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脛骨術后骨不連療效。方法:選取在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脛骨術后骨不連患者進行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手術狀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手術時間為1.4-2.6小時,平均手術時間(1.6±0.32)小時,術中出血量為200-550 mL,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61.4±53. 2)mL,在隨訪1年時間之后,在48例患者中治愈率為100%,臨床治愈率較高。結論:采用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方式對脛骨術后骨不連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促進骨折處愈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患者更好的痊愈,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腓骨截骨;骨移植;脛骨術后骨不連;臨床治療效果
脛骨骨折為高能量損傷,由于脛骨解剖結構存在特殊性,在脛骨粉碎性骨折之后或者術中存有不恰當?shù)牟僮饕蛩貥O易導致脛骨骨不連情況的發(fā)生,嚴重影響了患者痊愈,目前臨床上對于脛骨骨折后骨不連的治療方式較多,但是均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采用何種固定以及治療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成為了目前臨床上的熱點以及難點,因此本次對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脛骨術后骨不連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1-2]。選取在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脛骨術后骨不連患者進行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脛骨術后骨不連患者進行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的患者。其中包括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27-58 歲,平均(35.31±12.37)歲。
1.2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 年齡在18-60歲之間,屬于非感染性骨不連。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泌尿系統(tǒng)、腦血管等全身性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糖皮質(zhì)激素者。本研究已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通過,且入組病例均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術前均進行麻醉,在脛骨中下段的前外側(cè)切口,露出斷骨端,對于內(nèi)固定的患者則將內(nèi)固定取出再進行下一步的治療,首先進行斷端纖維結締組織的清除,采用鉆頭鉗咬除壞死骨和硬化骨,并采用鉆頭打通兩段的髓腔直至正常組織,初試復位之時,盡量的對骨折端進行加壓以縮小骨折端的間隙,從而獲得更大的接觸面,選擇合適長度的鋼板對骨折端進行固定,并通過鋼板來維持小腿的完整力線,在測量骨折斷端缺損的多少之后,采取適量的髂骨修剪成合適長度的骨條,將松質(zhì)骨和皮質(zhì)骨填塞于患者的骨折斷端以進行植骨。
1.4療效評價[3]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手術狀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
1.5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資料采用SPSS18.0系統(tǒng)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并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手術狀況,可知手術時間為1.4-2.6小時,平均手術時間(1.6±0.32)小時,術中出血量為200-550 mL,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61.4±53. 2)mL。
2.2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在隨訪1年時間之后,在48例患者中痊愈率為100%,有輕微不良反應者經(jīng)治療后均恢復正常。
3、討論
脛骨骨不連為脛骨骨折尤其是開放性骨折早期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形成原因較多,治療起來也較為復雜,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植骨技術以及內(nèi)固定器械的不斷改良,使脛骨骨不連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但是并發(fā)癥仍較多,不利于患者的康復,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4]。因此本次研究中對脛骨術后骨不連患者采用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進行了治療,臨床效果較為顯著,通過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手術時間為1.4-2.6小時,平均手術時間(1.6±0.32)小時,術中出血量為200-550 mL,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61.4±53. 2)mL,而且在隨訪1年時間之后,48例患者中痊愈率為100%,治愈率極高。
綜上所述,對脛骨術后骨不連患者采用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進行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的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而且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曹烈虎,魏強,陳曉,等.腓骨截骨結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脛骨術后骨不連[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7,(2): 142-148.
[2]章堅林,于博,劉柱同.脛骨骨折髓內(nèi)釘固定圍術期血清FGF-2和IG F-1水平聯(lián)合預測其術后骨不連的價值[J].廣東醫(yī)學,2018,(1):122-125.
[3]劉亮,栗樹偉,李巖,等.骨搬運技術與骨誘導膜技術治療感染性骨不連的療效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7,(1):81-84.
[4]馬騰,王謙,路遙,等.閉合復位髓內(nèi)釘內(nèi)固定治療復雜脛骨骨折術中如何快速判斷遠端內(nèi)外旋轉(zhuǎn)[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7,(10):874-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