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集體作為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單位,它的組織建設更加要與時俱進。在班集體建設和班級管理過程中,合理借鑒現代管理學中的相關原理,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 鍵 詞] 班級建設;“熱爐”原理;“木桶”原理;“破窗”原理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3-0260-01
班集體指的是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服從統一管理的學生團體。良好的班集體需要班主任具備管理藝術,將班級的學生有效、合理地組織起來。目前,在中職校中出現了老師不愿做班主任的現象。他們認為現在的學生難管,做班主任費心、費時、費力。究其根本多數班主任管理班級只是從自己已有的經驗出發(fā),缺乏在班級建設上的研究,從而出現班集體管理中的隨意性。筆者近日閱讀了一些管理書籍,發(fā)現管理學中有些原理對班級建設具有一定的幫助。
一、“熱爐”原理,建立健全班級規(guī)章制度
“熱爐”原理:每個單位都應有規(guī)章制度,就像個火熱的爐子;單位中的任何人觸犯了都要受到懲處,就像熱爐燙傷一樣。班級管理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制度管理,好的制度就如同是“熱爐”,它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火爐”溫暖每個成員——班級制度必須具有廣泛遵守性原則
本人每帶一個班級,在建立之初都會致力于班級制度的制定。我會發(fā)動班級的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制度的建立中來,集思廣益。最后由班委會從中精心挑選,班會課上組織全班投票表決。經過這樣的過程,規(guī)章制度學生的認可度相對比較高。
(二)“火爐”是燙人的——班級制度必須有嚴格的獎懲措施
從規(guī)章制度在班會課上通過之日起,就以班級公約的形式頒布實施。之后一有學生出現違規(guī)行為,必須嚴格按照制度中的相關條款進行處理。所謂“槍打出頭鳥”,成立之初的嚴格執(zhí)行,會讓學生對制度產生敬畏。
(三)碰“火爐”立即會受傷——班級制度必須有實效性
班級學生有違規(guī)行為出現時,必須及時果斷處理。在犯錯之初學生會有羞恥感和緊張感,這些感受有一定的時效性。過了一定的時間后,他們的這些感受會慢慢淡化進而認為自己的行為比較合理。要及時處理,不給犯錯學生有任何喘息的時間,讓班級學生感受制度“火爐”一觸碰就會“燙手”。
(四)“火爐”誰碰都受傷——班級制度必須具有公正、公平原則
制度的建立和執(zhí)行必須具有公平的原則,即使平時表現較好的“得力助手”犯錯,也必須一視同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殊階級。一旦出現特例那么制度的后續(xù)執(zhí)行將會困難重重。
二、“木桶”原理,構建班集體管理體系
“木桶”原理:一個木桶由多塊木板箍成,而決定木桶最大容量的并不是最長的木板,相反卻是其中最短的一塊木板。在班級管理中制定切實有效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固然重要,但教育和監(jiān)管也不能輕視甚至忽視。教育、制度、監(jiān)管如同三角形的三邊,它們構成了一個統一體。在班級建設中,“三塊木板”得同等重視,堅持三管齊下,不厚此薄彼。
“木桶原理”也提示我們,在關注班級整體發(fā)展的時候,不要一味抓班級的優(yōu)等生,其實很多時候決定班級好壞的在于能否轉化班級的后進生。在班集體建設這樣的一個大木桶中,整體氛圍的決定權其實在這些學生身上。甚至可以說轉化好了后進生,班集體建設就成功了大半。所以在班集體建設中,我們不能視后進生為“眼中釘”,相反更應該多花時間在他們的思想轉換和行為習慣的改變上。
三、“破窗”原理,建立班級的監(jiān)督體系
“破窗”原理:某棟樓內一扇窗戶被打破了,沒有及時得到修補,久而久之更多的窗戶會遭到損壞。而這些破窗戶還會導致該棟樓附近其他不良現象的出現。這條原理對班集體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管理者應該“及時修復好打壞的窗戶”,并且“嚴查第一個作案者”使之受到懲罰。建立高效的監(jiān)管體系,做到“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開學初,極個別學生出現遲到現象。本著尊重學生的原則,多數時候都是提示幾句就了事。但是漸漸地班干部向我反映,遲到的學生變得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住宿生都出現了遲到的現象。而且班級的保潔區(qū)打掃、班級的自習課紀律等方面也出現了異常。其實對比管理學上的“破窗”原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寫照啊。在意識到情況異常并有蔓延的趨勢時,我“亡羊補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才“力挽狂瀾”。經過了這次遲到風波,我充分認識到了班集體建設中無小事,事事都得謹慎處理,否則“破窗”會帶來更多的“暗示性的系列破壞行為”。
新時代的班集體建設要與時俱進,作為班集體建設者的班主任更應該廣泛吸取營養(yǎng)。優(yōu)秀的班集體中的學生都會有歸屬感,而讓學生產生歸屬感的有效途徑是班集體活動,所以我每帶一個班級都會和班委會制定好學期的班集體活動方案。每次活動都要有鮮明的主題,都要符合班級建設的時間段?;顒幽軌蚶鼛熒g的距離,活動能夠讓學生形成整體。班集體建設方法很多,管理學原理是方法海洋中的一個水滴。如何更好地建設班集體,還需要不斷地探索、總結。
參考文獻:
[1]張振原.現代學校管理[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07.
[2]王懷彬,謝國生,王斌清.教員根本功[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11.
[3]楊善林.企業(yè)管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