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麗 朱曉云
摘 要:在探究式學習理論的指導下,本文闡述探究式學習在高職橋梁工程教學中應用的背景,探究式學習的核心概念,教學特點,探討了探究式學習在高職橋梁工程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為廣大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 高職 橋梁工程 應用
一、探究式學習在高職橋梁工程教學中應用的背景
橋梁工程是高職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具有專業(yè)理論和工程應用技術的雙重性質,這門課程特點是內容豐富、實踐性強,與其它基礎課和專業(yè)基礎課聯(lián)系較多。它旨在培養(yǎng)學生能夠組織常見橋梁施工的能力,能夠分析、判斷和解決橋梁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其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但是,通過近幾年橋梁工程教學工作及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不盡如人意,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 課程內容抽象,缺少實物教學條件,傳統(tǒng)的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這種教學模式造成的。傳統(tǒng)的授課方法單調乏味,無法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熱情;2) 課程內容難度較大、講授方法單一、枯燥,學生中間聽不懂、跟不下來導致走神;3) 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少;4) “學習無用論”、“混畢業(yè)證”等思想學生周圍蔓延。
因此,一種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的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而探究式學習恰能滿足這些要求。
二、探究式學習的核心概念
探究式學習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現(xiàn)代化運動”中倡導提出的,至今已經有半個世紀多的研究和應用歷史。探究式學習的理念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各國相應地進行改革,將探究式學習納入課程標準,并且強調其重要性。
那么何為探究式學習?本課題將“探究式學習”界定為:教師在課前創(chuàng)設可以供學生課中探究的材料和情景,讓學生圍繞此,以教材為基礎,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自主或者合作討論以尋求答案或者信息,達到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在高職橋梁工程這門課的教學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教學過程,在共同探究中求知,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換為主動的學習。
三、探究式學習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
為了了解學生對探究式學習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關鍵點,以及更有效、有依據(jù)的實施探究式學習,我們課題組專門對我學院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教師應當是學習上的指導者,當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很難的問題時候,愿意翻閱書籍資料,查詢相關知識,然后和同學一起積極討論設法解決,老師在這一過程中和學生交流互動,最終能達到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1.基于高職橋梁工程課程的探究式學習方法和策略的設計
(1)基本流程解析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課題——預習體驗情境——引導探究——組織討論——精講點撥——總結歸納——課后反思
(2)師生角色轉變
(3)具體教學方法和策略
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②創(chuàng)建寬松環(huán)境,營造探究氛圍
③創(chuàng)造互助機會,提高合作意識
④建立多維的評價體系,激發(fā)探究熱情
2.探究式學習在橋梁工程課堂上的具體應用
以橋梁工程中基礎部分的鉆孔灌注樁的施工的學習為例
第一階段:課前,教師錄制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微課程,并將微課程、教學動畫、視頻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習資源上傳到課程平臺,并通過微信群、QQ群等發(fā)布課前預習通知。學生接到預習通知后,到課程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完成課前測驗。
第二階段:課堂上,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某橋基礎為鉆孔灌注樁,共32根,樁長30米,樁徑為1.5米,混凝土C30水下混凝土。鉆機采用反循環(huán)。假設你是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如何進行鉆孔灌注樁的施工?
學生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并進行發(fā)言。
通過學習平臺的課前測驗,以及學生的討論發(fā)言。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通過自學、小組討論能夠掌握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序,場地準備-埋設護筒-制備泥漿-鉆孔-清孔-吊放鋼筋籠-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等,學生也能掌握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基本技術要求。
但在正反循環(huán)的工作原理的理解上存在困難和誤區(qū)。
這時教師將針對學習上的難點,再次播放正反循環(huán)工作原理的動畫,舉生活中的容易理解的例子,通過生活中的喝珍珠奶茶,講述正反循環(huán)原理,反循環(huán)原理類似我們正常的喝珍珠奶茶,而正循環(huán)原理類似我們往珍珠奶茶中吹氣,從而來引導學進行深入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改變以老師和教材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我們教學活動的主體。這種學習方式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進行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序,施工要點,施工技術要求的學習和討論之后,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填寫完成老師提供的技術交底表格,學生通過實際項目案例拓展職業(yè)能力。
第三階段:上交技術交底記錄以及學習評價表。老師通過每組學生上交的技術交底記錄,來把握學生對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學習評價表里體現(xiàn)學生對自我的個體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互評以及老師的點評,通過自評、互評、點評,建立多維的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第四階段:教學后記。任課教師課后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反應、學習結果進行總結,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結語
在高職橋梁工程的教學中,想要更為有效的應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我們必須真正的領悟探究式學習的核心概念,認識到探究式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它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教材為基礎,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從社會、自然以及生活中選取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應用探究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時,老師不能直接將知識解讀給學生,而是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使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對知識產生自己的基本認識,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式學習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橋梁工程的興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橋梁工程的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值得高職院校的教師們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