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君
役前訓練,是近些年才產(chǎn)生的新生事物。如果說,征兵體檢是為了考查應征青年是否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么,役前訓練則是在綜合考查應征青年的思想狀況、適應能力、心理素質(zhì),以及入伍前的身心準備情況。
毫無疑問,開展役前訓練工作是一項利軍利民的重要舉措。通過入伍前短期的教育、管理和適應性訓練,不僅可以摸清和掌握預定新兵的思想狀況,及時為他們答疑釋惑;而且可以有效發(fā)現(xiàn)并淘汰那些參軍意愿不堅定、心理素質(zhì)較差、不能服從部隊管理、難以適應部隊生活的“葉公”們,并給那些真正熱愛軍裝、熱愛部隊的落選“雙合格”青年多一次參軍入伍的機會。此外,通過合理的役前訓練,還可使輸送到部隊的新兵能夠“少碰壁、早熟悉”,從而更快更好地適應部隊、融入部隊,進而促進部隊戰(zhàn)斗力生成,可謂一舉多得。
然而,兵役機關(guān)在推行役前訓練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一些地區(qū)在籌劃預定新兵役前訓練方案時,流于形式;有的教育內(nèi)容陳舊,跟不上時代,既浪費時間,又難以入心入腦;有的訓練計劃安排不夠合理科學,要么量過大,要么頻次過高,沒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而給不少新兵造成過大的身體壓力,進而引起思想波動;有的地區(qū)為了博眼球,搞一些華而不實的訓練內(nèi)容,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通過役前訓練的檢驗,預定新兵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有的預定新兵僅僅是“嘴上”想當兵,身體上和心理上卻毫無準備,以至于稍微訓練一下,吃點苦受點累,就吃不消了,開始打退堂鼓;有的人生活自理能力極差,不講衛(wèi)生,與集體生活格格不入;有的人組織紀律觀念淡漠,喜歡搞小動作、不聽招呼、不服從管理;等等。
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必將制約兵役工作開展,影響部隊發(fā)展建設。為此,筆者認為:一方面,兵役機關(guān)在制訂役前訓練計劃前,不妨提前與部隊做好對接,把握好教育訓練的內(nèi)容、訓練量和節(jié)奏,尤其是體能訓練,最好能與新兵訓練保持一個梯度,并結(jié)合時代特點,不斷提升教育訓練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使預定新兵能夠有一個逐步適應和調(diào)整的過程,進而帶著信心迎接軍營生活。另一方面,對于廣大應征青年而言,除了需要有強烈的參軍意愿外,還必須有過硬的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因此,在入伍前,不妨“預備”好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提高體能體質(zhì),避免因體能上吃不消而致心理上受不了的情況發(fā)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年輕人一定要愛惜鍛煉自己的身體,自覺苦心志、勞筋骨。否則,一切夢想都會被羸弱的身心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