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 王金龍 霍錄廣 劉影
摘要:刺參是一種寒溫帶品種,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是否能正常生長,特別是高溫對它的生存有致命的威脅,2013年7-8月份的高溫,對山東威海、東營的刺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使當?shù)氐酿B(yǎng)殖減產(chǎn)35%。2018年7-8月的高溫對遼寧大連、皮口、鞍子山、凌海、葫蘆島等地受災嚴重,據(jù)了解大連、皮口、鞍子山、凌海受災率90%以上,葫蘆島50%左右。我們通過天氣預報獲取當?shù)仄骄鶜鉁嘏c檢測的水溫之間的關系,得出在葫蘆島地區(qū)7月11日-8月23日平均水溫較平均氣溫高2.68~3.8 ℃,在此范圍內氣溫越高差值越小。結合當?shù)仞B(yǎng)殖情況統(tǒng)計得出刺參安全平均氣溫為28.5 ℃以下。水溫為31.18~32.3 ℃以上時刺參就會發(fā)生死亡。
關鍵詞:刺參;高溫;預警;防控;檢測
1刺參的生物學特征
刺參的自然種群,在全世界分布廣泛,從俄羅斯,日本海,朝鮮半島,到我國的渤海、黃海,均有分布。蘇南平島,被認為是刺參在我國自然分布的最南端。自然分布的刺參在我國緯度分布廣泛,所處海域環(huán)境差異很大,如遼寧地區(qū),其自然海水溫度為 0~24 ℃,而山東地區(qū)則高于其 2~3 ℃。其中山東刺參對溫度耐受力顯著高于遼寧群體。
1.1刺參對溫度的適應性
刺參是一種寒溫帶品種,水溫變化對刺參的生理活動影響顯著。刺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3~18 ℃,最適水溫為10~16 ℃。當海水溫度低于3 ℃以下時,刺參攝食量減少,活動遲緩,逐漸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水溫達到17~19 ℃時,刺參攝食強度大大下降,超過20 ℃后就會進入夏眠。刺參對水溫的要求比較嚴格,過高過低的水溫,將影響刺參的正常生長。成年刺參生長的自然水溫應該在15到30 ℃之間,其較適宜生長和生存的溫度為18到20 ℃。
1.2刺參在養(yǎng)殖過程中的極限溫度
海參最高水溫不能超過30 ℃,通過對葫蘆島地區(qū)養(yǎng)殖水體水溫的檢測發(fā)現(xiàn)極限溫度在32 ℃左右。
2水溫與平均氣溫之間的關系
刺參是一種寒溫帶品種,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是否能正常生長,特別是高溫對它的生存的致命的威脅,2013年7-8月份的高溫,對山東威海、東營的刺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使當?shù)氐酿B(yǎng)殖減產(chǎn)35%。2018年7-8月的高溫使遼寧大連、皮口、鞍子山、凌海、葫蘆島等地受災嚴重,據(jù)我們了解的數(shù)據(jù),大連、皮口、鞍子山、凌海受災率90%以上,葫蘆島50%左右。高溫對刺參養(yǎng)殖的危害如此嚴重,而對如何提前防范,如何預警并沒有多少研究,我們通過天氣預報獲取當?shù)仄骄鶜鉁嘏c檢測水溫之間的關系,提出高溫的預警機制。水溫檢測是從2017年開始檢測的,因為當時我們在做溶氧的檢測,水溫是輔助數(shù)據(jù)。
2.1材料與試驗
使用武漢中易物聯(lián)的P100設備檢測了2017年(見表1)、2018年(見表2)葫蘆島地區(qū)10口參圈1.5~1.8米處水溫,平均氣溫我們采用葫蘆島當天的天氣預報的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求平均值得到。我們跟蹤10口池塘的水溫數(shù)據(jù),因差異較小,我們對10口池塘的水溫做了加權平均,得出如下數(shù)據(jù)。
2.3分析與總結
從實際養(yǎng)殖中收集的信息表明2017年大連、盤錦、凌海、葫蘆島高溫期沒有受災,昌黎局部地區(qū)有較大損失。只有錦州例外,但高溫與低溫處于交替發(fā)生,實際水溫可能沒有太高。且錦州的海參養(yǎng)殖主要集中在凌海,所以我們只看凌海的數(shù)據(jù)。
