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建
摘要:我國中小學生體質,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學校也高度關注中小學生的鍛煉情況,目前正在開展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讓很多體育項目在小學生中看到了發(fā)展契機,而跆拳道項目由于能增強體質,培養(yǎng)禮儀和道德修養(yǎng),得到廣大小學生及其家長的青睞。但是當前小學生跆拳道訓練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結合自身經驗,通過對小學生跆拳道訓練進行調研,就如何更好地讓小學生參與跆拳道訓練提出建議,希望有助于跆拳道運動能夠為更多的小學生所學習。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 跆拳道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8) 9-0107-03
1 小學生進行跆拳道訓練的好處
1.1 促進小學生身體發(fā)展
小學生還處于骨骼發(fā)育階段,適當進行跆拳道訓練,可以刺激軟骨板發(fā)育、改善骨血液供應,這樣可以使骨骼伸長更快,相關研究表明,對于同年級學生來說,參加跆拳道訓練的小學生平均身高比不參加訓練的小學生要高。
在進行跆拳道訓練時,小學生肌肉會加速生長、力量增加,相關研究表明,對于同年級學生來說,參加跆拳道訓練的小學生平均體重、上下肢圍度與肌力方面,優(yōu)勢顯著。在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泌尿等內臟器官等方面的發(fā)育都有較好促進作用。
1.2 提升小學生運動素質
跆拳道訓練對小學生運動素質能有全面提高的作用。熱身階段的壓腿和抽筋環(huán)節(jié)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柔韌性,正式訓練階段的馬步、踢腿、下劈等動作的練習可以提高小學生踢腿的力量、高度和速度,實戰(zhàn)訓練通過各種部位進行不同的踢法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平衡能力。相關研究表明,小學生在跆拳道訓練后體能大大增強。
1.3 促進小學生心理素質提高
小學生處在心理素質發(fā)育階段,這段時間既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又對成人存在一定依賴性,這階段的心理素質不夠穩(wěn)定、成熟。雖然我們說小學生模仿能力強等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持久等缺點,需要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心理素質進行培養(yǎng),最終養(yǎng)成勇敢、活潑、積極的心理特點。
而跆拳道正是一項能夠促進小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綜合體育運動,根據跆拳道“以禮始,以禮終”的理念,小學生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對這一理念的理解也更深刻,情感理念與行為力量相互結合,在加強小學生自我認識的同時培養(yǎng)應急處理能力。
跆拳道課程教學過程是通過給小學生創(chuàng)建有挑戰(zhàn)性的場景,讓小學生體驗戰(zhàn)勝困難的快感以及團隊合作的樂趣,促進其積極自信、堅忍不拔的品質。同時在訓練過程中能夠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劣勢,讓對自身能力、興趣等方面有準確的認識,在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其自信、堅韌的品質,激勵小學生在今后遇到困難時能夠勇往直前。
2 小學生在參與跆拳道訓練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趣味性不夠
目前,小學生進行跆拳道訓練主要以校外場館訓練為主,而校內體育課開設跆拳道較少,而校內體育課是小學生教育重要組成部分,而通過與大量小學生溝通來看,有超過50%的小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而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前體育課上課不好玩,也就是說當說當前體育課沒有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校外場館訓練,往往存在師資水平不夠專業(yè)、缺乏行業(yè)統(tǒng)一標準指導、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使得小學生在跆拳道訓練過程中感受不到樂趣,最終也影響小學生跆拳道的訓練水平。
2.2 場地問題
對于校園體育課來說,雖然近年來加大了對小學生體育教學方面的投入,但是由于跆拳道教學對場館要求較高,目前大多數學校并沒有專業(yè)開展跆拳道教學的場地,導致小學生跆拳道教學體驗感較差,使得小學生無法準確感受到跆拳道的魅力。而對于校外場館訓練來說,存在距家較遠,參與培訓的動力不強等問題。
2.3 安全問題
小學生安全問題是一個廣泛關注的問題,由于跆拳道帶有一定的對抗性,無論是校內體育課還是校外場館培訓,跆拳道教學者都非常關注小學生跆拳道訓練的安全問題。
對于校園體育課來說,學校和家長都高度關注在校期間的安全問題,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學校不愿意開設跆拳道這種具有對抗性的運動,避免學校事故的出現。對于校外場館培訓來說,不少場館出于安全問題的考慮,對小學生只是簡單的培訓,對跆拳道各方面的訓練效果有限。
