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jié),程林收到一條拜年短信:
“陳(實為‘程’)隊長:新年快樂。謝謝你給扶貧戶帶來了方向,帶來了快樂。我們蘭山扶貧戶向你拜年,祝你新春快樂。”
這位貧困戶口中的“程隊長”,今年47歲,是安徽省宣城市審計局派駐涇縣章渡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同時任章渡村三人扶貧工作隊的隊長,因此村民習慣稱他為“程隊長”。
收到這條短信的“程隊長”,開心,也感動。他感慨著:“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p>
章渡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西南部,2005年由蘭山村、章渡村合并而成,總?cè)丝?060人。村子缺乏支撐產(chǎn)業(yè),村民經(jīng)濟收入以水稻、蔬菜種植,蠶桑養(yǎng)殖和外出務工為主。2014年,章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90戶422人。
2017年5月2日,根據(jù)中共宣城市委組織部的統(tǒng)一部署與安排,程林正式入駐章渡村,開啟駐村“第一書記”職責。
“他務實”
在程林的工作搭檔——章渡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莢春芳與村黨總支副書記李金康看來,程林工作起來務實而敬業(yè)。
在扶貧工作中,程林堅持“造血式”,而非“輸血式”。他認為:“在幫扶的基礎上,貧困戶應該實現(xiàn)后續(xù)的自主發(fā)展?!?/p>
來到章渡村后,程林深入了解所有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與扶貧工作隊制定了產(chǎn)業(yè)扶持、技能培訓等幫扶措施。
對因缺少技能而致貧的35戶貧困戶,村“兩委”班子成員與扶貧工作隊積極聯(lián)系縣級勞動保障部門、鄉(xiāng)鎮(zhèn)人社所,組織專業(yè)人員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并協(xié)調(diào)多方解決工作。如今,不少貧困戶已經(jīng)走上了保潔、安保等工作崗位。
經(jīng)過之前幾年的精準扶貧,章渡村2017年的未脫貧人數(shù)僅余3戶6人,而他們是程林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斑@3戶,他們年齡比較大,不適合技術含量高的工作,養(yǎng)殖、代加工業(yè)比較適合?!睘榇耍濉皟晌卑嘧映蓡T和扶貧工作隊召開了專項會議,對貧困戶狀況、特點進行了充分討論。之后,扶貧工作隊三名成員分別向本單位匯報并取得單位支持,由所在單位共同出資為每戶貧困戶提供兩頭豬苗進行飼養(yǎng),并與當?shù)仞B(yǎng)殖大戶達成協(xié)議,由其上門對貧困戶進行養(yǎng)殖指導?!?7塊錢一斤(肉),一頭豬能有三四千塊錢的毛收入?!背塘终f。
在扶貧工作有序開展的同時,章渡村的黨建工作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如今,章渡村村“兩委”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會定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三會一課”制度、“四議兩公開”制度、村務公開制度等各項規(guī)章制度也都更加健全;2017年,章渡村獲得涇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
黨建工作加強了,黨員的帶動作用也得到更好的發(fā)揮。黨員董光龍將其桑園的兩萬顆桑樹苗免費提供給24戶貧困戶,幫助他們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黨員肖龍高流轉(zhuǎn)了7戶貧困戶的12畝土地進行煙葉種植,并安排該7戶貧困戶前往務工。
在章渡村村外的山腳下,程林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規(guī)劃建設了3個魚塘。章亮亮是魚塘的承包者,據(jù)他介紹,二三十戶村民通過在魚塘周圍栽種樹苗、養(yǎng)殖期喂魚等工作,年人均增收三四千元。同時,3個魚塘每年的承包費為6.36萬元。這樣一來,章渡村的集體經(jīng)濟也有了比較穩(wěn)定的收入。談及程林,章亮亮表示:“程隊長是干實事的人。”
同時,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大力推進。五條新修建的水渠,方便了農(nóng)業(yè)灌溉及村民生活;村醫(yī)務室搬遷到村民集中區(qū)域,方便了群眾看病。
程林說,在駐村的這段時間,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基層干部的不易?!按甯刹恳瞰I,要公正,要俯下身子、沉下心干。農(nóng)村工作需要務實的人?!?/p>
“我在這邊的工作一直很順利”
對于自己的駐村工作,程林說一直開展得很順利。一方面,這得益于程林先前的基層工作經(jīng)驗。2014年,他曾在宣城市宣州區(qū)西林街道辦事處掛職副書記一年。但另一方面,他把工作順利的主要功勞歸結(jié)于村“兩委”班子成員的配合與團結(jié)?!按濉畠晌嘧映蓡T和扶貧工作隊的工作氣氛非常好,這是我開展工作最堅實的基礎。”
在李金康看來,章渡村扶貧工作推進順利,也是因為程林的工作思路對,也真誠為章渡村好。李金康說,在工作上,程書記會充分聽取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意見,理順工作思路,一起開展工作。有時候工作中遇到困難,自己一時不知如何解決時,會著急抱怨“這怎么搞”,但程林總是講“方法比困難多”。一整天的工作后,有時晚上還要開扶貧培訓會。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兩委”的工作量,但李金康說他們并沒有怨言,因為他們了解扶貧任務的艱巨“。程書記工作這么辛苦,為的還是我們章渡村,我們當然要更好地做事?!?/p>
在做駐村“第一書記”前,程林的工作地點主要是辦公室,工作也都是有計劃地開展。但村里的工作不同于之前,更繁雜,也常有突發(fā)性情況。所以,他把自己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用來走訪,了解村子,了解村民的第一手情況,了解貧困戶與一般農(nóng)戶的所需所求。
83歲的村民董小菊是村里最后脫貧的三個貧困戶之一,她說:“他(程林)經(jīng)常來?!敝灰獣r間合適,程林就會去村里了解情況。村里所有的貧困戶他全部去過。扶貧是一個長期工程,有些貧困戶雖已脫貧,但如果不及時解決和處理他們遇到的困難,很可能導致返貧。所以,走訪時遇到特殊情況,程林都及時處理。
在安徽省2017年脫貧攻堅第三方監(jiān)測評估中,隨機抽查了章渡村的140戶一般農(nóng)戶,他們對程林的滿意度為100%??吹竭@個結(jié)果的程林,很開心。他在乎村民對自己的評價,也感恩村民這樣的評價。
程林正在想著如何讓章渡村有更多的后備干部,讓村子的后續(xù)發(fā)展獲得重要支撐力。很多人說,程林是章渡村的榮譽村民,可程林說:“我哪是榮譽村民,我就是章渡村村民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