從2017年的數(shù)據(jù)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連平均水溫沒有超過28.5 ℃,盤錦、凌海、葫蘆島高溫沒有超過兩天,只有昌黎有連續(xù)四天的高溫,實際養(yǎng)殖中有部分損失。得出刺參安全平均氣溫為28.5 ℃以下。這與我們上面得出的結論,平均水溫較平均氣溫高2.68~3.8 ℃,通過計算,(28.5+2.68=31.18)~(28.5+3.8=32.3 ℃),得出在水溫為31.18~32.3 ℃時刺參就會發(fā)生死亡。資料表明與氣溫相比,水溫變化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在升溫過程中,到最高值的日期大多滯后1 d,在降溫過程中,到最低值的日期大多滯后1~2 d,水溫最低值大多出現(xiàn)在冷空氣影響結束后的1~2 d。
3水溫與參圈及周邊設施的關系
經(jīng)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葫蘆島地區(qū)平均水溫與平均氣溫較高的情況下,受災情況相對較輕。我們收集整理了幾個海參主養(yǎng)殖的參圈基本情況見表5。
從表5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今年葫蘆島地區(qū)受災情況相對較輕的原因:潮溝(離海的距離)短、且潮溝深且寬、平均水位較深、沙底、石頭礁的比例大。這樣的條件在高溫期適合大量換水,潮溝深也阻止了水經(jīng)過潮溝的過程中被加熱。我們也了解到在皮口地區(qū)離海近,一天大換兩次水的參圈受影響也較小。
4未來溫度走向的分析
對未來溫度的走向,我們收集了大連從2011年到2018年連續(xù)8年,7-8月兩個月的氣溫數(shù)據(jù),從中選出了每年最高平均氣溫見表6和圖1。
大連2011年最高平均氣溫25.5 ℃,2012年最高平均氣溫27 ℃,2013最高平均氣溫28 ℃,2014最高平均氣溫28 ℃,2015最高平均氣溫28 ℃,2016最高平均氣溫28 ℃,2017最高平均氣溫28 ℃,2018最高平均氣溫31.5 ℃。也就是說近5年來氣溫還是相對平穩(wěn)的, 2018年溫度突然升高是趨勢還是例外就需要2019年來印證。但從大的趨勢來年最高平均溫度在緩慢升高,也就是2019年高溫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5通過平均氣溫來預測高溫的發(fā)生及持續(xù)情況
恐懼來源于未知,因為不知所以恐懼。對于高溫同樣也是如此,我們不知2019年是什么情況,更不知它會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臨。
通過葫蘆島2017年、2018年平均氣溫與水溫的數(shù)據(jù),得出在葫蘆島地區(qū)7月11日-8月23日平均水溫較平均氣溫高2.68~3.8 ℃,這個值與一些資料上的研究結果差異不大。依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通過對天氣預報的跟蹤。就可以提前4~5 d做出水溫的初步判斷,養(yǎng)殖者便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只要有了對未來的預見,我們就不會像2018年這樣手忙腳亂,而是從容應對。
6高溫的預防思路
6.1選用耐高溫型刺參
耐高溫型刺參(150 g左右)在 水溫 29~30 ℃仍能爬行活動、少量攝食,33 ℃參體健康、狀態(tài) 良好,經(jīng)歷了整個夏季高溫期基本不夏眠。
6.2遮陽網(wǎng)降溫
早在2013年山東乳山市就全面推廣參池遮陽網(wǎng)降溫技術。使用遮陽網(wǎng)的池塘比不使用的水溫低2~4 ℃。
6.3其他方法
進入高溫期及時加深水位;水溫過高后及時開啟換水模式;人工降溫(加井水、加冰);用全效底改片、原子氧、水博士,降低高溫的影響;降低水體透明度,提高抗熱緩沖力(納米黑金);增氧設備正確時間使用可降溫。
(收稿日期:2018-08-23) 《河北漁業(yè)》2018年第10期(總第298期)○苗種繁育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572608)。
作者簡介:封巖(1993-),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產(chǎn)養(yǎng)殖。E-mail:605853238@qq.com。
通訊作者:王秀利(1964-),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水產(chǎn)動物的分子遺傳學。E-mail:xlwang@dlou.edu.cn。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8.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