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5年8月11日,我國外匯體制改革朝著匯率浮動的方向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此次改革提出,匯率的確定要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官方匯率要不斷調整以適應這一關系。在未來,我國將會延續(xù)匯率市場的形成機制,促使其能夠真正反映該市場的供求關系,盡可能的降低政府政策的干預。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匯率體制;匯率彈性
引言
央行在2016年末,提出要不斷提高匯率的彈性,將匯率維持在均衡水平上。我國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也會延續(xù)使用這種匯率機制,在政策方向方面應該不會發(fā)生較大變化,但是能否解決目前匯率存在的基本問題,需要認真的進行思考。當前時期,匯率制度包括硬盯住、軟盯住和浮動三大類,每一類又可以分為其他多種類型。匯率市場的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國缺乏一個健全的匯率市場機制,對匯率浮動的反應過于敏感。本文在此重點分析8.11匯改以后,我國匯率政策與體制發(fā)生的變化。
一、“8.11”匯改帶來的匯率政策與體制的變化
“8.11”匯改包括兩個關鍵點,其一,次日匯率中間價取決于當天的收盤價;其二,日浮動區(qū)間的范圍是2%。根據匯改后,決定匯率的機制來看,匯率水平取決于市場供求關系。同時結合此次匯改的兩個要點來看,收盤價以及美元的供求關系經過多輪的作用機制,會使得外匯市場逐漸朝著均衡的方向調整。在此過程中,匯率的變動會與市場的供求關系相適應。但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央行非常擔心匯率下跌幅度過大,無法控制貶值。央行在匯改以后,主要的方向就是維持匯率的穩(wěn)定。要破除市場對于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央行必須要逆市場而動,這就偏離了“8.11”匯改的方向[1]。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人民幣再次升值,這也給市場帶來了較大的困擾,很多機構開始質疑央行的操作規(guī)則,迫使央行再次改革匯率的形成機制。
在“8.11”匯改所形成的匯率機制下,只需要知道當天的收盤價,就可以估算出明天的中間價。而在新匯率機制下,還要知道次日的美元指數(shù),才能估算出次日的匯率。也就說,不僅要關注國內外匯市場的變化,還要了解美元指數(shù)的變動,投機者也就無法判斷市場的供求關系,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投機者被大大打壓,人民幣貶值預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匯率政策存在的問題
對“8.11”匯改以來的匯率政策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存在很多問題。首先,2014年,為調控外匯市場,央行動用了8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在引入新的匯率制度以后,大概已經使用了4000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外匯儲備的數(shù)額非常大。當前時期的外匯儲備,已經大幅下降。在此情況下,人們會降低對匯率穩(wěn)定的信息。此外,在外匯市場上動用大量的外匯儲備,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必然導致財富的極大浪費。
其次,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較大挑戰(zhàn)。過多的使用降準等措施來增強流動性,降低市場利率,必然增大本幣的貶值壓力,同時也增大了本幣的貶值預期,影響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要想同時確保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wěn)定,只有通過資本管制的方法才能有效。筆者認為,資本管理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否則將會帶來嚴重的危害。一直以來,學術界和實務界都呼吁,破除人民幣升值的非理性預期。實際上,市場預期非常理性。在雙順差的情況下,人們認為人民幣要升值,在雙順差消失后,資本項目的逆差比經常項目的順差大,貶值是意料之中。
三、應對上述問題的方法
首先,降低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如果能夠一次性釋放貶值的壓力,實際上也并非不可取。目前,無法確定合理的匯率水平應當是多少,這需要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市場發(fā)揮作用的時間,也就是在干預結束以后。人民幣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下跌到某一水平上,還有可能繼續(xù)下跌,也就是超調。在市場的作用下, 必然能夠找到均衡的點。而匯率相對特殊,在超調的情況下,也不能確定底限。
其次,要釘住美元。在以往,曾經采用過加強資本管制與釘住美元的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現(xiàn)階段,要想利用這種方法,存在較大挑戰(zhàn)。要將人民幣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確保其基本穩(wěn)定,并不是要求其絕對的不貶值,而且現(xiàn)階段人民幣已經貶值,今年的貶值幅度已經超過了5%。人們對于其貶值的預期是一致的,也就是受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與多年前并不一樣,即使采取同樣的措施,也未必會取得同樣的效果。
最后,要對匯率貶值進行科學的引導和控制,以降低貶值的壓力。當前時期,已經使用了大量的外匯儲備,用于外匯市場的調控。在此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其他意外情況,資金并不會出現(xiàn)外流,而是回流,匯率也就逐漸穩(wěn)定。然而,發(fā)生這種變化實際上是一種小概率事件。如果無法扭轉人民幣貶值的趨勢,維持匯率穩(wěn)定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2]。長此以往,央行對于維持外匯市場穩(wěn)定的信心將會逐漸消失,貶值壓力則進一步增大,最后將得不償失。
實際上,在對外匯市場進行調節(jié)時,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利用其他工具,比如國家信用等。采用這種方法不僅不會浪費外匯儲備,也能更好的將匯率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四、結束語
雖然我國匯率市場的變動并沒有朝著“8.11”匯改預期的方向發(fā)展,但是此次匯改無疑具有先進性。在對外匯市場進行調節(jié)時,需要政府機構發(fā)揮適當?shù)淖饔?,但是更應該重視市場機制作用的發(fā)揮,才能將匯率維持在均衡水平上。
參考文獻:
[1]肖立晟.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現(xiàn)狀、問題與改革方向[J]. 中國貨幣市場, 2017,(02):29-32.
作者簡介:
周旺旺,湖南衡陽,目前在湘潭 ,湘潭大學商學院2015級應用經濟學碩士研究生(金融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