教學的工具,只重視體育的外在形式,忽視了游戲的精神價值。
一、游戲和游戲精神
1.主體性的精神
學生的主體性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學生主體性的有效實行對于培養(yǎng)全面、健康的人意義重大。傳統(tǒng)教育中的學生受限于死板的課程與教學模式,游戲精神引領下的學生應該是自由的、有創(chuàng)造性和探究性的。伽達默爾曾明確指出游戲的主體是游戲本身,而不是游戲者。但是現在不少教師則認為游戲是游戲者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方式,游戲參與者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游戲搭檔、游戲場所、游戲規(guī)則等,游戲者是起主導作用的,突出了主體地位。
2.體驗性的精神
玩得開心是游戲的最初品質。馬斯洛認為:人在能力制高點體驗時,比在其他時候都能夠更好地和更完善地運用自己的全部潛能,比任何時候都聰明、敏感、有才智。在體育教學中,游戲是一種精神體驗,是師生共同完成的活動。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通過游戲溝通協作,相互啟發(fā),在共同體驗游戲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自我生成、自我超越和自我升華。
3.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
游戲者在游戲過程中處于身心放松狀態(tài),他們神經傳導更通暢,細胞更活躍,更富有想象力,為新思維新方法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游戲時,游戲者從日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處于完全釋放自己的狀態(tài)。創(chuàng)造精神在學生的世界里展現得淋漓盡致,學生參與游戲不受目的和手段、思維方式的制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創(chuàng)造組合對象。游戲過程中,學生可以自覺地、積極地、隨意地駕馭一些客觀環(huán)境。
4.協作性的精神
在游戲中的參與者較多的是組隊游戲(如籃球、足球、排球、娛樂性比賽等),組隊游戲中每個參與者都是獨立的個體,又是群體的一部分。由于群體目的需要,參與成員之間必須相互協作,否則,游戲便很難進行下去。
5.平等性的精神
游戲中的參與者是平等的,是不能超越游戲規(guī)則和權限的,在規(guī)則下要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游戲過程中的標簽(如籃球的中峰、后衛(wèi)隊長等),社會身份地位等外在差別是不存在的。體育教學也同樣要讓學生處在一個平等的狀態(tài)中,不僅要實現學生與學生的平等,還要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只有在平等的保護傘下,學生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才能學會團結協作。
游戲中蘊含著自由、體驗、創(chuàng)造、協作及平等的精神價值,游戲精神是一種自由的精神、創(chuàng)造的精神、探索的精神。我國學者石中英先生把游戲參與狀態(tài)的人稱為游戲人,石先生認為:人人都喜愛游戲;人人都生活在游戲之中;人人都是游戲參與者;人人都是在游戲中才能更加看清自己,才能避免司空見慣的“異化”危險。
二、游戲精神視野下的體育教學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對照
體育最早起源于原始社會人類的實踐生產活動。體育游戲應是一種人們的娛樂形式,不帶任何功利色彩,但是直到近代,體育才被納入學校的正規(guī)課程?,F代體育教學中依然保留著許多游戲的成分,很多內容都滲透著游戲要素。游戲既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師生在游戲的歡樂氛圍中,能充分體會到游戲帶來的團結互動。在游戲過程中能較好地使學生了解、掌握有關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學生身心的統(tǒng)一。在游戲精神視野下的體育教學目標,是要通過創(chuàng)造不同的游戲情境,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游戲狀態(tài),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師生達到“自由、自愿、自足、忘我”的境界,讓游戲精神貫穿體育課程教學的始終。
在游戲精神培養(yǎng)教學的目標上看,體育教學理應培養(yǎng)的是游戲參與者,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熱愛體育游戲,樂于參與游戲,感悟游戲精神。游戲精神的滲透就是要使學生“喜歡參與、終身參與”體育鍛煉。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情感體驗,能使其感悟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激發(fā)學習熱情、探求體育知識和技能最持久有力的內在驅動力。教師在游戲中應該明白,體育教學中游戲的運用不是單純?yōu)榱送瓿山虒W任務,更不是為了報酬。而是設法創(chuàng)設一種游戲情景,在這種情境下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游戲,在游戲中互動,實現師生心靈的對話和碰撞,體驗游戲的樂趣。
三、游戲精神帶給體育課程的暢想
1.游戲精神引領下體育課程的目的觀
體育課程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體育游戲人,是使每名學生都喜歡體育游戲,參與體育游戲;游戲精神引領下的體育課程與教學,讓體育教師的教學思想有一種突破與超越。有游戲參與的體育教學,要求教師正確領悟其精神和價值,把握體育運動與體育游戲的契合點,運用游戲教學智慧,使二者有效結合,引導學生進入游戲狀態(tài),增強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養(yǎng)成終身體育習慣。
2.游戲精神引領下體育課程的內容觀
體育課程的內容是服務學生的,選擇和設計要從學生出發(fā),充分考慮其主體性。在游戲精神引領下的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必須主動探索新的游戲素材,為教學內容提供更多的選擇。教師還要充分發(fā)揮自主創(chuàng)造性,在正確的教育理念下合理地結合本地教學資源,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并選擇適合教學的游戲素材。教師在發(fā)揮自主權力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意愿,對教學內容適當調整,以便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只有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關注,才能創(chuàng)造出有效的教學情境,師生才能體驗到教和學的幸福與快樂。
3.游戲精神引領下體育課程的評價觀
新課程下的體育教學是培養(yǎng)全面健康的人,體育課程的評價目的也是為此服務的,因此體育課程的評價能測量學生是否接近或達到游戲精神的標準。這種評價必然是動態(tài)的、多元的,不再局限于學生體質的達標,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習態(tài)度成長及其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統(tǒng)一。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再把體育技能測量作為參照的標準,更多地去關注學生學習熱情的調動以及與學生的互動,并在互動中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也不再只關注考試內容,而是根據個性與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在自我挑戰(zhàn)中體驗快樂,達到健康的目的。
綜上所述,體育課程與教學張揚游戲精神的價值,注重學生自主性和個性的發(fā)展,是對傳統(tǒng)體育課程與教學理念的一種超越。使游戲精神內化為體育學習的核心價值,使學生在進入游戲狀態(tài)下,自然而然地實現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增強體質。游戲精神下體育課程的終極目的是培養(yǎng)游戲人,體育課程的設計與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都是為此服務的。游戲精神下的體育課程和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還要具備運用游戲、張揚游戲精神的教學智慧,能夠使學生沐浴在游戲的快樂中,最終實現體育游戲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 黃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