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麗媛
[摘 要]教育的目的即教書育人,教書指的是傳授知識,育人則是指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健康人格、崇高道德的人。高中英語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思想內(nèi)容,巧妙啟發(fā),將思想教育有機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巧設(shè)情境,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思想認識。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思想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3-0023-02
教育的目的即教書育人,教書指的是傳授知識,育人則是指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健康人格、崇高道德的人。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要注意把思想教育有機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內(nèi)涵,適時地啟發(fā)學生,巧妙地將德育穿插在課文教學中,這樣既能豐富教學內(nèi)容,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鼓勵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英語知識技能,掌握一門外語,又要能促進學生心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和綜合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另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與世界各國交往日益頻繁,學好英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突顯了出來。思想教育是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培養(yǎng)適合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需要的外語人才方面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應當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之際汲取情感素養(yǎng)的精華,形成高尚的品格,同時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1.善于挖掘教材的思想內(nèi)容
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思想教育,應該注意緊扣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潛心捕捉知識和德育的結(jié)合點,從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興奮點,注意敏感點,把握共鳴點,使其和教材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所涉及的思想教育范圍很廣,教師只要善于挖掘,就能恰到好處地選用事例,把思想教育滲透到教學目標的設(shè)計、教材內(nèi)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中去。
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第三單元的Reading“Dying to be thin”為例,文中主人公Amy因為減肥而生病,由此教師可以問:“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 looking good or feeling good?”讓學生們展開外貌和健康哪個更重要的大討論,從而引出 “What do you do to keep yourself look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這個關(guān)于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的問題。學生們可以從中學習到只有健康的飲食習慣、適度的鍛煉、合理的休息才能造就好的體魄。“The h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n is our appearance.”這是本課的第一條情感線,還有另一條情感線是寫一個叫做李東的中國人為了救Amy的命,雖然素昧平生,卻愿意捐贈自己的一半肝臟給她。這是何其偉大的一種行為。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People should help those in trouble.”這里是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切入點。
2.巧妙啟發(fā),有機滲透
教師如果只是和學生講一些空洞的理論,是很難達到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講究教學藝術(shù)。進行思想教育時不可生搬硬套,而是應該有目的地選擇具有代表性、啟發(fā)性、思想性的事例,然后把這些事例巧妙地融入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能抓住學生心理上的“敏感點”,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反應,靈活掌控課堂上的復雜局面,因勢利導,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機滲透。
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一單元的Reading“adver?鄄tisement”為例,一提到廣告,學生們就會聯(lián)想到鋪天蓋地夸大其詞的廣告用語,我問學生:“Does an ad tell us the complete truth?”學生們不假思索地回答“No”,接下來就是對廣告的一頓狂批,于是大家得出結(jié)論:“We must not fall for this kind of trick!”這時卻有個學生提出了異議:“The PSAs(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do not cheat us.”我立刻肯定了他的說法:公益廣告旨在教育我們,并幫助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另外補充道:“Even some of the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are true, such as Nike and Apples advertisements.”由此可見并不是所有的廣告都是欺騙人的,有些商業(yè)廣告只是使用一些技巧來促銷商品。對待這類事物,我們首先要擦亮眼睛,去偽存真,辨清是非。在本課的最后,我以課文中的一句話結(jié)束課堂:“We all want to be smart about what we believe, so be smart about advertisements!”這才是唯物主義者應有的態(tài)度:不能一味地否定一切,打倒一切。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又上了一堂生動的哲學思想課。
3.巧設(shè)情境,鼓勵參與
語言脫離了情境,就難以恰當?shù)乇硎鲆饬x,發(fā)揮其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zhì)功能。同樣的,思想教育的滲透也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因此,教師應結(jié)合本學科的特點,運用多種方法,巧妙創(chuàng)設(shè)情境,盡可能地讓學生在獲取語言知識的同時,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在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同時,滲透思想教育內(nèi)容。
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第二單元“Growing pains”的Reading “Home alone”為例,這是一篇關(guān)于成長的煩惱的文章,其中涉及孩子對待家長的態(tài)度問題,我認為這是教育學生尊敬長輩的很好的切入點。現(xiàn)在有不少孩子對父母不尊重,常常出言不遜,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設(shè)計一個情境,如某某學生和父母吵架了,讓學生猜測他們爭吵的原因,然后問學生:“What do you usually ar?鄄gue about with your parents? ”這里可采取group discus?鄄sion的形式,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參與討論。小組成員間的交流,能讓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強化了創(chuàng)造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最后通過group presentation展示討論結(jié)果,了解孩子和家長的矛盾所在。如其中一組學生回答:“We argue about how much time we spend playing com?鄄puter games and our poor marks.”家長關(guān)心的永遠是孩子的成績問題,而學生則更喜歡玩,這是一對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幫學生解開心結(jié),然后再上升到尊敬長輩的話題。總之,創(chuàng)設(shè)道德情境能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去體驗和感悟德育內(nèi)容。
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滲透不同于政治課上的思想教育,它只是語言教育的附屬,但教師也不可忽視它,因為即使只有那么一點點,也有滴水穿石之功效。教師如果能運用一定的教學技巧,在英語教學中有機滲透思想教育,一定可以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 教育部.素質(zhì)教育觀念學習提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 張?zhí)┙?英語課程與素質(zhì)教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