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菊
摘 要:推廣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校中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他們的動腦動手能力,必然使他們走上社會后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本文通過對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的認識與理解,結合計算機教學,從創(chuàng)新教育、以學為主的教學策略等角度,探索了基于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
關鍵詞: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 分組 協(xié)作 實踐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旨在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進行培養(yǎng),以便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工作需要,為今后的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計算機教學中,采用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能夠加強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實踐,筆者認為采用用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對計算機的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一、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的含義
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是指在班級授課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按一定的規(guī)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的形式來展開合作學習。通過學生的協(xié)作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法。分組是一種組織形式、表現方法和管理手段,而協(xié)作式學習才是該教學法的精髓.分組是為協(xié)作學習服務的,協(xié)作學習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
分組也是很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基礎,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控制在5-8人為最佳,而且分組要堅持同組異質的原則,也就是不能夠將程度好的分為一組,或者將基礎差的分為一組,這樣不但使分組協(xié)作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還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也就是要進行均勻分組,使小組的實力相對均衡。[2]
現代教育觀念強調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其中自主學習體現了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是后兩種學習的基礎;而協(xié)作學習是指學生以多人為單位分組協(xié)作學習,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和提高學習的效率.在協(xié)作學習過程中,個人學習的成功與他人學習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學習者之間保持融洽的關系和相互協(xié)作的態(tài)度,共享信息和資源,共同負擔學習責任,完成學習任務.與自主學習相比,協(xié)作學習更有利于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更有利于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協(xié)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實際上密不可分,自主學習是協(xié)作學習的前提,協(xié)作學習又會促進自主學習
二、基于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以筆者教的計算機專業(yè)課程《Flash動畫制作》為例。有兩個教學班,計算機三班和計算機四班,計算機四班應用了這種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實施步驟如下:
1. 先摸底,后分組
在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模式中,小組是其中的基本單位,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載體,因此小組分組的合理志否,會對教學模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之前,進行科學的分組十分必要。首先對全班同學進行一次基礎知識的測試,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然后要求學生交一份書面的個人報告,包括:個人的性格、興趣、愛好,對這門課程的興趣程度;喜歡什么樣的老師,要求老師如何教授這門課等,根據這份報告和測試成績把學生分類編組,每組6—8人,一個班級大約分5—6個組,每組有一名組長,兩名副組長,學生按好、中、差搭配分開。
2. 實訓室小組協(xié)作學習
筆者這門課每班周課時6個學時,分三次上課,兩次機房上課,一次教室上課。每次上課前教師把本次要講的知識點提前錄成微課發(fā)給學生。讓他們提前預習。機房上課時,按分好的組分配機器,原則是一個組的同學連續(xù)坐在一起,便于互相交流和學習。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微課的學習情況答疑、引導。這大約要用整個學時的三分之一學時。然后把新授的內容放進任務中,給每組分配任務,任務是相同的,讓他們自己操作完成任務。實行組內協(xié)作、組間比賽的學習方式。老師巡回輔導,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生就學習和操作了新授的內容。上完課,要求學生寫一份實習報告,總結這次操作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兩次機房上課的程序是相同的,只是所授的內容不同。[3]
3.教室小組討論與評價指導
(1)小組討論答疑。
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最關鍵的,是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的充分體現,是對知識的總結和提升,也是學生在實踐后對所學知識的系統(tǒng)和提升。教師首先概述兩次機房教學課上所講授的內容,然后按分的組進行討論,討論內容包括:(1)每個組對老師講授的內容,有不會的或不夠明白的或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2)在機房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沒有解決的可以提出。(3)在操作過程中對老師給出的任務有新的方法和見解也可以提出。下一步,給學生留出十幾分鐘的討論時間,討論完后以小組為單位把問題提出來,每個小組每個組員都要有機會提出問題,由組長、副組長組織分配。某小組既便和別的小組問題相同也要提出來,讓老師參考。老師把問題分類歸納,對討論熱烈和提問題積極、勇躍的小組和成員進行表揚,特別是差生更是要鼓勵。最后老師逐一講解學生提出的問題,特別是提問集中的問題,說明大多數學生沒有掌握好,老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一次課下來,老師和學生都是緊張和充實的,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4]
(2)合理的評價指導。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指出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對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鼓勵表揚。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
4.分組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和常規(guī)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比較
這種教學模式的嘗試教學和原來的教學方式相比,有以下幾種優(yōu)點:
1.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原來在機房上課時,有些同學不聽課,操作時玩游戲、聽音樂等,老師很難制止,現在這些現象沒有了。
2.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無論機房分任務操作還是課堂的討論,每個小組的成員都很投入,你學我?guī)?,誰都不愿落后。
3.帶動了學困生。這種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一個互幫互學的學習氛圍,原來基礎差的學生也變認真了。
4.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顯著。通過上表的比較可以很明顯的看出。
三、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對于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注意的問題
1.這種教學模式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并不能認為老師的任務就減輕了,其實老師的職責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因為老師不但要對任教科目內容融會貫通,隨時回答各類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且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景,培養(yǎng)協(xié)作學習的氣氛。
2.多利用鼓勵機制。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多表揚少批評,特別是對待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更是要以鼓勵為主,要尊重學生,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3.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應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善于用不同方式組合思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以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未來職業(yè)生涯中的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4.實行動態(tài)組合。分組后,各組成員并不是一成不變.每隔一段時間,經過檢測分析后,對各組成員及各組的正、副組長作個別調整,保證分組更加合理.
任何一種教學法都不是包醫(yī)百病的靈丹妙藥,基于分組協(xié)作式“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也不例外.它只有和具體學科的特點,教師的教學風格相結合,才能產生應有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 1 ] 施良方, 崔允郭.教學理論: 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 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 2 ] 王春國.探究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8):175., 1999,( 3) .
[ 3 ]張濤.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的應用淺探[ J] .電子測試,2015(12):62-64 .
[ 4 ] 鄭永柏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新模式協(xié)作學習[J] 計算機世界,1996(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