3 跆拳道引入小學體育課注意點
3.1 體育課與文化課的關系
首先,我們應明確對于小學生成長來說,體育課和文化課是相輔相成的,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可以使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促進小學生腦部血液循環(huán),使頭腦更加靈活,促進小學生智力發(fā)展,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是小學生全面素質培養(yǎng)過程中不可缺少環(huán)節(jié),學校需要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現狀條件開展相適應的體育競賽活動。
3.2 跆拳道與其它體育課程的關系
跆拳道的競爭性和觀賞性均較強,受到小學生的熱烈歡迎,跆拳道與其它體育課程相比具有以下幾點優(yōu)勢:
一是場地器材簡單,跆拳道為室內教學,所需教學空間小,受天氣影響小,教學用具只需要簡單的護具和腳靶;
二是安全性高,很多人認為跆拳道由于對抗性較強存在安全性問題,但是實際上跆拳道室內場地大多為木質地板或跆拳道專用地墊,練習過程中摔傷、碰上情況較少,危險性低于籃球、足球等大型球類項目;
三是有助于提高道德修養(yǎng),跆拳道的精神為“以禮始、以禮終”,訓練過程中會融入講廉恥、講禮儀和有修養(yǎng)等情感標準,有助于小學生提高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修養(yǎng)。小學體育課在引入跆拳道教學這一問題上需要重點考量跆拳道的文化特色,更新體育教學理念,實現體育教學突破。
4 如何更好地讓小學生開展跆拳道訓練
4.1 重視小學生參與意識
跆拳道訓練如果沒有個體的參與和投入,那么這個個體也很難成長,所以在小學生跆拳道訓練過程中,教學者應重視小學生的參與意識,盡可能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跆拳道的樂趣,形成主動學習,充分挖掘小學生求知欲強的特點,讓其觀察優(yōu)秀者的跆拳道動作,讓小學生能樹立自身的目標,而教學者為小學生制定成長路徑,在訓練過程中提升小學生的潛能,促進小學生成長,通過讓整個跆拳道教學過程變得積極主動來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4.2 完善設施合理組織
跆拳道訓練場地應為木質地板或專業(yè)腳墊,檢查護具、腳靶是否完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易到難,訓練過程中注意防止小學生四肢關節(jié)扭傷。在實戰(zhàn)演練環(huán)節(jié),教學者應根據小學生的跆拳道水平和體能水平合理組隊,避免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引起小學生產生厭學和怕學等狀態(tài)。實戰(zhàn)演練是跆拳道教學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組織得當則教學效果好,組織不得當,小學生則會亂成一團,達不到教學效果也容易出現意外事故。
4.3 教學系統(tǒng)化
小學生是一個身體快速發(fā)育的群體,低年級和高年級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異化,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小學生應采用不同特點的教學。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動作訓練易疲勞等問題,跆拳道教學應采用游戲形式,學習跆拳道的精神和基本腿法即可,通過游戲的形式加深小學生對動作的印象以及培養(yǎng)跆拳道興趣。
對于高年級小學生來說,在加強身體素質訓練的同時,可以引入技戰(zhàn)術訓練,根據個體差異不同程度接受不同層次的實戰(zhàn)性訓練,在實戰(zhàn)性訓練中融人戰(zhàn)術指導,同時加強小學生對跆拳道精神的理解,從各維度完善自身對跆拳道的理解。同時保證跆拳道訓練的規(guī)律性,結合實際情況做到每周一次或每周二次,只有保證一定的訓練頻率,才能達到相應的訓練效果。
5 結論
當前跆拳道運動已經成為小學生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生進行跆拳道訓練的效果,學校和家長首先應深刻了解小學生進行跆拳道訓練的好處,其次是把握小學生跆拳道訓練應遵循的原則,最后是分析自身當前在跆拳道訓練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處理好學校引入跆拳道教學與其它課程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跆拳道訓練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佑琴.論跆拳道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培養(yǎng)[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5):40-42.
[2]劉和臣,陳佳琪,刁振東.學校開設跆拳道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2):90-92.
[3]黃海濱.跆拳道運動在中學生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