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是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目前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著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設計不明確,績效評價方式缺乏操作性,績效評價結果缺乏真實性等以及績效評價人員不足等難點和問題,影響預算管理目標實現和導致預算資金支出效益不明,效果不清的局面。針對預算績效評價中難點,行政事業(yè)單位應該完善和健全預算績效評價機制,科學設置績效目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評價標準和多種評價方式,并發(fā)揮社會中介機構的在績效評價中的專業(yè)優(yōu)勢,才是解決預算績效評價中的對策。讓評價反饋的結果反映單位真實績效,預算績效評價真正起到監(jiān)督預算資金支出的作用。關鍵詞: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評價;難點與對策
引言
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是根據設定的績效管理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對單位預算資金的支出和效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為切實推進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能夠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做好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極其重要。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預算績效需要從資金預算計劃,資金使用、項目實施過程、實現結果這樣的全流程來進行評價,因而具有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兩個方面內容。評價中需要設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找到衡量績效的合適標準,因而績效評價內容多,系統(tǒng)分析性強。這就是績效評價的難點所在,也是我們針對評價中難點所采取應對之策的關健所在。
一、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的難點
(一)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難
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數量眾多也千差萬別,由于單位性質不同,單位規(guī)模不同,資金用途不同,項目的功能特性不同,注定預算績效評價不能套用一個模式,采用同樣的指標體系和標準進行。在評價行政單位管理預算資金支出績效時,應該更關注的是社會效果指標。而對醫(yī)院等單位進行績效評價,則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指標都要考慮,因為醫(yī)院在提供優(yōu)質診療服務,提升社會效果的同時還要收取醫(yī)藥費,以彌補服務費用,依靠自身獲取的收入來源來壯大和發(fā)展自已。所以我們在進行績效評價時,各單位要自已設計符合自身要求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且不斷更新變化,所以其工作量及難度是不言而喻的。
(二)績效評價方式操作難
無論是國家財政部門對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進行評價還是單位對自身預算績效進行自評,評價部門或機構都要以適當合理的方式來進行,具體方式有查閱資料,電話訪談,發(fā)放調查問卷,現場察看等方式進行。如醫(yī)院的經濟效益評價,可以通過查閱醫(yī)院的賬簿報表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進行。但是對于電話訪談、發(fā)放調查問卷等方式獲取評價資料,由于受到人口年齡,知識結構、及其他特殊原因的影響,采取電話訪談,發(fā)放調查問卷,現場察看等方式進行績效評價的方式,操作起來復雜程度高,難度大。特別是對于社會效果類的績效評價指標,這些指標受人為因素影響多,隨意性大,加大了操作的難度。
(三)績效評價反映真實結果難
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預算績效評價的結果就是真實反映單位預算資金支出的效益和效果。通過預算績效評價,行政事業(yè)單位從中可以分析出本單位工作任務的完成狀況、費用高低情況、資金保障程度等。各級財政部門可以從績效評價中了解到預算資金使用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國對預算資金進行績效評價的工作才剛剛起步,單位負責人對績效評價工作重視不足,績效評價人員培訓學習不夠,專業(yè)能力不高,導致行政事業(yè)各單位預算績效評價往往流于形式,評價指標過粗或過于抽象,評價標準不是過于激進就是過于保守,因此經常是績效評價形同走過場,績效評價結果難以反映單位預算資金使用的真情實效。
二、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提出的相應對策
(一)不斷完善和健全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首先、行政事業(yè)單位必須先確定績效目標。行政事業(yè)單位要根據部門單位職能,中長期事業(yè)工作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來確定單位預算績效目標,目標確定既要符合國家經濟政策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服務大局,又要切合單位實際能力,不能好高騖遠,導致目標不能實現,但又不能過于保守,起不到推動工作的作用??冃繕艘远亢投ㄐ韵嘟Y合的方式進行表述。其次、將績效目標進行分解細化為一套系統(tǒng)化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設置應能反明確清晰地反映預算目標的實現狀況。為了簡化績效評價中績效指標設計的工作量,績效指標分為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指標既要有經濟性的指標,反映以最低的投入取得一定的產出。同時也要有社會性性指標,以反映政策效果和社會滿意度。再次、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要注重最能反映預算績效目標完成程度的關鍵性指標,作為預算績效評價的主要依據。在實際績效評價實踐中,重要性指標要賦于較高的權重,以體現關鍵性指標對評價預算績效的影響程度。
(二)靈活運用預算績效評價方式
一般來說,績效指標的性質決定了績效評價的方式,例如產出性指標和效益性指標大多通過查閱單位賬簿及相關資料就可以取得相關評價的基礎數據,但滿意度指標等社會效果指標從賬冊中是無法獲得,需要通過調查問卷,電話隨訪等方式獲取預算績效評價的訪談資料。通過電話采訪和調查問卷等方式來進行績效評價必須要保證,通過這些方式所取得相關數據和資料真正具有代表性。這就要求在績效評價中要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擬定好電話采訪、調查問卷進行抽樣調查的方案,方案要詳細說明調查訪談的目的,內容、訪談對象,調查訪談人員分組及訪談實施步驟。二是在實施調查訪談中要按方案規(guī)定進行,要設計相關調查訪談的表格供訪談現場使用。同時要根據訪談對象的人數規(guī)模大小,按年齡、性別、知識層次等不同的標準將訪談對象進行分組,使每組訪談對象都能獲得樣本數據資料,以保證所調查訪談資料具有代表性。三是建立數學模型,確定樣本量。這也是調查訪談進行績效評價的難點所在。建立的數學模型運用前要進行分析論證,預測偏差值,一般來說樣本量大小取決于調查對象的規(guī)模大小。
(三)完善預算績效評價機制
各行政事業(yè)單位要在績效評價體系上進一步下足功夫,建立和健全機構和人員,形成上下聯動,監(jiān)督與激勵相結合的績效評價機制。一是委托中價機構進行績效評價。國家財政資金支出龐大,行政事業(yè)單位眾多,財政部門和各單位預算部門人員顯然不能勝任這樣繁重的工作,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合法的中介機構,利用其專業(yè)特長和第三方中立地位,進行績效評價。二是提高各級財政部部,單位主管部門,和單位從事預算績效評人員的專業(yè)素質,要通過后續(xù)教育,職業(yè)培訓的方式,加強他們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努力勝任不斷發(fā)展和日益繁雜的工作任務。三是提高單位負責人對績效評價工作的認識,要堅持“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理念,讓單位負責人切實認識到國家資金不能浪費,支出資金需要跟蹤問效,對于無效支出或低效支出要追究責任。促使單位負責人重視和支持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尊重績效評價人員的勞動。四是建立財政績效監(jiān)督與單位資金激勵相結合的機制。一方面財政部門對預算資金績效顯著的單位,給予資金和項目支持,推動單位工作進一步發(fā)展,另一方面對預算資金績效低下的單位,要強化財政監(jiān)督作用。
三、結束語
總之由于起步晚,我國的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各項制度和配套措施尚待完善,單位在預算績效評價中積累經驗不足,因而出現方方面面的難點和困惑。只要各行政事業(yè)單位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效率的觀念,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必將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預算績效評價之路,為促進高效,責任,透明政府的建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慶海.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及其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22):134+139.
[2]海巍.論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以及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6):184-185.
[3]郭海霞.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及其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6,(12):16-17.
[4]張小娟.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以及對策探討[J].管理觀察,2015,(13):158-159+162.
作者簡介:
許友元,廬江縣礬山鎮(zhèn)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