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玉
【內容摘要】由于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對教學方式提出了嚴格要求。初中語文作為語文教育中的基礎性教育工作,影響著學生的進步成長。只有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進步學習。初中語文教育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語文既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種交流工具,它承載著人們思維、口語交流所需要的詞匯和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式的選擇對于教學成果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比較法是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較多的方法之一。本文將對比較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應用進行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比較法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應用
一、比較法與比較法在初中語文課堂的地位
比較法是一種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它是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在比較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比較的標準和根據,做到有依據的對事物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才是有效的比較,能夠從比較中發(fā)現不同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另外,比較的過程中,還需要客觀的事物進行評價。比較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夠很好加強學生對文章等知識的一項,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
例如蘇教版語文教材中蘇軾的《浣溪沙》一詞: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詞中上闋寫景,山下小溪邊,長著矮小嬌嫩的蘭劃,松間沙路潔凈無塵,畫面清新優(yōu)美,淡雅寧靜。“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一句寫黃昏時瀟瀟細雨中杜鵑的啼叫聲,正所謂鳥鳴山更幽,突出了環(huán)境的靜謐。全詞情景交融,恬淡優(yōu)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語言,充滿人生哲理的議論,表現了詞人執(zhí)著生活、呼喚青春的情懷。而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該詞的上片通過對眼前景物的詠嘆,將懷舊之感、傷今之情與惜時之意交織、融合在一起。不僅是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同時也是慨嘆昔日與伊人同樂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通過對兩首《浣溪沙》進行對比,我們能夠了解到比較學習法在語文課堂上的重要性。通過對兩首詞所表達的感情與作者的經歷進行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區(qū)分。由此可見分析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比較法在應用中的誤區(qū)
比較法在對語文教學有幫助的同時,在應用過程中也經常會有一些誤區(qū)。比較法的錯誤使用能夠使初中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有所降低,十分不利于初中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一般倆說,多數的學生會將自己的一些錯誤見解帶入到語文學習中,在對比法的使用過程中也一樣。這就會導致比較后所產生的結果不夠真實和準確,不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另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強調自己的想法,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一定的限制。
例如,在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這一詩歌中。詩人精練地提取了幾個單純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個意象是單純、明朗、集中、強烈。它們又是豐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fā)讀者多方面的聯(lián)想。這四個意象把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鄉(xiāng)愁”物化、具體化,通過“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他的鄉(xiāng)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tǒng),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xiāng)情懷。在文章的賞析過程中,一些同學會對這種鄉(xiāng)愁錯誤的理解和對比。導致學生不能夠正確的對使人所表達的情緒進行理解,這也是在比較法的應用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
比較法在應用中的誤區(qū)對于語文的學習有著較為嚴重的影響,只有脫離誤區(qū)才能夠更加輕松愉悅的對文學知識進行學習。
三、比較法運用的部分原則
比較法的運用需要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和發(fā)展性。首先,老師需要是對學生有一個較為準確的了解,能夠正確的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修改。其次,老師需要通過不斷的引導來幫助學生激進型學習,促進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
例如,在白居易的《夢江南》中,老師可以根據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進行畫面的匹配,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對古詩詞進行理解和分析。
有原則的正確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育來說是十分有作用的,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能力。
結語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各個國家對于教育都變得越來越重視,我國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想進各種可行的辦法來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較法就是初中語文課堂上較為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通過近年來的試驗也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范兆治. 生物課堂教學中讓音樂引領愉快的教與學——淺談音樂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3(46).
[2] 李豐英. 生物課堂教學因信息技術更精彩——淺談信息技術與生物課堂教學的整合[J]. 學周刊,2014(04).
[3] 汪鐵輝. 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應走出幾大誤區(qū)[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 (05).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縣特庸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