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兵 吳治華
摘 要:零零后學生的管理是當前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太嚴或是不嚴都達不到管理的效果,探究這一代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從管理方法、溝通和交流、校規(guī)制定上找到適合他們的管理方法,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關鍵詞:管理彈性;引導;傾聽;反思定位
零零后出生的學生,是當前教育管理中的一個難點,他們是教學管理中讓人感到頭痛的一代。他們90%以上是獨生子女,有著區(qū)別于常人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方法。鑒于當前的社會背景,我認為現(xiàn)在很多教育方法已經(jīng)不適應對這群孩子的管理要求,必須盡最大努力去改變。這樣才能讓他們成為21世紀的接班人,學校教育也更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培養(yǎng)他們成才立德。
一、改變強制性的剛性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要有彈性
在管理模式上,要改變硬性方式。比如帶有體罰性的方法,要讓他們建立一種觀點:遲到、曠課、不交作業(yè)等就是一種錯誤行為,既然是一種錯誤,就必須克服和改正,這不能有絲毫的讓步。但不能以罰抄作業(yè)、罰站、停課等極端手段來教育。處理學生時,給學生更多解釋的機會,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彈性范圍,這樣學生反而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和教育者進行溝通,更容易改正自己的缺點。因為我們不應該忽視這一代人的心智和成熟程度。
二、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
零零后的學生,對事情的看法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判斷力。比如,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會對自己有什么影響;由于學校所做出的某些規(guī)定、制定的相關措施等,都是從成人角度或是從60、70、80后的人的思維角度出發(fā)而制定的,與他們這代人之間存在代溝,因此,在執(zhí)行某些規(guī)定之前,先應該把這些規(guī)定放在現(xiàn)在的社會大背景下確定,交給學生們去討論規(guī)定的優(yōu)劣,是否存在反對意見,反對的原因是什么。然后進行修訂,通過傾聽學生的心聲,就會讓更多的學生感到學校確實是把育人立德、民主、以人為本作為學校管理的目標和手段。他們也就會認真地去執(zhí)行和遵守。不然的話,他們就會把這些學校規(guī)定看成是成年人強加于他們身上的一種枷鎖,就會故意抵觸,從而使他們學會做表面文章來應付,不能起到真正教育人的目的,也就失去了管理的根本意義——育人。
三、引導,在他們面前更重要
我們很多時候看到,榜樣的引領示范作用有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人的教育和鼓勵。但是零零后的孩子,已經(jīng)無法體會到70、80后出生的人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當年社會背景已經(jīng)遠離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對前輩們吃苦創(chuàng)業(yè)已經(jīng)不持支持的態(tài)度。因此,“好漢不提當年勇”在他們面前更管用;說教的方式已經(jīng)成為過去。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反而更有效果。
四、深刻反思中學教育的目的,真正把育人放在首位
高考的指揮棒仍然左右著從校長到家長的心,仍然忽視著學生的品德教育。所有學校都在喊教書育人,德育為先。但是到今天,對一個學生的評價仍然是學習成績這唯一的標準。深刻反思我們的教育目標,要為學生將來的人生負責,讓他們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事情。
五、學校不能漠視制定的規(guī)定,校規(guī)校紀不能朝令夕改
由于高考的利益驅動,許多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結果不顧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和不同季節(jié)的作息時間要求,任意變更時間。例如,一般情況夏季的早上上課時間是7:10分,冬季早上上課時間為7:30分。但是一些學校變成必須提前10分鐘到校,這樣就無形中把學生的時間占用了,住校學生還好,而走讀的學生就必須把到校的時間提前。甚至有的學生因為家遠,不得不在冬季的早上六點鐘就出門,最關鍵的是縮短了學生的休息時間。因此,各種校規(guī)校紀要有人性化,符合學生當前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引導他們將來終身學習。不僅僅是考上大學,我們高中老師就算完成任務了,將來他們怎樣與我們就沒有任何關系,與我們就沒有任何責任。
21世紀的教育,決定著將來我們國家發(fā)展的大計,而“成才必須先成人”是教育的本源,不管是國內教育還是國外的教育本源都是一樣的,也是從古到今教學思想的本質。我們現(xiàn)在面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教師去思考和反思,面對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代學生,我們必須用現(xiàn)代的管理方式來管理。我們說了多少年的“理解萬歲”,但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做到了多少呢?我們不能臆想學生所做的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是在浪費時間。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思想行為,必須有新的方法來適應,這是大勢所趨,阻止無效,唯有引導,才有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